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蘆葦

野蘆葦

《野蘆葦》是由安德烈·泰西內執導的青春電影,艾洛迪·布歇,蓋爾·莫雷爾,斯戴芬·里多等主演。於1994年6月1日在法國上映。該片1995年獲得第20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獎。 影片講述了一所寄宿中學裡三個男生和一個女生之間懵懂而又複雜矛盾的戀情。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1962年,原本平靜的法國西南小鎮受到了阿爾及利亞革命風暴的影響。一所寄宿中學裡,羞澀的男孩弗朗索瓦 (蓋爾·莫雷爾 飾 )與女孩瑪依泰 ( 艾洛迪·布歇 飾)是一對精神戀人。弗朗索瓦對來自義大利的英俊少年賽爾傑 (斯戴芬·里多 飾)產生了強烈的情感,並誘惑他與自己發生了關係。而賽爾傑卻表示自己愛上了瑪依泰,但瑪依泰因喜歡弗朗索瓦而拒絕了他。 

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了,賽爾傑的哥哥皮埃爾面臨上前線的困境,瑪依泰的母親本來可以幫助皮埃爾逃脫兵役,但她拒絕給予幫助,導致皮埃爾戰死在阿爾及利亞。被迫離開阿爾及利亞的恩利 (弗雷德 里克·戈尼飾)來到了寄宿中學,他偏激和強烈的政治觀點與大夥格格不入,他強迫弗朗索瓦直面自己的性取向而招來賽爾傑的憎恨。恩利得知阿爾及利亞革命成功,他憤恨不已,在去鎮上抗議的路上遇到了瑪依泰,對她產生了感情。四人在混亂的情感糾紛中迎來了畢業會考成績的公布。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蓋爾·莫雷爾弗朗索瓦
艾洛迪·布歇瑪依泰
斯戴芬·里多賽爾傑
弗雷德里克·戈尼恩利簡介 法語Henri的H不發音,故不是“亨利”
Michèle MorettiMadame Alvarez
雅各·諾勒Monsieur Morelli
Eric Kreikenmayer皮埃爾·巴托羅簡介 新郎
Nathalie VignesIrène簡介 新娘
Michel RuhlMonsieur Cassagne
Fatia MaiteAicha Morelli
Claudine Taulère護士
Elodie SoulinhacColette簡介 在派對里出現的姑娘
Dominique Bovard警衛
Monsieur Simonet警衛
Chief Officer Carre警官
Paul SimonetMonsieur Bartolo
Charles Picot校長

職員表

製作人阿蘭·薩德/Alain Sarde、Georges Benayoun、Chantal Poupaud、Paul Rozenberg
導演安德烈·泰西內
副導演(助理)Denis Bergonhe、Anne-Isabelle Estrada、讓-帕斯卡·哈圖
編劇安德列·泰西內、Olivier Massart、Gilles Taurand
攝影Jeanne Lapoirie
剪輯Martine Giordano
選角導演Jacques Grant、Michel Nasri
藝術指導Pierre Soula
服裝設計Elisabeth Tavernier
布景師Pierre Soula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野蘆葦 野蘆葦
弗朗索瓦 演員蓋爾·莫雷爾
他家境優裕,教養良好,天生一種憂鬱氣質。心臟病讓他不能劇烈運動。起初,他與瑪麗相戀,弗朗索瓦在與塞爾傑的一次接觸中意識到了自己的性取向。從此,他就陷入對愛情和同性戀身份的深深憂鬱中。
野蘆葦 野蘆葦
瑪依泰 演員艾洛迪·布歇
她的心中充滿著成長為一個成熟女人的深切渴慕。她曾對塞爾傑說:“我真希望明天就能長大十歲,這樣,我就能自己做主了。”塞爾傑喜歡她,而她愛的是弗朗索瓦。
野蘆葦 野蘆葦
賽爾傑 演員斯戴芬·里多
賽爾傑是義大利移民,他的哥哥在阿爾及利亞戰死。起初,他向弗朗索瓦套近乎只是為了在考試時作弊,但他們後來越走越近。
野蘆葦 野蘆葦
恩利 演員弗雷德里克·戈尼
恩利是從阿爾及利亞逃回法國的僑民,父親死在阿爾及利亞的動盪中他經歷的死亡、逃離、仇恨要比別人多得多。是反對阿爾及利亞獨立的法國右翼。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時間設定在1962年,有些海報是關於The Beach Boys“Barbara Ann”的,發行於1965年。

獲獎記錄

時間影節名稱獎項獲獎者獲獎情況
1994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獎-提名
1995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 安德烈·泰西內 (André Téchiné) 獲獎
最佳影片
最佳劇本(原創或改編)
安德烈·泰西內、 Olivier Massart、 Gilles Taurand
最佳新人女演員 艾洛迪·布歇
最佳新人男演員 Stéphane Rideau 提名  
Frédéric Gorny
Gaël Morel
最佳女配角Michèle Moretti
1995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安德烈·泰西內獲獎
1995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國家/地區
Ima Films——
Les Films Alain Sarde法國
法國第4電視台法國
IMA Productions法國
La Sept-Arte法國
Société Française de Production (SFP)法國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法國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國家/地區
Pan Européenne Distribution法國
Studio Canal法國
Prooptiki希臘
Strand Releasing美國
Fox Lorber Home Video美國
Kinokuniya Co. Ltd日本
Panorama Distributions Co. Ltd.中國香港
Prooptiki Video希臘
Vértigo Films S.L.西班牙
Vídeo Arte巴西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國家/地區
1994年6月1日法國
1994年10月美國
1994年10月7日美國
1994年11月18日加拿大
1995年2月16日德國
1995年3月3日英國
1995年3月3日葡萄牙
1995年4月21日西班牙
1995年5月10日美國
1995年8月10日荷蘭
1995年9月15日波蘭
1995年10月6日希臘
1995年11月30日澳大利亞
1996年2月9日丹麥
1996年3月7日中國香港
2001年12月15日.中國香港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該片反映了1960年代法國殖民帝國的崩潰對法蘭西民族形成巨大衝擊的野史。顯然,該片觸及到了法國人骨子裡的那種幽微情感,所以在上映後第二年就捧得四項凱撒大獎。《野蘆葦》的青春故事固然憂傷但並不殘酷,情感雖複雜但並不另類,換句話說,“青春”與“同性戀”只是泰西內設定的視角與立足點,他的真實意圖是用身份各異的青少年來為法蘭西的民族性樹碑立傳。就《野蘆葦》而言,唯有經歷過六零年代的法國人才能真正懂得泰西內在說什麼,當然,他們亦不會拒絕重溫青春的傷感與恬美。 (東方網評論)

片名“野蘆葦”來自於拉封丹著名的寓言《橡樹與蘆葦》,在片中甚至有一段法文課上的朗讀。蘆葦是這樣一種看似脆弱實際卻異常堅韌的植物。就像這些青春期的年輕人,即使處於社會的大變革時代,即使性取向模糊而混亂,他們還是在被政治和性所侵入的青春里經歷了成長的喜悅和磨難。無論如何,那是他們一生都不可替代的燦爛青春。 (新浪網評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