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邊長頦鰃
白邊長頦鰃(學名:Neoniphon opercularis)為鰃科長頦鰃屬的魚類。前背鰭紅黑色而棘上下端後方附近乳白斑狀;各鰭條部後緣黃色。分布於北到琉球群島的沖繩島、東南到土阿莫土群島、西到蘇門答臘島以及西沙群島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白邊長頦鰃
- 外文名:Neoniphon operculari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目:金眼鯛目 Beryciformes
- 科:鰃科 Holocentridae
- 屬:長頦鰃屬 Neoniphon
- 種:白邊長頦鰃 N. opercularis
白邊長頦鰃(學名:Neoniphonopercularis)為鰃科長頦鰃屬的魚類。分布於北到琉球群島的沖繩島、東南到土阿莫土群島、西到蘇門答臘島以及西沙群島等,屬於熱帶珊瑚礁區肉食性中下層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NewIreland。形態特徵
白邊長頦鰃背鰭Ⅹ-Ⅰ-i-11—12;臀鰭Ⅳ-9;胸鰭ii-11-i;腹鰭Ⅰ-7;尾鰭Ⅴ-19-Ⅳ.側線鱗39;鰓耙5—6+11.體長193—223mm:為體高3—3.1倍,為頭長2.7—2.9倍.頭長為吻長3—3.3倍,為眼徑3.2—3.7倍.體長紡綞形側扁;尾柄細長。吻背面腔囊達眼中間。下頜突出,與犁齶骨有絨狀齒。前鰓蓋骨棘長等瞳孔。頭體有強櫛鱗。側線高僅後端側中位。背鰭第10棘最短微連後背鰭。臀鰭位後背鰭下方,第3棘最粗長。尾鰭深叉狀。偶鰭短刀狀不達肛門。腹鰭較胸鰭略後。體鰭紅色;背側鱗後緣較濃而中央淡具銀色光澤,腹側近淡白。前背鰭紅黑色而棘上下端後方附近乳白斑狀;各鰭條部後緣黃色。分布於我國西沙群島;國外見於沖繩島、社會群島及塞席爾群島等珊瑚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