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撥內障法

針撥內障法通過針撥手術將白內障撥離瞳孔,以恢復其視力的一種眼科外治方法。

針撥內障法
通過針撥手術將白內障撥離瞳孔,以恢復其視力的一種眼科外治方法。此術最早見載於唐代《外台秘要》中,後代醫籍皆有記錄並有發展。現代,中國醫家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加以改進和提高。治療時,在充分的術前準備下,術者先在角膜緣4~5點外4毫米處,作一平行於角膜像、穿通眼球壁全層的切口,切口長約3毫米。其次,將撥障針從切口處插入,再在睫狀體與晶狀體之間輕輕擺動前進,經過虹膜後面,到達瞳孔中心部後,將針頭凹面貼住晶狀體向下繞過晶狀體赤道部6點鐘處,轉向晶狀體後上,直接撥斷4~6點鐘處韌帶。接著把針放平到針頭在晶狀體後7~8點鐘赤道部處,向4~5點鐘作水平擺動,做第一次劃破玻璃體前界膜的動作。然後退針,重新進入晶狀體前,再依次壓晶狀體邊緣的1~4點、9~12點,使晶狀體向後下傾倒,相應處的韌帶亦同時撥斷。除6點鐘處保留幾根韌帶外,務使6點半至9點鐘處韌帶全部撥斷。稍壓數分鐘,起針後晶狀體不再浮起,即可退針。手術完點19.阿托品眼膏加抗生素眼膏,術眼蓋眼墊包封。本法適應於老年性白內障成熟期,以其手術時間短、切口小,恢復快,對老年體弱有某些全身疾病而不能行其他術者更為適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