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介紹
“如意”一詞出自印度梵語,是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具之一,供法師講經論經文於上以防遺忘。另據清《事物異名錄》記載,“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國古代有“搔杖”,又有記事於上的“笏”,如意兼二者之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形態發生變化,一方面保留搔杖功能,流傳於民間;另一方面強調吉祥含義,演化為純粹的陳設珍玩,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如意。
作為古代工藝美術品的如意,清代最多,明代末期雖有但少見。清代如意的製作,無論從數量上、質量上已達登峰造極之地步,其功能也達到空前絕後的高貴。皇宮內的寢宮、寶座旁……擺有如意以示吉祥。時值年節,王公大臣必進貢如意於宮內,時逢喜慶民間也相互饋贈,以取吉祥。清代的帝後也用如意賞賜王公大臣,以表帝王之寬厚,撫愛臣子之心。
如意存留雖多,其材質、工藝皆精湛者亦很多,但用K金製作如意實為罕見。該金如意長約40厘米,尺寸適中,樣式美觀,製作精細。如意通體側面飾以掐金絲回紋,保存完整無一缺失。如意頭、尾、中端均採用四周邊緣嵌松石,中間部分採用纍絲編制紋飾,然後再嵌以松石、珊瑚及寶石加以裝飾。值得一提的是祥雲狀如意頭,紋飾為道教的散仙,而如意柄則飾以佛教的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寶吉祥紋飾。本土道教和外來佛教文化,集一件如意上同時存在,表明了歷史上中華各民族雖然宗教信仰不同,但卻能相互包容、和睦相處的寬大胸懷,充分說明了文化上的融和是共存共榮、社會和諧的首要條件。
其它
此件金如意無論從工藝上、用材上,都充分顯示了乾隆時期工藝製造的精湛水平以及皇家的奢華風氣,是不可多得的寓意吉祥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