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
區域簡介
東區銀江鎮以雄厚的經濟實力被省政府連續評為“四川省鄉鎮經濟綜合實力50強”。今年,該鎮在鞏固成績的基礎上,緊緊扭住打造攀西第一強鎮的目標不放鬆,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千方百計促進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上半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84億元,同比增長24.1%;實現財政收入621萬元,同比增長65.1%;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7380萬元,同比增長24%。
今年,銀江鎮圍繞打造攀西第一強鎮目標,根據發展的形勢對發展思路進行適當調整和不斷完善,確定了發展精品農業、做優第三產業、最佳化發展工業等指導思想。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上下抓基地、抓市場、抓項目,全鎮上下形成了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的氛圍。
在發展精品農業過程中,該鎮針對農業人口尤其是耕地較少的實際,堅持在特色農業上狠下功夫,以建設農業基地為載體,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優質水果、中高檔花卉和養殖業等高效農業,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了農民增收。上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3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8元。
為做優第三產業,銀江鎮抓住東區精心打造現代化城區和攀枝花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大好時機,千方百計搶抓大型專業特色市場的建設,積極發展近郊休閒“一日游”等旅遊業,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和繁榮。如何把發展工業經濟與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不影響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銀江鎮引進符合條件的攀枝花市金和工貿公司選礦廠等工業項目,推動了工業經濟的發展,成為全鎮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上半年,該鎮實現增加值1.75億元,同比增長63.3%。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銀江鎮
銀江鎮地處於梅州市梅(梅江區)埔(大埔縣)豐(豐順縣)邊陲,毗鄰三區縣八鄉鎮,位於大埔縣西部,居韓江上游,距縣城45餘公里。東接本縣洲瑞鎮之赤水,西鄰梅州市梅縣區三鄉之黃凹和梅江區白宮鎮之嶂明,南連豐順縣之占頭,沙田,北與梅縣區三鄉石樓、蛟子窟交界,東西長達43公里,南北相距37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葫蘆形。境內山巒起伏,屬蓮花山脈支系。本鎮坪上的雙髻山海拔1026米和銀窿頂海拔1357米,而後者是全縣海拔千米高山的最高峰。全鎮總面積為20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6公頃,居全縣之首,是重點用材(杉)林基地。鎮內源自明山嶂的銀溪幹流,它聚天門、崑崙諸澗壑,水流崎險湍急,經50華里匯入韓江。
銀江屢易其名,明屬“戀洲都”稱“約”,清改制為“堡”。民國稱區、鄉、曾分銀內、銀外、崑崙三個鄉,後又合為大埔縣第五區(銀江鄉、崑崙鄉)。建國後,初設銀江區,後並大麻區設鄉,土改時又為區,後改制為公社。1983年又為區,後撤區並鄉,1993年晉名銀江鎮(即今名)。2007年統計:全鎮13個行政村。有30餘姓,5980戶,人口2.5874萬,其中農業人口2.4041萬,非農人口1833人,勞動力9095人。
銀江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林業區。向來盛產柴、炭、竹、木等,以杉木著稱,素有“砍不盡的銀江杉”之美譽。銀江杉質特優,最宜作船桅、建材和家具。以往,銀江“山山植密林”,村民“靠山吃山”。建國前,林權被封建祖嘗、地富和私人所占有。建國後,山林隨田地平分到戶,政府號召農民在山上植樹造林,對林木加強管理,林業生產有較大發展。林果生產逐步向專業化、商品化、集約化、基地化發展。有不少地方,如馬頭山等處,“銀江杉”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復。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還積極發展集約型林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林業經濟打下基礎。緊緊圍繞見效快、景觀美、效益好、綠量高的要求,全力做好墟鎮和省道S333線綠色長廊建設。加快推進森林圍城工程的實施,努力提升山清水秀、綠蔭環抱的新人文秀區。對28公里長的省道S333線沿線600畝殘次林進行間種、套種楓樹、香樟、相思樹和荷樹,加快林分改造,提高生態功能等級。目前,全鎮現有森林面積27.2萬公頃,林木蓄積量達249056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5%,綠化率達96%。
銀江境內山地、丘陵、盆谷與沿溪坡地交錯,土質鬆軟,宜林、宜農、宜牧,地下資源宜於開採的有輝綠,岩儲量大約500萬噸。銀江鎮地方工業,建國前,僅有一些個體鐵器、木器、釀酒、縫衣、做鞋等手工作坊。建國後,鎮辦工業也有了較大發展。至1995年,全鎮共有4個層次企業573個,從業人員1712人。主要有: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980千瓦,年發電量426萬千瓦時;輝綠岩、石板廠4間,生產線6條,年產石板材1.5萬立方米;瓷廠30多間(包括老廠),年產瓷器100多萬件。1995年全鎮企業收入4328萬元,創稅收954.8萬元。
此外瓷土、石灰石、鎢、煤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農業向以種植水稻、甘薯為主。1960年以來,全鄉山坡地廣植木薯,自此成為生產木薯之鄉。建國前,由於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且水利設施差,農業生產技術落後。各種農作物產量較低。農民大部分“放起禾籃無米煮”。1949年,水稻平均畝產量僅200公斤,甘薯畝產約1000公斤。建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了土改分田地,興建山塘、水庫、陂頭、圳道等,不斷改造山坑低產田、改良土壤、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等。特別是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發展了一批專業戶、重點戶,調整了農業結構,使農業生產邁上新的台階。1995年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1417公頃。糧食總產比1979年有較大增長。全鎮辦起了不少小莊園,種植以蜜柚為主的水果等。據《廣東山川礦》:載“大埔西七十里產魚,不腥,以其水浣衣,不用粉漿,自然皓白。”民間流傳的銀江“煮魚不用姜,洗衫不用漿”的諺語可被證實。銀江魚“魚骨皆軟”、“鱸魚頗負盛名”;“石貼子”魚味美,古時曾作朝廷貢品。舊《大埔縣誌》載:“銀江可通小舟20公里,……俗稱此船曰礦船子,可知創設之始專為運載礦產也。”此船又叫丟梭船,它在險亂石叢中行駛,由於船工技術嫻熟,有如飛燕穿石,輕快無比。古有騷人墨客曾做詩讚曰:“山山植蜜樹,水水通輕舟,溪水白如銀,有銀安足憂!”是給銀江一幅真實而生動的寫照。它講明了銀溪的由來並勾畫出它的獨特之處。
鄉鎮建設
籌資45萬元興建勝坑村農民公園,公園位於大埔縣銀江鎮勝坑村,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公園整體設計主要體現人文主題,青山綠水環繞,亭台樓閣遙呼相望。公園內建設有活動中心、休閒亭台、散步按摩石小路、池塘、花園、整體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和諧的集體閒、觀
勝坑農民公園全景
賞、娛樂為一體的公園。[2]
坑口農民新村是該鎮黨委政府積極妥善安置災民重建、移民搬遷、危房改造、住戶新建的重要舉措,並得到了省直工委、廣東移動分公司、梅州市交通局和外出鄉賢的大力支持。於2007年9月動工興建,總投資260多萬元。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共規劃5個單元10戶民居和1個多功能服務中心,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綠化面積6500平方米。農民新村沿溪而建、依山傍水,民居的造型結合當地民俗氣息與客家風情,保持原始生態,體現古樸特徵,展現田園風光。該鎮黨委政府還全力完善硬底化村道、飲水自流化、安裝路燈、垃圾收運站、農民公園、老人活動室等公共配套設施,把雙壩建設成富裕安康、和諧秀美的新農村。近日,受益民眾將全部遷入新居。[3]
歷史文物
國器堂:坐落於廣東潮州府大麻社(即今梅州大埔銀江鎮)。
清朝御前侍衛房殿魁為紀念房氏歷代祖宗和唐朝賢相房玄齡、房融、房琯五代三宰相。呈請清光緒皇帝批准,於光緒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即公元1900年至1904年),在大埔銀江龍市籌建房氏家廟(國器堂)。該祖祠乃是房氏一族海內外宗親,唯一的尋根問祖,瞻仰紀念,聯繫親誼和鄉誼,建設銀江,造福人民的祖根,亦是紀念中國歷史上盛唐之重要文物。
西來寺原名“永福寺”,建於昆土山阿,占地面積2184平方米。已歷兩朝。於康熙四十一年(1704年)移至西來寺(即現在寺址)已近300年。並由潮州開元寺授以三寸見寬木質印一顆,文曰:“廣東潮州開元鎮國禪寺佛法僧印”,並道傳“方丈”匾額一塊。建寺以來,鐘鼓常鳴,經音不斷,香菸繚繞,信善常往。1958年後,特別是文革期間,西來寺亦遭厄運,禪堂一片冷落。1981年落實了黨的宗教政策,蒙港、澳、台同胞及海外華僑,十方信善,鼎力資助,並由紹玉高僧經理修復。1986年6月20日由縣統戰部及區鄉負責同志等親臨該寺舉行了開放典禮儀式。使佛堂煥彩,佛宇更新。現計有住持僧眾6人,成立了管理小組,負責日常事務,開展宗教活動。
寺之正殿有釋加牟尼,左右前後有如來佛、三寶、文殊、普賢、伽南公王,歷代祖師,十八羅漢,千手觀音,濟公,彌立佛。下堂有四大金剛,護法清天(站娘),警羅王善薩。右廂廳內是地藏善薩。外橫左廂內有二十四諸天善薩,全寺佛像共73尊,莊嚴肅穆。
寺之大門:‘西來寺“三個金漆浮字,蒼勁挺秀。兩邊門對“眾妙法門、願十方信男善女,同登覺路;續靈山因果,望千佛楊枝甘露,共灑群生”;“下廳柱對地接銅山空有色;門朝銀凹淨無塵。上行詹柱對西寺晨鐘傳勝境;南無禮懺樂真修”。上廳中柱對聯:“革鼓扣空空,空古空今,今古皆從空里去,木魚敲覺覺,覺人覺世,世人都在覺人中來”。正廳對“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左邊客堂有一對“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家不比世情濃”。左禪堂有一對云:“天機靜處防思鵠,夜氣清時戒牧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