鋸齒紋

鋸齒紋

鋸齒紋,侈口,直徑,扁圓腹,頸肩間附環形耳一,平底。外壁施黑彩,頸部及肩鋸齒紋,腹上部二粗帶紋,中部一波紋,下部不著彩。胎薄。

鋸齒紋:是瓷器的紋飾之一。最早出現在馬家窯類型中、晚期,流行於半山時期,結束於馬廠早期。馬家窯類型的鋸齒紋鋸齒大而疏朗,呈大三角狀,為單一的黑彩,多裝飾於壺的頸部。半山類型的鋸齒紋為黑、紅復彩,以紅色線條勾勒花紋主框架,兩側再配以黑色線條,紅、黑線條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在黑色線條上面向紅色的一側繪鋸齒紋。半山早期的鋸齒紋規整,鋸齒開始變小,齒間的夾角較大。半山中期齒間夾角變小,鋸齒窄長,齒尖鋒利,鋸齒斜向一側。到半山晚期鋸齒變得細小密集,齒尖變得較鈍。進入到馬廠時期,鋸齒紋已很少使用,鋸齒排列稀疏、粗大,普遍繪製粗率,只有個別的較規整,多為黑色單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