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詞條】galactic rotation
【作者】黃克諒胡佛興
最早研究銀河系自轉的是..斯特魯維。他於1887年利用自行數據研究銀河系自轉。當時由於資料少﹐精度低﹐因而對銀河系自轉未能取得肯定的看法。1924年﹐斯特隆堡根據恆星運動的不對稱性提出了銀河系自轉的假設。以後﹐林德布拉德又提出不同子系繞銀心鏇轉速度不同的觀睢?927年﹐奧爾特從理論上推出了銀河系較差自轉對恆星視向速度和銀經自行的影響的公式(即奧爾特公式)﹐並通過恆星視向速度的分析﹐證實了銀河系自轉。
四十年代以前﹐研究銀河系自轉主要利用光學觀測的資料﹐如視向速度﹑自行等。但是﹐這種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只能提供離太陽不超過3~4千秒差距範圍內的資料﹔離太陽更遠時﹐提供的資料就很不可靠。射電天文興起以後﹐立即觀測到銀河系裡有中性氫發出的21厘米譜線。根據中性氫21厘米譜線的位移﹐可以求得中性氫雲的視向速度﹐從而推出銀河系的自轉速度。目前﹐中性氫21厘米譜線射電觀測已成為研究銀河系自轉的最重要的方法。
奧爾特公式奧爾特推得由恆星的視向速度和自行來計算銀河系自轉的公式為﹕
式中ΔV 為銀河系自轉對視向速度的影響﹔l-l為恆星與銀心之銀經差﹔b 為恆星銀緯(見天球坐標系)﹔V 為視向速度﹔μ 為銀經自行﹔r 為恆星到太陽的距離﹔A 和B 為奧爾特常數﹐其表達式為﹕
。
式中R 為太陽至銀心的距離﹔ω 為銀河系自轉角速度﹔=d/dr 。奧爾特公式只適用於太陽附近1~2千秒差距範圍﹐再遠﹐這兩個公式就不夠準確了。
奧爾特常數 幾十年來﹐不少天文學家通過對O-B型星﹑造父變星﹑超巨星﹑銀河星團等天體的視向速度和自行資料的分析﹐來測定銀河系自轉的A ﹑B 值。目前通用的值是﹕
A =+15公里/(秒·千秒差距)﹐
B =-10公里/(秒·千秒差距)﹐
R =10千秒差距。由此可以算出﹐在太陽處﹐銀河系的自轉角速度為每年00053﹐自轉線速度為每秒250公里﹐自轉周期為2.5×10年。
銀河系自轉速度 綜合射電和光學觀測﹐可以得到銀河系的自轉速度分布。當到銀心的距離R 很小時﹐自轉速度V (R )R ﹐接近於剛體鏇轉﹔當R 很大時﹐V (R )R -1/2﹐接近於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克卜勒鏇轉﹐也就是可用克卜勒定律描述的鏇轉運動。自轉線速度曲線呈雙峰狀。
銀河系物質密度的分布和總質量 由自轉曲線可以求得銀河系裡各點的物質密度和總質量。銀盤上離銀心不太近的恆星﹐它們的運動軌道偏離圓軌道很小。因此﹐恆星作圓運動的離心力應與它所受的引力近似平衡。離心力決定於鏇轉速度和半徑﹐引力則決定於物質密度分布。通常把銀盤看成為很扁的鏇轉橢球體﹐並把它分成若干同心的鏇轉橢球體殼層﹐對每個殼層分別進行計算。銀河系的總質量約為1.4×10太陽質量。
參考書目
戴文賽編著﹕《恆星天文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65。
A.Blaauw and M.Schmidt eds﹐Galactic Structure﹐Stars and Stellar Systems﹐Univ.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65.
相關詞條
-
銀河系
銀河系(古稱銀河、天河、星河、天漢、銀漢等),是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又稱天河或天漢),屬於棒鏇星系,包括1000到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
星系年齡 星系全景 伴鄰星系 起源演化 研究歷史 -
銀河系模型
從總體上研究銀河系質量分布和結構的一種簡化模式
銀河系模型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黑洞自轉速度
科學界通常認為巨大黑洞的自轉速度約為光速的45%,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加藤成晃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測算顛覆了這一認識。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黑洞的自...
背景資料 研究成果 測定方法 爆炸現象 黑洞簡介 -
自轉離心力
自轉離心力是簡易論專業術語,指中心物體自轉產生的一種力。
-
漫遊銀河系
星系的分類 恆星的運動 行星的形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
自轉變星
當自轉時,恆星表面具規模的黑子足以顯示出明顯的光度變化,明亮的區域出現時會改變亮度。 在磁星,明亮的斑點會出現在磁極。 形狀是橢圓形的恆星,當朝向觀測者...
-
自轉(-zhuàn)
自轉是指物件自行鏇轉的運動,物件會沿著一條穿越身件本身的軸進行鏇轉,這條軸被稱為“自轉軸”。
-
銀河[夜空中明亮的光帶]
得名,叫銀河系。肉眼的極限視星等為5.5以上或光污染指數5級以上才能看到...。實際上,銀河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屬的星系。因其主體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帶被我國稱為銀河而得名。是我們置身其內而側視銀河系時所看到的它...
名詞解釋 天文位置 歷史探究 銀河代稱 中外傳說 -
仙女座大星系
,它們全都是我們銀河系中的恆星。仙女座大星系經常被稱為M31,這是由於他...,確認它是銀河系之外的恆星系統。1944年,巴德又分辨出仙女座星系核心...銀河系之外的恆星系統。 現代測定它的距離是670千秒差距(220萬光年...
簡介 發現 詳細 碰撞 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