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金眼鯛目百科
金眼鯛目(Beryciformes) 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的1目。化石始於白堊紀。現有3亞目14科約38屬164種。 |
金鰭鋸鱗魚(學名:Myrispristis chryseres)為鰃科鋸鱗魚屬的魚類。體鮮紅色,僅鰓蓋部銀白。前背鰭與胸鰭紅色,其他鰭金黃。珊瑚礁魚類。分布於太平洋中、西部及北印度洋以及南中國海南部等,屬於暖水性近底層魚類。
金眼鯛目(Beryciformes) 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的1目。化石始於白堊紀。現有3亞目14科約38屬164種。 |
白邊鋸鱗鰃又稱白邊鋸鱗魚。鰓蓋骨後上緣皮膜具一紅黑色窄帶,胸鰭腋部有紫紅色大斑。後背鰭、臀鰭、腹鰭與尾鰭前緣呈乳白色。體長15厘米。分布地區:南沙和西沙...
食物簡介 生活地域簡介 輻鰭魚綱 金眼鯛目 多鋸魚屬簡介黃鰭松球為金鱗魚科,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之溫熱帶海域。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漁業利用孔鋸鱗魚,魚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眼大,口大,鱗片大,魚類動物,主要以魚或甲殼類為食。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之溫熱帶海域。魚體長可達到25公分。有孔側線...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習性 分布 相關詞條堅鋸鱗魚,金鱗魚科。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主要吃些浮遊動物,例如螃蟹的幼蟲等。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 地理分布 利用價值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用鰭作為運動器官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
基本內容 動物特徵 動物外形 運動能力 動物皮膚焦黑鋸鱗魚(學名:Myrispristis adustus)為鰃科鋸鱗魚屬的魚類,俗名焦松球。。鮮魚背側微紅而鱗後緣黑色,腹側及鰭淡白色,肩部與腋部各一...
形態特徵 習性 分布 經濟價值台灣鋸鱗魚,金鱗魚科。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1對頜聯合齒,上頜沒容納頜聯合齒...
基本信息 瀕危狀態 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 棲所生態赤鋸鱗魚,金鱗魚科 。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1對頜聯合齒;頜骨、鋤骨及齶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 分布 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