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華書院,位於雲南劍川。明隆慶間知府胥鉉建。後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州王世貴復建。乾隆六年(1741)知州高為阜捐廉改建於西門外。十六年毀於地震。二十五年知州李暉率士民捐資修復。道光二年(1822)知州劉銘勛重修。鹹豐間毀於兵火。同治十一年(1872)知州吳其楨請得巡撫岑毓英之準給銀200兩,建講堂、書舍於報國寺內。光緒二年(1876)知州徐濟建議遷回舊址,八年鄉紳何立言等捐銀800兩重建。十年鄉紳趙聯元、何雲同捐經、史、子、集共370種。三十年改為劍川州市高等國小堂。今為劍川一中北院。
對聯
金玉其躬,得門而入;
華藻之筆,載道至尊。
清代趙藩題金華書院
譽髦斯士,足以有敬也;
豈弟君子,終不可諼乎。
清代趙藩集句題金華書院
舊宅換青門,剔蘚重披輸地券;
吉星歸紫府,濡豪新草上樑文。
清代趙藩題金華書院
精舍遠喧囂,藏修息游,名教中自有樂地;
聖門先德行,子臣弟友,倫常外別無偉人。
清代趙藩題金華書院
千間廣廈,一席名山,賢刺史遺愛在人,鵝湖宗旨今重溯;
萬卷藏書,十年樹木,鄉先生雅懷課士,鹿洞規條待細參。
清代趙藩題金華書院
拄笏倚岑樓,趁閒時俯仰低徊,看去華峰韞玉,劍海涵珠,一覽湖山多勝概;
振襟臨講席,將往事從容紬繹,話到白簡彈奸,青衣報父,百年忠孝足先型。
清代趙藩題金華書院
揮日無戈,這一寸光陰,莫讓他任情過去;
登雲有路,那幾層階級,須由我硬地踏來。
清代高為阜題金華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