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色水蛇

鉛色水蛇

鉛色水蛇(學名:Enhydris plumbea)為游蛇科水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水泡蛇。分布於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主要生活於平原、丘陵或低山地區的水稻田、池塘、湖泊、小河及其附近水域。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98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鉛色水蛇分類:游蛇科/水蛇屬

別名:水泡蛇

拉丁文名:Enhydris plumbea

英文名:Plumbeous water snak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oie,1827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爬行綱 REPTILIA =>;有鱗目 SQUAMATA =>;蛇亞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游蛇科 Colubridae =>;水蛇屬 Enhydris => 鉛色水蛇 Enhydris plumbea 是一種小型毒蛇

下屬分類:無

形態特徵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全長350~474mm.背面橄欖色,有鉛色光澤,腹面白色,腹鱗兩外側及基部灰黑色,

中央散以細黑點.軀幹圓柱形,尾較短.鼻間鱗單枚.左右鼻鱗相切,鼻孔背位,眼呈水泡狀,故名水泡蛇.眶前鱗1⑵,眶後鱗2⑴,顳鱗1+2,上唇鱗8,3-2-3式.背鱗平滑,19-19-17行,腹鱗123-136,肛鱗二分,尾下鱗31-43對。

地理分布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中國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香港、雲南,國外分布於東南亞。

生活習性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棲息於稻田、池壙、水溝及其附近。白天及晚上均見活動,捕食魚類/蛙類等,卵胎生。8月產仔蛇2-12條,初生仔蛇全長127~139mm,重2.4~2.5g。

藥用

藥 名:鉛色水蛇

來 源:為游蛇科動物鉛色水蛇的肉。

功 效:除濕止癢。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主 治:用於皮膚濕癢、搔抓後起水瘡、血疹、流水或皮膚為濕爛。

性味歸經:苦、辛,平。肺、肝、脾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水泡蛇(《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本種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江西、雲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春、夏秋捕捉,除去內臟,烘乾或鮮用。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拉丁名:鉛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 (Boie).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繁殖特點

5月及6月處於發育中或晚期、產仔或已產出,7月基本都已產畢;統計兩窩21仔得知初產出仔蛇全長127~139mm,母蛇體長大者其仔蛇亦較長;統計同窩9仔得知初生仔蛇重量2.4~2.5g,平均2.47g。

鉛色水蛇鉛色水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