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燈草

野燈草

野燈草,中藥名。為燈心草科植物小燈心草Juncus bufonius L.的全草。我國長江以北及四川、雲南等地有分布。具有清熱,通淋,利尿,止血之功效。用於熱淋,小便澀痛,水腫,尿血。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腎、膀胱、心經。

功效

清熱,通淋,利尿,止血。

主治

用於熱淋,小便澀痛,水腫,尿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4-20(-30)厘米,有多數細弱、淺褐色鬚根。莖叢生,細弱,直立或斜升,有時稍下彎,基部常紅褐色。葉基生和莖生;莖生葉常1枚;葉片線形,扁平,長1-13厘米,寬約1毫米,頂端尖;葉鞘具膜質邊緣,無葉耳。花序呈二歧聚傘狀,或排列成圓錐狀,生於莖頂,約占整個植株的1/4到4/5,花序分枝細弱而微彎;葉狀總苞片長1-9厘米,常短於花序;花排列疏鬆,很少密集,具花梗和小苞片;小苞片2-3枚,三角狀卵形,膜質,長1.3-2.5毫米,寬1.2-2.2毫米;花被片披針形,外輪者長3.2-6毫米,寬1-1.8毫米,背部中間綠色,邊緣寬膜質,白色,頂端銳尖,內輪者稍短,幾乎全為膜質,頂端稍尖;雄蕊6枚,長為花被的1/3到1/2;花葯長圓形,淡黃色;花絲絲狀;雌蕊具短花柱;柱頭3,外向彎曲,長0.5-0.8毫米。蒴果三棱狀橢圓形,黃褐色,長3-4(-5)毫米,頂端稍鈍,3室。種子橢圓形,兩端細尖,黃褐色,有縱紋,長0.4-0.6毫米。花常閉花受精。染色體2n=100-110。花期5-7月,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河岸或池沼旁的水濕處。我國長江以北及四川、雲南等地有分布。

相關論述

《華山藥物志》:“清熱,通淋,利尿,止血。主治熱淋,小便澀痛,水腫,尿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