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鉤毛茜草
種拉丁名:RubiaonctrichaHand.-Mazz.
種別名:小茜草(雲南文山),紅絲線(廣西隆林),四棱草(廣西凌雲)
科中文名: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屬中文名:茜草屬
屬拉丁名:Rubia
海拔:500-215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Symb.Sin.7(4):1031.1936]
中國植物志:71(2):309
形態特徵:多年生披散草本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1800
生境:林緣,曠野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竹山
形態特徵
藤狀草本,長0.5-1.5米,常平臥或披散狀,幾全株均密被灰色硬毛,毛的末端作彎鉤狀;莖和分枝纖細,有四直棱和縱溝,節間通常伸長。葉4片輪生,近紙質,披針形或有時卵形,長8-25毫米,有時可達35毫米,寬3-8毫米,有時可達15毫米,頂端近漸尖,鈍頭,基部多少心形,邊緣反卷;基出脈3條,有時5條,但最外側的一對不很明顯,在上面明顯凹陷;葉柄比葉片短很多,長約2-9毫米,有時近無柄。聚傘花序通常排成狹長的圓錐花序式,頂生和腋生;小苞片披針形,長2-5毫米;花小,常團集,花梗長達1-3毫米,很少達7-8毫米,有時近無柄;萼管近無毛;花冠白色或黃色,乾時變黑色,直徑3.5-4毫米,外面被長硬毛,管長約0.8-1毫米,裂片5,三角狀卵形,長1.8-2毫米,尾狀漸尖;雄蕊5,生冠管近中部,花絲長0.5-0.8毫米,無毛,花葯長圓形(原記載線形),長約0.4毫米,伸出;花柱2裂幾達基部,長0.3-0.4毫米,柱頭頭狀。核果漿果狀,直徑3-3.5毫米,無毛,常有淡褐色斑點。花期夏秋,果期冬季。
產地
中國特有,產廣西西北部和西南部、四川瀘定、貴州西南部和雲南東北部至東南部。常生於林緣或疏林中,有時亦見於山坡草地上,海拔500-2150米。模式標本采自昆明西北部。
茜草屬,茜草科植物
Rubia L. 茜草屬,茜草科,60餘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南非和美洲,我國約12種,各省均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