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項殊榮,以美味引領台灣醬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國66年 率先採用透明瓶裝醬油
民國66年 獲中華民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頒發 新產品開發獎
民國68年 率先引進日本廢水處理設備處理工廠廢水
民國71年 獲「外銷品管甲等工廠」之榮譽
民國74年 獲「全國工業防治污染獎第一名」
民國75年 率先引進全國最大型「黃豆連續蒸煮機」「圓盤全自動電腦控溫制麴設備」「戶外發酵桶」
民國76年 成為全國第一家榮獲「食品 」認證之優良廠商
民國84年 獲「食品衛生安全優良獎」
民國89年 獲「法國國際食品飲料獎」
民國94年 獲亞洲區超級品牌協會入選為「台灣區超級品牌」
公司簡介
金蘭食品,為台灣之食品公司,於1936年由鍾番成立於台灣日治時期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最初名稱為“大同商事株式會社”。
創立之初因鍾番本身受到台灣詩人藝文與日本文化的交錯影響,加上本身對於文人風雅養蘭頗有心得,故以蘭花啟名,搭配富貴之意,而取名“金蘭”為其醬油品牌名稱。其融合從大陸傳來的豆麥釀造法、日本人所流傳的日式醬油釀造,與台灣本地的來再式釀造法之特性。
75年來對甘醇始終如一的堅持
約有3層樓高度的醬油瓶伴隨著也是大尺寸的醬菜罐在金蘭門口迎賓,這已成為地標式的景物了。象徵了金蘭食品75年來對醬油製品的堅持與口碑,讓每天進出工廠的人員,時時謹記對甘醇味美的醬油釀製的那份使命與執著。每滴醬油都是可以讓美食加分的重要元素,從黃豆的篩選開始,就奠定了好醬油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來旅居海外的台灣人仍指名要用金蘭醬油的原因。
金蘭醬油風味真的既甘美又合台灣人的味,也就是這種甘美合味的精神,讓金蘭食品75年來的產品維持一定的水準,也讓這些好醬油及好醬菜,能持續伴隨台灣人一路成長。
歷史
1936年起到1977年間總計42年,公司名稱一直維持為“大同商事株式會社”,以半手工半機械模式釀製醬油。在1960年由第二代鍾秋桂接棒之後,正式更名為“金蘭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並在桃園縣大溪鎮另闢釀造廠。
1985年,第三代鍾德尚接手,鑒於食品多元發展的趨勢,再度改名為“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至今。
台灣民國25年的日據時代,創辦人鍾番先生有鑒於當時的食品工業多為日本人所經營,為讓台灣人也能擁有自己的本土事業,增加台灣人的就業機會,便邀集地方仕紳共同集資,於民國25年5月8日正式成立創建了「大同商業株式會社」,以經營醬油及醬漬品為主,由鍾番先生擔任第一任的董事長。
為了釀造最好的醬油,鍾番先生吸收傳統與日本的釀造工藝,堅持從選料開始便以純釀造的工序釀出一桶桶的好醬油,也因此讓產品奠定了甘美合味的好基礎。台灣光復後,公司更名為「大同商事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49年,由鍾秋桂先生繼任第二任董事長,在一貫對產品的堅持與要求下,打響了「金蘭醬油」的知名度,為符合產品品牌的宣揚,乃於民國59年將公司更名為「金蘭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65年10月金蘭擴廠,將工廠由桃園市遷到大溪鎮,更加奠定產品量化、品管化及多元化的基礎。
民國66年率先獨家採用透明瓶裝醬油,讓品質清楚看得見。
為了讓更多人享用金蘭醬油甘美的風味,更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增加產品銷售的廣度,也因此於民國71年獲得外銷品管甲等工廠之榮譽。
民國74年,由鍾德尚先生繼任第叄任董事長,將生產管理導入電腦化、自動化的作業中。
民國75年自國外引進全國最大型的黃豆連續烹煮機,可每小時烹煮4000公斤黃豆,提升了原料的利用率與效能。此時也完成最新型的圓盤全自動電腦控溫制麴設備,提升制麴的量及品質的穩定性。由於烹煮與制麴量的增加,也增設了戶外發酵桶,成為全國最大的純釀造醬油製造商。
民國76年,為擴大多角化的經營,公司再度更名為「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研發更多的商品,包括國內第一瓶「烤肉醬」的推出,雞精飲品的推出,雪花釀(酒釀)的推出。而其優良的品質,也讓金蘭成為全國第一家食品的認證工廠。
民國94年12月,由鍾淳仁先生接任現任第五任董事長。此時接任,正為金蘭成立
70周年之初,也是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時代。
創新來自於對品質的堅持!因為品質穩定、良好,使得金蘭有更多的心力去創造更優質的商品與服務。除了持續提供消費大眾擁有「一世人的堅持」的高品質金蘭醬油系列產品外,更將以回饋社會、互動教育、創新研發、健康環保的企業經營理念讓公司永續經營
大陸市場
現如今,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系列產品已經在大陸成立兩個辦事處,分別為廈門辦事處和北京辦事處,華北市場只有以北京辦事處在負責北方市場的銷售以及管理,並未設立任何經銷商和代理商,隨著市場的開拓和發展“金蘭”這一品牌也被大陸民眾廣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