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市鄉(駐野雞腦),位於上高縣東北部,鄉界東鄰泗溪鎮,南連新界埠鄉,西襟敖陽街道、錦江鎮,北毗宜豐澄塘鄉。縣科技工業園、敖山華僑農場穿插其間,東西有320國道穿境而過,南北有上棠公路通宜豐棠浦,鄉境東西最大橫距1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8公里,總面積106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野市鄉,原名水口公社,1983年9月更名野市,1984年春改人民公社為鄉建制,轄村委會13個。2003年9月,鄉鎮機構改革,撤鄉並鎮,原敖山鄉接官、晏家、貫埠、居井、廖家、店上、鏡山等7個村成建制劃轉併入野市鄉。該鄉現下轄17個村民委員會,98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野市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以山地平原為主,境內水口水(溪)自北向南,經水口、稍溪、野市、明星、高崗、石洪橋流入錦江,全長16公里,落差6米,蘊藏水能21千瓦,流域面積102平方公里。地下水亦豐富,徑流量為1.6立方米/秒。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長,少有洪澇災害,非常適宜農業生產。
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煤炭資源分布在明星官石至黃金堆一帶,1958年省煤炭工業管理曾建設花果山煤礦、黃金堆煤礦,共產有煙煤6000餘噸,因地下水多,後關停。紅石蘊藏量高,分布在水口、稍溪、野市、游家、高崗等地。
山林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野市鄉山嶺縱橫、田丘相間、稀密相宜。山地總面積101300餘畝,以林地為多,主要樹種有杉樹、濕地松、油茶等,植被良好,生態環境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珍貴樹種有銀杏、水杉、樟樹、天竺桂等。各類中草藥材共有210多種。水產種類豐富,數量大。野生禽畜爬行類動物數量多,分布廣。隨著山林植被的迅速恢復,野豬頻繁出沒於全鄉各地。
交通狀況
交通運輸便利。境內主要公路有320國道,上棠公路(2000年9月完成拓寬改造,為省二級公路),通村水泥公路總長近40公里,野市鄉各地全部通公路,大部分村組通水泥公路。
經濟發展
野市鄉的農副業生產得到了飛速發展。早在80年代其糧油產量就處於全縣領先地位,素有“贛中糧倉”的美譽。野市鄉在種植業上,除傳統糧食生產之外,還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發展高效農業經濟,已培育和壯大花卉苗木、藥材、良種西瓜等種植產業特色,並形成了1000畝花卉苗木、5000畝良種西瓜、500畝藥材生產基地,種植業年總產值達2260萬元。在養殖業上,進一步壯大傳統生豬產業,結合立體開發,綜合利用,全鄉境內近300座大小水庫均得到開發利用,發展潛力巨大。到2004年6月底,全鄉已建有畜牧業生態小區15個,建欄面積已超過22萬平方米,實現年存欄母豬5000頭,年出欄生豬11萬頭的養殖規模,人平出欄生豬9.5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有名的生豬生產基地之一。此外,還創辦了一個特種動物——獺兔養殖基地,年可供商品兔3000隻以上,全鄉養殖業總產值達2322萬元。
面對發展新趨勢,野市及時調整戰略對策,衝破了單一農業經濟的束縛,在強化農業這個基礎的同時,鄉村工業的興起已逐漸成為全鄉經濟的強大支柱。有招商企業23家,其中入園項目3個,可實現工業產值4523萬元,實現利稅100萬元。
野市鄉境內寬敞的標準化瀝青公路及商業、綠化一條街漸成雛形,新開闢的工業小區在縣工業園的輻射下將成為野市的“經濟特區”,積極參與招商引資,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野市將在改革開放中乘風破浪,創造輝煌。
人文歷史
野市人民腳踏實地,勤勞刻苦,銳意進取。改革開放來,兩個文明建設取得驕人的業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19763萬元,農民年均純收入3555元,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也一部分困難群體僅溫飽而已。敢闖敢拼的野市人民,出外尋求發展,在家艱苦創業,但在一小部分人仍然存在小富即安、落後保守的思想觀念。野市工業基礎薄弱,農業設施老化,要加快富民興鄉步伐,要作出艱苦的努力。富有堅韌毅力的野市人民,會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拓寬眼界,借鑑先進經驗,把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旅遊景點
野市鄉東臨界埠鄉擁有眾多的古文化名勝區,黎山風景度假區和龍古山龍宮洞遊覽區,分別以青銅文化、佛教文化、娛樂文化為主題,分金川廣場城市園林景點,青銅王國博物館景點,陶母教子陶侃故宅景點,贛江第一神塔文昌塔景點,大洋洲陳家商墓遺址景點,王言故宅景點,佛教聖地東山寺景點,東山森林公園景點,明大理寺正卿墓前石雕群。
明大理寺正卿墓前石雕群:據當地村民介紹,石雕原樹立在胡叔廉墓前,因擔心文物被盜,後村民將其搬到村莊予以保護。新發現的石雕群有文官翁仲通和石馬各一對,均為南方常見的麻石材質,雕刻得栩栩如生,和真人真馬般大小。文官翁仲通高約1.7米,腰部佩戴玉佩,曾在破四舊時期被砸毀頭部。石馬過去傳說在農忙時晚上復活偷吃莊稼而被當地村民“打斷”四腿,現被安放在水泥台座上予以保護。
東山寺:位於縣城工業路東端。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東向西。依山就勢而建,由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觀音閣組成。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前殿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闊2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7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頂。前帶廊,深2.1米,置斜靠背欄桿。正殿又名梵帝宮。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面闊16.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8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正殿前左廂為鐘樓,右廂為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