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地處中國重慶直轄市的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重鋼)是一個有百年歷史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前身創立於我國清代開啟民族工業的洋務運動,即1890年9月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1938年3月,在抗戰的烽火硝煙中,為堅決抗擊日本侵略者,保存我國僅有的民族基礎工業,國民政府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上海煉鋼廠等的主要設備拆遷,,搶運內遷至抗日大後方重慶大渡口地區,完成了逆江而上、遷渝建廠的悲壯歷程,設立為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廠。新中國成立後,重鋼曾先後更名為西南工業部一零一廠、西南鋼鐵公司、重慶鋼鐵公司、重慶鋼鐵(集團)公司,1995年6月,改制為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重鋼集團”)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前身是1890年中國晚清政府創辦的漢陽鐵廠。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核心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在重鋼集團留下了視察的足跡。

重鋼集團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現有子公司23家,其中全資14家、控股9家,核心子公司鋼鐵股份公司分別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交所上市。2010年末,重鋼集團在崗職工2.1萬餘人,資產總額524億元,是重慶市屬最大國有工業企業。

近年來,在重慶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國資委的領導和推動下,重鋼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綜合實力提升最快、企業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2010年,生產規模達450萬噸鋼,銷售收入增長到220億元,特別是船用鋼板全年以171萬噸的年產量躍居全國行業第2位。目前,正以特有的“重鋼速度”推進環保搬遷,2010年6月底一期工程將竣工投產,屆時長壽新區將形成年產鋼650萬噸的長江上游鋼材精品生產基地和中國重要的船舶用鋼生產基地。並且,今年9月大渡口老區鋼鐵生產將全部關停。

“十二五”期間,按照重慶市重化工產業規劃,重鋼將堅持持續發展理念,實現鋼鐵主業和非鋼產業規模與效益的再度跨越,鋼鐵產能將達1000萬噸級,成為資產總額、銷售收入雙雙突破1000億元的“雙千億元集團”,進入中國鋼鐵企業前10位。其中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世界先進的重鋼環境產業和包括“走出去”開發澳礦在內的重鋼礦業,“十二五”末將分別實現產值100億元和200億元。

重鋼集團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關注民生建設,“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夯實企業文化建設,職工年收入水平在“十一五”末基礎上翻一番,企業呈現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良性態勢,逐步向世界企業500強邁進。

領導團隊

董 林董事長
張再坤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劉加才總經理
朱建派監事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潘向宇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董榮華副總經理
郭德勇副總經理
李嵐峰副總經理
袁進夫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鄧 強副總經理
周 宏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曹敬明副總經理

歷史榮耀

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1890年6月,在湖北武昌三佛閣,悄然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為鐵廠購機、設廠、採鐵、開煤的工作機構——湖北鐵政局。細心的人發現,牌匾上的幾個大字竟然是由新任湖廣總督張之洞親筆題寫的。日後,由它過渡而來的一個企業,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陽鐵廠。

漢陽鐵廠,系今日重鋼前身。從漢陽鐵廠到重鋼的百年歷程,不僅是一個企業的發展演變史,更是中國鋼鐵工業坎坷前行的縮影和寫照。漢陽鐵廠肇建從西化回歸本土早在1884年,剛剛經歷了抗法大捷的張之洞萌生了開辦鐵廠的想法。戰爭中,他痛切地領受到了法國士兵手持槍炮的殺傷力。在後來呈交朝廷的《籌設煉鐵廠折》中,他向光緒皇帝慷慨陳述了設廠的理由:“今日自強之端,首在開闢利源,杜絕外耗,舉凡武備所資槍炮、軍械、輪船、炮台、火車、電線等項,以及民間日用、農工作之所需,無一不取決於鐵。”1889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鐵廠項目也跟著他移建湖北。湖北鐵政局成立後,張之洞選址漢陽開始建廠,並下令“設法竭力趕辦,務期早成一日,有一日之益”。按照鋼鐵工業建設的一般規律,即使是在歐洲建設像漢陽鐵廠一樣的工廠至少也需3年的時間,然而,漢陽鐵廠從開工到建成,只用了2年零10個月。考慮到當時中國的基礎設施、工業技術水平和該廠的規模與技術要求,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奇蹟。

漢陽鐵廠的設備和技術均源自歐洲,由於起點較高,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過10年左右。然而,早期的漢陽鐵廠,無論是勘察設計,還是生產建設,都是在外籍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指導、參與下進行的。在張之洞官辦時期,漢陽鐵廠聘英國人賀伯生為總監工,英國人詹森為製圖師,以後為比利時人白乃富,後又聘請德國人德培,各廠礦也聘有外籍工程師和工匠。在盛宣懷官督商辦時期,漢陽鐵廠仍大量聘請外國工匠。

1905年漢陽鐵廠改造時,聘盧森堡人呂柏為總工程師。在其介紹下,先後有17名盧森堡人在1906至1911年間加入漢陽鐵廠改造。總工程師一職更是長期由外籍人員獨占。1902年到1918年間,漢陽鐵廠先後出資選送了一批有志於從事鋼鐵冶金事業的學生到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的知名大學學習專業知識。這些人學成回國後,逐漸成長為漢陽鐵廠的技術骨幹,許多人在各廠礦擔任要職。其中還產生了漢陽鐵廠歷史上的首位華人工程師,編制刊行了中國最早的鋼軌標準。

漢陽鐵廠雖然是當時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廠,有“20世紀雄廠”之稱,但在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注定只能是身不逢時、命運多舛。

1924年,漢陽鐵廠幾經波折後停產,配套礦山落入日本人之手,成為日本制鐵所的原料輸出基地。

鐵血西遷艱難中的輝煌 

1937年,國民政府軍政部以“前方抗戰需要,自行鑄造鋼件甚急……亟需借用漢陽鐵廠”為名接收了漢陽鐵廠,計畫重新開爐煉鋼以供軍用。1938年2月7日,由於重鎮武漢也朝不保夕,蔣介石頒發手令:“漢陽鋼鐵廠應擇要遷移,並限3月底遷移完畢為要!”1938年3月1日,鋼鐵廠遷建委員會正式組建,招攬流散在湖北、湖南、上海、香港等地的工程技術人員200多名,在武漢、宜昌、重慶等地同時開展設備拆卸、物資轉運、新廠選址和建設工作。拆卸工作從1938年3月開始。工作人員冒著日機的轟炸,隨炸隨修,日夜不停,一直堅持到武漢撤守。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裡,共從漢陽鐵廠等處拆卸設備器材5.68萬噸,占到整個西遷物資的半壁之重。與拆卸相比,轉運工作更顯艱難。鋼遷會先後徵集僱傭了2艘炮艦、11艘海輪、27艘江輪、4艘鐵駁船、17艘拖輪、218隻木駁船、7000隻柏木船。設備物資先由武漢西運,到宜昌後,換乘能走三峽的大馬力輪船轉載運川。在運輸極為困難的川江航段,鋼遷會採用分節轉運之方式,通過在三斗坪、廟河、巴東、巫山、奉節、萬縣、涪陵、九龍坡等處設轉運站,躲轟炸,斗險灘,然後將物資運送到大渡口。該項工作從1938年6月開始,持續了1年零6個月,除被空襲炸毀2745噸物資外,其餘均安全運抵。途中,23名工人被炸死,58人受傷。鋼遷會自己僱傭的148艘木船有124艘安全抵達,兵工署劃撥的228艘木船僅有67艘安全抵達。後來,親歷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陽初說:這是中國實業史上的‘敦刻爾克’,在中外戰爭史上,這樣的撤退僅此一例。”在組織設備轉運的同時,鋼遷會以重慶大渡口為廠址建設新廠。各項工程均由中國技術人員設計,到1942年各項工程陸續建成後,鋼遷會擁有綦江、南桐兩大煤鐵礦基地和專用的鐵路與水上運輸系統,雲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鋼鐵工業精英,鼎盛時期有員工15699人,鋼鐵產量一度占到抗戰大後方鋼鐵總量的90%,除提供鋼材供各兵工廠製造武器外,還試製、製造過飛機炸彈、迫擊炮彈、德式磁質地雷、避彈鋼板和卡賓槍用鋼料等半成品武器,是抗戰時期後方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被讚譽為“國之楨幹”。 

1949年新舊交替的抉擇時刻

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為了爭取抗戰的勝利,我們日夜地工作著,生產軍火。任何艱難的生活,我們都咬著牙忍受過來了,只希望勝利後過無憂衣食的日子。事實卻不然,抗戰雖然勝利了,我們的生活卻一天天比勝利以前更痛苦。”這是1946年鋼遷會工人在一封致全國各界的控訴書中的內容。 

 1946年3月23日,鋼遷會職工舉行了反飢餓、反壓迫的大罷工,卻遭到了廠方的殘酷鎮壓。1名工人被當場打死,此外還有8人重傷,多人輕傷或失蹤,21名工人被強行資遣。血的教訓擦亮了職工的眼睛,也激勵和鼓舞了職工的護廠鬥志。

重慶解放前夕,鋼遷會已改稱二十九兵工廠。國民黨在100噸爐、交流發電所等重要位置安放了10多噸“TNT”黃色炸藥,陰謀破壞工廠,並狂妄地叫囂“讓解放軍10年也恢復不了生產。”

在愛國廠長王懷琛等人的組織下,職工們組成護廠隊,與國民黨軍警機智周旋。1949年11月30日凌晨,為了保護工廠,地下黨員劉家彝、副工程師簡國治等護廠積極分子排成長龍,用繩索和扁擔等簡陋工具把一箱箱炸藥搶運到離廠房較遠的空地上。就在炸藥還剩下三分之一時,由於引信啟爆,簡國治、劉家彝、古傳賢等17人當場壯烈殉職。烈士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下來兩台水管式鍋爐,在二十九兵工廠後來恢復生產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南有重鋼廢墟上崛起的鋼鐵力量 

 1949年12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軍代表陸鳳翔接管二十九兵工廠,隨後組建了黨支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廠職工日夜奮戰修復機器和廠房。到1950年4月15日,除了百噸高爐還在修理外,二十九兵工廠各廠主要設備均已全面復工生產。 

 1950年5月10日,重鋼工程師潘繼慶、金石聲、鄒承祖等人依據英制資料,以6400匹馬力蒸汽機為動力機,利用1938年從漢陽鐵廠遷來的800毫米軋機,在加工修補的舊輥上,用自煉的小鋼錠,試製軋出85磅每碼重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成功軋制出的第一根鋼軌。

1950年夏,毛澤東主席批准了鄧小平政委簽報的,由二十九兵工廠自己研製生產鋼軌修築成渝鐵路的方案。1952年初,重鋼承擔了軋製成渝鐵路所需全部鋼軌的任務,同年5月19日,成渝鐵路全線505公里所需重軌的軋制任務提前11天超額完成。為此,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派代表專程來廠頒發一等獎獎狀,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重工業部頒發的第一張獎狀。朱宣鹹作品《煉鋼爐前》,1956年作
除此以外,由重鋼自行設計、生產的重軌,支撐了內昆鐵路、天成鐵路、蘭新鐵路等國內十幾條鐵路的建設;重鋼人節衣縮食為抗美援朝捐獻“一零一號飛機”,支援了瀘定橋建設和西藏解放;重鋼的產品支援了武漢長江大橋、重慶大禮堂、重慶發電廠等重大建設;重鋼的優質鋼材運往全國20多個省市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用於生產和生活,為包括日本、朝鮮在內的國家培養了許多技術人才;向全國100多個單位輸送了8000多名領導人才和技術骨幹,在業界享有“北有鞍鋼,南有重鋼”的美譽。在對重鋼的文化藝術表現方面,中國畫畫家、木刻版畫家、漫畫家與美術活動家朱宣鹹於20世紀50年代在重鋼(一零一廠)深入體驗生活後、創作的“煉鋼爐前”等作品,成為了目前留下的直接來源於當時歷史背景下、真實生動記錄了重鋼的珍貴美術圖像文獻。

自銷鋼材絕處逢生的改革序曲

1978年10月,四川省率先在全國開展擴大企業自主權改革,允許企業在國家計畫之外自主安排生產,可以採購所需物資,多渠道銷售自己的產品,在企業增收時可以提取不同比例的利潤留成自行支配。重鋼成為首批6家試點國企之一,拉開了國有企業改革的序幕。1979年的重鋼面臨著十分困難的生產經營局面。曾任重鋼副經理的王宇光後來回憶說:“我們上半年的經濟狀況越來越不好,到了6月份幾乎周轉不動了,流動資金的占用高達2億多元。因欠銀行貸款,每天須付5000元以上的罰金;對銀行超定額貸款,每天須付5000元以上的利息。上半年雖然贏利2456萬元,但只上繳了724萬元。全公司上下都很著急。這時下半年的排產訂貨已經開始,大家都寄希望於這次會議。哪知我們的中板是長線,有3萬多噸訂不出去,墊板有2萬噸訂不出去,加上增產資源共有10多萬噸鋼材沒有銷路,真是‘上水船又遇頂頭風’。”重鋼充分運用擴大後的企業自主權,大膽突破“鋼材是國家統配物資,不能進入市場交易”的思想禁區,成為全國第一家自銷鋼材的企業。自銷鋼材使重鋼當年就獲利1788萬元,占到全年利潤32.9%。同時,重鋼根據國家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有關規定,將增產部分鋼材銷售國外,與香港維新貿易公司簽訂了對外貿易簽訂的第一個契約。1980年4月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重鋼副經理王宇光的署名文章《自銷權——一味救活重鋼經濟的良藥》,對重鋼投石問路的自銷權改革進行了肯定和宣傳。重鋼投石問路的自銷行為及實際效果,引起了鋼鐵企業以及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國有企業紛紛走向市場,使企業的適應性大大增強。

兼併特鋼國企改革中的攻堅戰

1994年,國務院批准重鋼為全國首批100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重鋼人解放思想,在主輔分離改革、股份制改造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引起了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此時,兼併重特成了橫在重鋼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難題。

重慶特殊鋼公司(簡稱重特)誕生於國難深重的1934年,被稱為“西南一切工業之母”。但由於經營不善,到1999年6月底,資產負債率高達143%,陷入破產絕境。為了幫助重特走出困境,李鵬、朱鎔基、吳邦國、溫家寶等領導同志先後作了20多次重要批示,調配資源積極救助,但由於種種原因,重特始終問題如山、積重難返。

然而,重鋼此時也是泥菩薩過江,自顧不暇。從1994年開始,國內鋼材市場風雲突變,重鋼的發展每況愈下,到1999年,已是連續6年虧損。讓一個虧損2.37億元的國有冶金企業去兼併另一個虧損3.59億元的國有冶金企業,其中的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2000年1月10日,重鋼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五管齊下”(兼併重特、債轉股、清產核算、國債貼息技改、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對重特實施了兼併。

2000年9月30日,經過全司職工的共同努力,重鋼提前三個月實現整體扭虧為盈。到2000年年底,重鋼贏利總額達到1500萬元,實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國企三年脫困”的目標。

由於重特的歷史債務問題對重鋼正常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003年,重慶市政府通過采取償還重特職工欠款,重特依法破產和妥善分流安置重特職工等措施,解決了重特問題,為重鋼奠定了重新崛起的基礎。 

關懷指導重鋼不斷超越的加速器
重鋼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親切關懷,中國共產黨的三代領導核心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都在重鋼留下了視察的足跡。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賀龍、陳雲、李富春、薄一波等也曾先後到重鋼視察指導工作。重慶市委、市政府歷屆領導班子也積極為重鋼的發展謀篇布局,導航定向。重鋼的發展,也浸透著冶金部歷屆領導和國內鋼鐵工業專家的智慧和汗水,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與進步。1986年4月3日,冶金工業部部長戚元靖來重鋼考察,評價“重鋼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搞得不錯”,並要求冶金部對重鋼2450軋機改造的典型經驗進行推廣。1997年3月24日,冶金部在重鋼召開煉鋼連鑄工作會,對重鋼在全國率先淘汰平爐、大力發展煉鋼連鑄工藝給予高度評價。同年11月4日,又在重鋼召開全國冶金企業“主輔分離、減員增效、實施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冶金部部長劉淇作了《認真學習貫徹十五大精神把冶金企業“主輔分離、減員增效、實施再就業”推向深入》的報告,再次對重鋼經驗給予肯定。2004年8月18日,中國金屬協會理事長、原冶金部副部長翁宇慶考察重鋼,欣然為重鋼中板廠題詞:“祝重鋼中板廠保持全國第一板的光榮傳統。”2010年6月24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到重鋼長壽新區調研時指出:“2010年中國鋼鐵工業的重點在重鋼的長壽新區。”……在重鋼發展的過程中,殷瑞鈺、吳溪淳、翁宇慶、吳建常、羅冰生等冶金行業的領導和專家也積極建言,激勵重鋼人勇當尖兵、勇挑重擔,為百年重鋼再創輝煌和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企業文化

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價值觀 務實為根職工為本
企業宗旨 報效祖國發展自我
重鋼精神 “三峰”無限攀登不止
重鋼形象 鋼鐵品質表里如一
治企方針 依法治企從嚴管企勤儉辦企科技興企人才強企

盤點重慶企業100強

重慶市作為一個西部直轄市,實力強盛,企業自然也不會少,本任務是為了盤點重慶市好的企業。
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重鐵物流有限公司
重慶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對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五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
重慶中渝物業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大川控股有限公司
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
雙贏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德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市中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
重慶遠海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工具機有限責任公司
北城致遠集團
重慶耐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市鹽業有限公司
重慶市新大興實業有限公司
重慶烏江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天聖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渝發建設有限公司
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
重慶國美電器有限公司
國際複合材料大渡口分公司
重慶市博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慶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
重慶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市錦天地產有限公司
重慶望江工業有限公司
重慶跨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市揚子江物流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渝寧蘇寧電器有限公司
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
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
重慶一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重慶市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小天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重慶銀翔機車集團有限公司
鴻富錦精密電子(重慶)有限公司
重慶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中汽西南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中鐵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交通運輸控股有限公司
重慶科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華輕商業公司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華宇物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市涪陵水利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南鋁業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市惠普生態農業技術有限公司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中科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菸草總公司重慶市公司
重慶大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
渝惠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鐵馬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
重慶市金科實業有限公司
重慶華南物資有限公司
西南兵器工業公司
重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藥友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隆鑫控股有限公司
重慶科瑞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百事達汽車有限公司
重慶菸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商社有限公司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紅宇精密工業有限責公司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公司
重慶市電力公司
重慶濰柴發動機廠
重慶啤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建設機車股份有限公司
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