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府

地處重慶市南部。 明太祖洪武4年(1371年),明滅夏,置重慶府。 明清均府治巴(在今重慶市渝中區)。

地處重慶市南部。南宋孝宗淳熙16年(1189年),光宗趙享封為恭王,以藩王受禪登帝位,自是“雙重喜慶”,將恭州升為重慶府,重慶因此得名。元代,四川行中書省領重慶路等9路,省下設四道宣慰司,四川南道宣慰司駐重慶;順帝至正10年(1357年),明玉珍入蜀,攻占重慶,分兵奪取四川各地,16年(1363年),明玉珍稱帝,定重慶為都,國號夏。明太祖洪武4年(1371年),明滅夏,置重慶府。
明清均府治巴(在今重慶市渝中區)。清末管轄巴(縣治在今重慶市渝中區)、江津(縣治在今重慶市江津區)、長壽(縣治在今重慶市長壽區)、永川(縣治在今重慶市永川區)、榮昌(今重慶市榮昌縣)、綦江(今重慶市綦江縣)、南川(縣治在今重慶市南川區)、銅梁(今重慶市銅梁縣)、大足(今重慶市大足縣)、璧山(今重慶市璧山縣)、定遠(縣治在今四川省武勝縣城區)共11縣;合(州治在今重慶市合川區)、涪(州治在今重慶市涪陵區)共2散州;江北(廳治在今重慶市渝北區)1散廳。
1913年廢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