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器[名詞]

銀器[名詞]
銀器[名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除了銀質貨幣外,銀制的日用器物被當地的王公貴族和宗教上層人士普遍使用。人們生活中使用的貴金屬,銀器是最普遍、也是最多的,它不僅可以製作成生活用品,還可以用來裝飾器物或者服飾用品。直到十九世紀以後,銀器開始成為一種商品,但也只有比較富裕的人家才用得起。現在銀器製作工藝已經相當精湛,使用權也早已不再被貴族所獨攬,可是銀器在多數人的心目中,依然是比較貴重的選擇。

銀飾小知識

銀器 銀器

925純銀其實是指含銀量92.5%的銀質品。925代表銀的純度。這是純銀器的最低標準純度,就正如999黃金的純度一樣。 因為足銀過於柔軟並且容易氧化,所以自從tiffany公司開創925銀以來,925銀 就被國際公認為純銀。

銀是一種活躍的金屬,容易與空氣中的硫起化學反應,使銀器會變黑。因此佩帶時儘量少與空氣接觸,不宜在化學氣體濃的場所佩帶。接觸硫磺香皂後,必須馬上揩乾。汗水中的氯化物對銀亦有影響。

銀與金不能同配戴,會導致銀變黃。當然,即使不同時配載,時間久了,銀飾還是會氧化變色,無論是電鍍了還是沒有電鍍!

所以喜愛銀飾的朋友一定要學會怎樣保養純銀,延長光亮時間,並且學會讓氧化變色的銀製品可以恢復光亮。

原色的,拋光表面的,屬最簡單。用擦銀布擦拭就可以了。無拋光表面有縫隙的,用洗銀水清洗就可以了。

電鍍過表面的,要用軟布擦拭,並且避免接觸化學性物品(比如沐浴液體,皂液,化學試劑,香水等)因為電鍍層非常薄,粗糙布的擦拭和化學性物品的損傷,都會影響表面的光亮。

無論是何種材質的飾品,佩戴者最好在洗澡,睡覺的時候都要取下存放於乾燥的地方。純銀是極易變色的金屬,當然更應如此。

原色純銀保證不會過敏,但是電鍍過白金或者其他貴金屬的,就無法保證了。

銀飾品的區別

925銀:是指含銀92.5%的銀,在國際標準上被公認為純銀標準。100%的銀較軟,製作時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銀飾,而且比較容易“氧化”,俗稱“變色”

素銀

素銀:925銀外鍍外鍍白銠(行業上稱白金),能夠最大可能的延緩銀在氧化或硫化情況下變黃變黑的特性。行業上把沒有外鍍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素銀在空氣中比較容易氧化。現在市面上出售的925銀有很大比例的產品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銀。

泰銀

泰銀:泰國特產,標準也是925的銀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種“古”“舊”的“古銀”效果。比起925銀外鍍白金的銀飾,由於大眾基礎不夠廣泛,相對925銀來講,價格要較底一些。

藏銀 藏銀

藏銀

藏銀:一般不含銀的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銅,但即便是這樣傳統工藝的“藏銀”,現在市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銅替代。

苗銀

苗銀:本身是指純銀,長久以來苗族地區的重要首飾品和婚嫁用品。但現在說的苗銀都並非純銀,其它主要成分是銅,含銀量不高。其主要特點是苗族地區手工打製作,圖案精美,富有寓意。

銀器的鑑別

看顏色:

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掂重量:

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查硬度:

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聽聲韻:

純銀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若為銅質,其聲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

銀器腐蝕原因

金銀器在古代被認為具有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功效,備受人們的喜歡;今天,銀器因為潔白光亮的色澤而成為純潔的象徵,同樣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銀器不被腐蝕,了解相關的銀器被腐蝕的各種因素是文物保護工作者和銀器收藏愛好者的必備知識。銀,化學元素符號Ag,原子量108,最外層價電子數為+1。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為古代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銀在自然界中雖然也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物的形式伴生於其他有色金屬礦石中,如輝銀礦(Ag2S)、角銀礦(AgCl)、硫銻銅銀礦〔8(AgCu)S&S226;Sb2S3〕。古代中國人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認識並使用了銀,直到隋唐以後金銀器工藝出現了迅速發展,大量造型美觀、紋飾精美的銀器被考古學家發現。但是由於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這些珍貴的銀器在出土時或保存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蝕現象,直接影響了其收藏價值及審美價值。本文試圖從化學角度出發,分析銀器發生腐蝕的各種可能性因素,為銀器的保護提供依據。

空氣污染的影響

銀標準電位準Ag+/Ag=0.799 V。由於工業化發展和農村大量燃燒麥稈釋放出的滾滾濃煙都會使空氣中含硫氣體不斷增加,銀器在這種環境中,表面極易產生黑色或黃色膜層,而已經被氧化的銀暴露於含硫空氣時,薄膜也會轉變成硫化物而變色。化學反應如下:

這些硫化物一旦附著於銀器表面,就會對器物造成損害,影響展出效果。

濕度的影響

銀儘管被認為是不活潑的貴金屬,但易吸收大氣中的水分子,在表面形成水膜,空氣中的硫、氧、氯進入水膜生成難溶的硫化銀、氧化銀、氯化銀,在銀層表面產生腐蝕而引起變色。此外銀的表面越是粗糙,越易凝聚水分和進入腐蝕介質,引起變色。

⑴ 早期銀器製作最常用的工藝有鑄造、錘揲、鏨刻、鏤空等,雖然豐富了文化內涵,但正是由於這些複雜的工藝反而使銀器變得粗糙,並增大了與空氣接觸的面積,銀器表面受腐蝕的幾率明顯增加。如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圓盤座銀碟(圖1),鈑金成型,雖然器身有幾處被氧化變黑,但整體依然保持了銀白色的光澤。而編織成形的金銀絲結條籠子(圖2),由於與空氣接觸表面積明顯增大,器身整體被氧化變黑,失去了銀白光亮的色澤。

⑵ 大量銀器在被考古發現之前處在一個濕度比較高、相對密閉的環境中,空氣中的污染物易結合水蒸氣與銀表面接觸,隨著時間的延緩銀表面慢慢地就被腐蝕。因此,考古發掘的銀器表面大都比較灰暗。

紫外光的影響

太陽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燈、水銀燈)中含有的紫外光對各種不同質地的文物都有老化作用,銀器也不例外。紫外光的波長為100納米~400納米(波長越短能量越高 ),分為:近紫外線UVA,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當紫外光照射銀器表面的時候,銀原子捕獲高能量光子,從穩定的低能態躍遷進入不穩定高能態,表現為銀的離子化,最終加速銀的腐蝕變色。化學反應如下:

電化學腐蝕

電化學腐蝕——不純的金屬或合金接觸到電解質溶液發生原電池反應引起的腐蝕。活動性比較強的金屬作原電池的負極,失去電子被氧化。世界上75%的銀來自含銀的銅、鉛、鋅和金礦的處理過程。古代勞動人民提煉銀通常採用的方法是灰吹法:使銀礦熔於鉛中,實現銀的富集;然後吹以空氣,使鉛氧化,氧化鉛入爐灰中,使銀分離出來。在提煉銀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銀的純度並不高,主要含有銅、鉛、鋅和金等雜質。這些雜質和銀具有不同的金屬活動性(Zn Pb (H) Cu Ag Au)。當空氣中的硫化物與水分結合時,在銀的表面形成弱酸性(H2S、H2SO4)的電解質水膜,這些金屬雜質就會與銀形成電化學反應,加速銀器的腐蝕變色。

其他因素

通過對法門寺博物館收藏的唐代銀器觀察,在其焊接點和焊線周圍都有不同程度的綠色物質生產。這是由於焊料中含有銅,銅在空氣中結合水分子和酸性物質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銅和銅綠(鹼式碳酸銅)。銅綠一旦附著在銀器上,對器物的整體欣賞造成影響。

一件器物被腐蝕並不是由於單個因素引起的,而是受到它當時所處的環境中各種複雜的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保護銀器及減少不必要的腐蝕損害,我們應該著重分析器物發生腐蝕受損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進行必要的保護研究。

銀器保養

防止銀器變黑:硫化氫和硫化物使銀器變黑,由於空氣中有硫,某些食品(如蔬菜、蛋等)含有硫化氫,銀器使用之後務必儘早清洗,以免硫化(俗稱氧化)。洗淨之後,將器具分類,置於架上浸入40℃以上不含氯的稀釋淡鹼水中10至15分鐘,再取出漂清,完全擦乾。餐刀刃的斑點先用浸醋的布擦除,然後漂。清擦乾;另一個方法把切成一半的洋蔥蕉綿純白糖擦刀刃然後漂清擦乾。

銀器去黑:銀器浸入加鋁箔或鋁片,溫度在78℃的鹽水或蘇打水中1至3分鐘。而自動洗槽可保持溫度不變控制時間、循環水泵使鹽水時升時降,這種電解法必須在銀器不粘有油脂時才有效。

銀器擦亮:用海綿或全綿類織物塗上擦亮劑乾擦,然後用乾淨柔軟的毛巾或脫脂棉擦亮。好的光亮劑僅留一層看不見的保護膜。

銀器的維護:銀器保管對保護其美觀與清洗一樣重要。銀器不能堆放,擦乾的銀器要放在沒有含硫和煙氣的房間內(遠離暖氣),存放在沒有硫和木料的塑膠容器,一個容器一件銀器。如果每天使用後放在塑膠碗籃內,避免接觸堅硬物體,防止磨蝕表面。

銀器的日常清洗:用溫水加普通洗潔精清洗,並用清水過清,所有金銀產品均不能用漂白水、強酸類去污粉等化學劑漂洗。

因為銀的化學性質較活潑,因此銀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銀,使銀飾表面氧化變黑。使用過銀器或佩戴過銀飾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銀器或銀首飾在一段時間不使用後,容易氧化發烏、失去光澤。出現這種情況,大家也不用著急,以下幾種銀器保養方法就可以幫朋友們解除煩惱。讓您的銀器(飾)恢復銀的美麗光澤。

1. 可在清水中加入蘇打粉然後清洗擦拭後,再擦乾銀器(飾)上的水。

2. 使用擦銀布、擦銀膏擦拭[一般飾品店應都可買到,特別需要指出:擦銀布中含有特別的藥水,不能水洗]。

3. 用軟布沾些牙膏搓洗飾品、再用清水洗乾淨,以棉布擦拭乾淨既可。(推薦使用)

4、熬制濃茶葉水(最好是綠茶),用軟布蘸取茶水反覆擦拭銀飾即可,此法適用於手鐲等表面較平整的首飾。

5、 將銀器或銀飾浸泡洗銀水,再用清水洗乾淨,最後以棉布擦拭乾淨,使其保持乾燥即可。但建議儘量少用洗銀水,因為洗銀水為化學的產品,是利用洗銀水本身的腐蝕性來清潔銀飾,長久使用下會對銀飾品造成傷害。

6、銀器在閒置不用時,建議以封口塑膠袋密封,以減少和空氣接觸,便能減緩變黑。

最後再提醒您,銀飾最好避免接觸海水、溫泉,若未佩戴時,可裝入隔絕空氣的容器中,如絨布袋或珠寶盒,可使您的銀飾常保如新。

銀器作用

據史料記載,隋唐時代我國北方牧民就發現,馬奶放在普通的瓷製器皿中,幾天就會變質發臭,然而銀碗裡的馬奶卻能較長時間不變質。由於銀具有如此獨特的性能,故銀被人們譽為“永久性的殺菌劑”。

現代的醫學研究也證實了,銀器的殺菌機理是因為銀在水中可形成帶正電荷的銀離子,這些銀離子能將細菌吸附其上,令細菌賴以呼吸代謝的酶失去作用,使細菌無法生存。美國的學者曾做過如下試驗:將50加侖的污水(其中每毫升含7000多個大腸桿菌)經過3小時銀電極處理以後,污水中所有的大腸桿菌全部死亡。據研究,傷寒桿菌在銀片上只能活18小時,白喉桿菌在銀片上也只能活3天。由於銀的殺菌功效卓著,因而它在醫藥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現代醫藥業將銀膠體沉澱在紗布、藥棉上製成銀紗布、銀藥棉,用以治療膿瘡、潰瘍等,其療效較好。在野外作業、勞動或其他原因而不慎負傷,如將隨身佩戴的銀首飾貼敷在傷口上,能有效地防止感染。

銀器驗毒之說不一定正確。

雖然銀器的殺菌功能已得到肯定,但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銀器能驗毒之說並不一定正確。因為銀器與有毒物質接觸,並不一定會變黑,只有在接觸含硫物質時,才能使銀器表面產生一層黑色的硫化銀而失去原有的光澤,但是含硫的物質卻不一定有毒。諸如雞蛋黃就含有較多的硫化物,銀器與蛋黃接觸不久即會變黑,而雞蛋是無毒的。劇毒的硫砷化物砒霜(三氧化二砷)含有微量硫元素,能夠被銀器檢驗出來。相反,化學劇毒物質氰化鉀、氰化鈉等,由於不含硫元素,也就不會使銀器變黑。所以說,銀器驗毒的說法是不一定正確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