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國器堂:坐落於廣東潮州府大麻社(即今梅州大埔銀江鎮)。
清朝御前侍衛房殿魁為紀念房氏歷代祖宗和唐朝賢相房玄齡、房融、房館五代三宰相。呈請清光緒皇帝批准,於光緒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即公元1900年至1904年),在大埔銀江龍市籌建房氏家廟(國器堂)。該祖祠乃是房氏一族海內外宗親,唯一的尋根問祖,瞻仰紀念,聯繫親誼和鄉誼,建設銀江,造福人民的祖根,亦是紀念中國歷史上盛唐之重要文物。
歷史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恩科武舉欽點御前侍衛房殿魁,尊祖敬宗心切志堅,行篤為人楷模,不避任何艱難險阻,為首倡議並鼎力建造《房氏家廟》(國器堂),使族人念祖睦族得所,聯繫海內外宗親、鄉親同心同德,合力建設家鄉,房殿魁應是功大無與倫比。
按查各姓建宗祠者多,建家廟者少,多數人命“樹德堂”、“崇報堂、”“衍慶堂”……等一般性堂名,獨特命“國器堂”,蓋緣前期房玄齡為唐朝開國元勛,文治武功都為唐朝出過大力,立過很多很大的汗馬功勞,為唐朝武德貞觀兩朝賢宰相,唐代繼漢代發展對外絲綢瓷器貿易發展世界性經濟交往,實力外楊,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中國人出國回家稱轉唐山,史因在此,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與驕傲,也是得以建家廟命特殊性堂名“國器堂”的主要歷史。
依據,即房玄齡公在唐朝出過大力,立過大功。
房殿魁建家廟祖祠,歷史上有條件,時妣仍非偶得,深明建家廟祖祠歷史有條件,但封建專制社會建家廟必須欽準,房殿魁任職欽點御前侍衛(約當於今北京衛戍司令)職務關係,常在皇帝侍側,年之將終,聖上問房殿魁為何不請假回家過春節,房殿魁跪以對,臣祭祖場所尚無。清朝較明智的光緒皇帝熟讀史籍,深明歷史上有唐朝出大力立大功的房玄齡賢宰相,有建家廟條件,立即飲準房殿魁回家建家廟,房殿魁下跪謝恩,高呼萬歲。建家廟祖祠時妣就此獲得,隨後加命特殊性堂名:“國器堂”。除緣由有前期房玄齡賢宰相,還有房融任周武后時宰相。房琯任唐肅宗時宰相,五代三丞相,房寬文武全材,武才用兵,兵妣莫測,為太明燕王將軍輔佐永樂得天下為明大功臣。文才明朝是我國資本主義社會的萌芽手工業作坊商品經濟妣量生產的開端。擺脫自供自給自然經濟囹圄,房寬是當時明朝皇帝得力助手之一。明朝三寶太人七次下西洋,揚威海外,發展海外經濟貿易,房寬是當時明朝鄭和七下西洋謀士之一。故得以建家廟且待以命特殊性堂名“國器堂”。
內部介紹
規模宏偉壯觀,雕樑畫棟,高啄檐牙,騎筒拱栓,雕刻精緻鍍真金,上下堂石柱計約二十條,造型獨特各異,門斗石起大澗線,弧彎平直光潔無與倫比,神座雕刻穿鑿鍍真金,花枝招展,蝶舞鳥飛,栩栩如生,神主牌巧工精製,真金粉書寫,字跡清秀“國器堂”匾高大厚,用料為最優質樟木,字大每隻有二尺見方,當時由書法家書寫,用真金粉,字型蒼勁挺拔,歷久色不變。“房氏家廟”碑匾用花崗石,鑿刻沉體字,端莊正楷,鑲於大門頂,歷史文物常使行人駐足凝視。屋後屋壢彎曲平直井然有序,精選石精工砌,花台拱如龜背,平鋪生長如茵的綠草,化台後遍植松柏,建城牆式圍牆,總面積1500平方米以上,遠觀近看!人皆嘆為觀止。
相關信息
銀江鎮地處梅州市梅江區、梅州市梅縣區、大埔縣、豐順縣邊陲,毗鄰四區縣八鄉鎮,位於大埔縣西部,居韓江上游,距縣城45餘公里。東接本縣洲瑞鎮之赤水,西鄰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三鄉之黃凹和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白宮之嶂明,南連豐順縣之占頭,沙田,北與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三鄉石樓、蛟子窟交界,東西長達43公里,南北相距37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葫蘆形。境內山巒起伏,屬蓮花山脈支系。本鎮坪上的雙髻山海拔1026米和銀窿頂海拔1357米,而後者是梅州市梅縣區海拔千米高山的最高峰。全鎮總面積為20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6公頃,居全縣之首,是重點用材(杉)林基地。鎮內源自明山嶂的銀溪幹流,它聚天門、崑崙諸澗壑,水流崎險湍急,經50華里匯入韓江。 銀江屢易其名,明屬“戀洲都”稱“約”,清改制為“堡”。民國稱區、鄉、曾分銀內、銀外、崑崙三個鄉,後又合為大埔縣第五區(銀江鄉、崑崙鄉)。建國後,初設銀江區,後並大麻區設鄉,土改時又為區,後改制為公社。1983年又為區,後撤區並鄉,1993年晉名銀江鎮(即今名)。2007年統計:全鎮13個行政村。有30餘姓,5980戶,人口2.5874萬,其中農業人口2.4041萬,非農人口1833人,勞動力9095人。 銀江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林業區。向來盛產柴、炭、竹、木等,以杉木著稱,素有“砍不盡的銀江杉”之美譽。銀江杉質特優,最宜作船桅、建材和家具。以往,銀江“山山植密林”,村民“靠山吃山”。建國前,林權被封建祖嘗、地富和私人所占有。建國後,山林隨田地平分到戶,政府號召農民在山上植樹造林,對林木加強管理,林業生產有較大發展。林果生產逐步向專業化、商品化、集約化、基地化發展。有不少地方,如馬頭山等處,“銀江杉”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復。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還積極發展集約型林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林業經濟打下基礎。緊緊圍繞見效快、景觀美、效益好、綠量高的要求,全力做好墟鎮和省道S333線綠色長廊建設。加快推進森林圍城工程的實施,努力提升山清水秀、綠蔭環抱的新人文秀區。對28公里長的省道S333線沿線600畝殘次林進行間種、套種楓樹、香樟、相思樹和荷樹,加快林分改造,提高生態功能等級。目前,全鎮現有森林面積 27.2萬公頃,林木蓄積量達249056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5%,綠化率達96%。
銀江境內山地、丘陵、盆谷與沿溪坡地交錯,土質鬆軟,宜林、宜農、宜牧,地下資源宜於開採的有輝綠,岩儲量大約500萬噸。銀江鎮地方工業,建國前,僅有一些個體鐵器、木器、釀酒、縫衣、做鞋等手工作坊。建國後,鎮辦工業也有了較大發展。至1995年,全鎮共有4個層次企業573個,從業人員1712人。主要有: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980千瓦,年發電量426萬千瓦時;輝綠岩、石板廠4間,生產線6條,年產石板材1.5萬立方米;瓷廠30多間(包括老廠),年產瓷器100多萬件。1995年全鎮企業收入4328萬元,創稅收954.8萬元。
此外瓷土、石灰石、鎢、煤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農業向以種植水稻、甘薯為主。1960年以來,全鄉山坡地廣植木薯,自此成為生產木薯之鄉。建國前,由於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且水利設施差,農業生產技術落後。各種農作物產量較低。農民大部分“放起禾籃無米煮”。1949年,水稻平均畝產量僅200公斤,甘薯畝產約1000公斤。建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了土改分田地,興建山塘、水庫、陂頭、圳道等,不斷改造山坑低產田、改良土壤、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等。特別是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發展了一批專業戶、重點戶,調整了農業結構,使農業生產邁上新的台階。1995年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1417公頃。糧食總產比1979年有較大增長。全鎮辦起了不少小莊園,種植以梅州蜜柚為主的水果等。據《廣東山川礦》:載“大埔西七十里產魚,不腥,以其水浣衣,不用粉漿,自然皓白。”民間流傳的銀江“煮魚不用姜,洗衫不用漿”的諺語可被證實。銀江魚“魚骨皆軟”、“鱸魚頗負盛名”;“石貼子”魚味美,古時曾作朝廷貢品。舊《大埔縣誌》載:“銀江可通小舟20公里,……俗稱此船曰礦船子,可知創設之始專為運載礦產也。”此船又叫丟梭船,它在險亂石叢中行駛,由於船工技術嫻熟,有如飛燕穿石,輕快無比。古有騷人墨客曾做詩讚曰:“山山植蜜樹,水水通輕舟,溪水白如銀,有銀安足憂!”是給銀江一幅真實而生動的寫照。它講明了銀溪的由來並勾畫出它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