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話

金融史話

《金融史話》是201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爭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到了明清時代,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並緩慢發展起來,隨之而產

生的金融機構也開始逐漸發展。但是1840年以後的外國入侵打亂了中國金

融業發展的軌跡,使中國舊有的金融機構和外國金融資本機構結合在一起

,不斷發展,成為操縱近代中國金融的主要力量。它們造成了中國近百年

的金融亂象,民間金融業逐漸衰退,中國成了官僚金融業與外國金融業掘

金的樂園。直至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的金融體系才逐漸趨於穩定。

《金融史話》為《中國史話》之“近代經濟生活系列”之一。

《金融史話》由陳爭平編著。

編輯推薦

《中國史話》旨在為廣大人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較為完整、準確地介紹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普及類系列叢書,從而使生活在資訊時代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了解自己祖先的歷史。《中國史話》系列叢書主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介紹了從古至今數千年來中華文明發展和變遷的歷史。這些歷史不僅展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展現了先民的智慧與創造精神,而且展現了中國人民的不屈與抗爭精神。

本冊為《金融史話》,由陳爭平編著。

作者簡介

陳爭平,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近代經濟史專業委員會會長。著有《1895~1936年中國國際收支研究》(獲中國社科院第三屆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合作,獲孫冶方經濟學優秀成果著作類獎、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一等獎)、《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教程》(合作,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合作)等。

目錄

一 鴉片戰爭前概況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初期(1840~1894)

1.外國金融勢力的侵入

2.錢莊的變遷

3.票號的興盛

4.金融危機與“紅頂商人”的倒台

5.雜亂的通貨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時期(1895~1927)

1.外國在華金融勢力的擴張

2.中國新式銀行業的興起

3.票號的衰落和錢莊的繼續發展

4.風潮迭起

四 全面抗戰前十年(1927~11937)

1.“四行兩局”及官僚資本金融體系的發展

2.廢兩改元

3.白銀風潮和法幣改革

4.民間銀錢業的變化

5.上海——“東方的紐約”

6.革命根據地的金融

7.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金融

五 抗日戰爭時期(1937~11945)

1.日占區的殖民地金融

2.四聯總處及國民黨政府對大後方的金融統制

3.法幣超額發行

4.國統區的黃金和外匯市場等

5.抗日根據地的金融

6.貨幣戰——抗戰時期的特殊戰線

六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

1.“四行兩局一庫”對金融高度壟斷

2.國統區的惡性通貨膨脹

3.“金圓券”、“銀元券”的崩潰

4.民間金融業逐漸走上末路

5.外國銀行從中國撤退

6.新民主主義金融體系在全國的勝利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