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行[杜甫詩作]

”《注》:“冥冥,草木茂盛也。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

《醉歌行》原文

醉歌行
杜甫
陸機二十作文賦,汝更小年能綴文
總角草書又神速,世上兒子徒紛紛。
驊騮作駒已汗血,鷙鳥舉翮連青雲。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門期第一。
舊穿楊葉真自知,暫蹶霜蹄未為失。
偶然擢秀非難取,會是排風有毛質
汝身已見唾成珠,汝伯何由發如漆。
春光澹沱秦東亭,渚蒲牙白水荇青。
風吹客衣日杲杲,樹攪離思花冥冥。
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
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

作品注釋

原註:別從侄勤落第歸。
勤,郭本作勸。【鶴注】據史:十三載秋八月,上御勤政樓,試四科制舉人。前此十二載秋七月,詔天下舉人,不得鄉貢,須補國子學生,然後貢舉。詩云“春光淡盪秦東亭”,當是天寶十四載春,在長安作。
陸機二十作《文賦》①,汝更少年能綴文②。總角草書又神速③,世上兒子徒紛紛④。驊騮作駒已汗血⑤,鷙鳥舉翮連青雲⑥。詞源倒流三峽水⑦,筆陣獨掃千人軍⑧。
(先贊勤才美。上二稱文章,次二稱書法。驊駒鷙翮,言少負奇氣。倒三峽,謂文勢浩瀚。掃千軍,謂草字縱橫。)
①臧榮緒《晉書》:陸機少襲父兵為牙門將軍,年二十而吳滅。退臨舊里,與弟雲勤學。機妙解情理,心識文體,故作《文賦。》②《漢書贊》:自孔子之後,綴文之士眾矣。③《詩》:“總角■兮。”《三十國春秋》:封秀,總角知名。後漢張芝好草書,見二卷。趙曰:草書以遲為功,所謂“匆匆不及草書”是也,以速為神,所謂“一筆變化書”是也。④《莊子》:“兒子動不知所為。”鮑照詩:“紛紛徒滿目。”⑤驊騮,周穆王八駿之一。駒,小馬。汗血,見二卷。⑥孔融《薦禰衡表》:“得凡鳥百,不如得鷙鳥一。”《楚辭》:“冠青雲之崔嵬。”⑦《隋·藝文傳》:“筆有餘力,詞無竭源。”《海賦》:“吹澇則百川倒流。”梁元帝《檄侯景》:“按劍而叱,江水為之倒流。”《益州記》:明月峽、巫山峽、廣濟峽,謂之三峽。⑧《法書》: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紙者陣也,筆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硯者城池也,本領者將軍也,心意者副將也。”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門期第一①。舊穿楊葉真自知②,暫蹷霜蹄未為失③。偶然擢秀非難取④,會是排風有毛質⑤。汝身已見唾成珠⑥,汝伯何由發如漆⑦。
(次慰勤下第。上是敘平日,此乃敘其臨試。穿楊,言命中之技。蹶蹄,應驊騮,惜其不遇也。擢秀,言識拔有時。排風,應鷙鳥,望其終達也。唾成珠,矢口成章。發如漆,青年莫返矣。)①姜宸英曰:西漢歲課士,有對策、射策。顏師古註:“射策者,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取而擇之,以知優劣。對策者,顯問以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詞定高下也。”按:董仲舒以對策為江都相,蕭望之以射策甲科為郎,是矣。後漢劉淑,五府辟不就,帝令輿詣京師,不得已而對策第一。射策之射,音石,見《文心雕龍》,注詳二十五卷。②《戰國策》:楚有養由基者,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③《聖主得賢臣頌》:“過都越國,蹷如歷塊。”霜蹄,見前。④《晉書·文苑傳》:“擢秀士林。”⑤鮑照《與妹書》:“浴雨排風,吹澇弄翮。”《舞鶴賦》:“煙交霧凝,若無毛質。”⑥《莊子》:“子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趙壹詩:“咳唾自成珠。”⑦《陳書》:張麗華,髮長七尺,鬢黑如漆,光澤可鑑。
春光潭沱秦東亭①,渚蒲牙白水荇青②。風吹客衣日杲杲③,樹攪離思花冥冥④。酒盡沙頭雙玉瓶⑤,眾賓皆醉我獨醒⑥。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⑦。
(末敘別時景事,情溢言表。東亭餞別,蒲荇方新,客衣離思,勤將去矣。皆醉獨醒,公不忍別也。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富嘉謨《明水篇》:“陽春二月朝始嗽,春光潭沱度於門。”《江賦》:“隨風猗萎,與波潭沱。”何氏曰:潭沱,即淡盪也。《選注》:潭沱,逐波動貌。今從何說。何氏曰:秦東亭,京城門外送別,多於此處。②梁簡文帝詩:“諸蒲變新節。”《詩》:“參差荇菜。”③庾信賦:“山月沒,客衣單。”《詩》:“杲杲日出。”④陳子高詩:“花片攪春心。”《楚辭》:“深林沓以冥冥。”《注》:“冥冥,草木茂盛也。”潘岳詩:“何以敘離思。”⑤庾信《春賦》:“沙頭渡水人。”⑥《晉書·徐逸傳》:”眾賓沉湎引滿。”屈原《漁父篇》:“眾人皆醉我獨醒。”⑦鮑照詩:“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古詩:“泣涕零如雨。”何氏曰:在鼻曰涕,在眼曰淚。吞聲,聲哽咽也。躑躅,行不進貌。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年),漢族,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初唐有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他在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到了長安,後又去應考科舉,因李林甫把權弄奸,杜甫和全體應考者都落了第,故終生未成進士。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閒。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鍊字鍊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悽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複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作者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遊齊趙。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訊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採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對後世的影響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杜甫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鍊字鍊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〇。
杜甫雖然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就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乾雲。

張旭的《醉歌行》

醉歌行
張旭
金甌瀲灩傾歡伯,雙手擎來兩眸白。延頸長舒似玉虹,咽吞猶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敵飲都無兩三客。蟠桃爛熟堆珊瑚,瓊液濃斟浮虎珀
流霞暢飲數百杯,肌膚潤澤腮微赤。天地聞知酒量洪,勸令受賜三千石。
飛仙勸我不記數,酩酊神清爽筋骨。東君命我賦新詩,笑指三山詠標格。
信筆揮成五百言,不覺尊前墮巾幘。宴罷昏迷不記歸,乘驚誤入雲光宅。
仙童扶下紫雲來,不辨東西與南北。一飲千鍾百首詩,草書亂散縱橫劉。
作者簡介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 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於自己的書法中。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經歷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詩被稱作“詩史”。
杜甫與杜牧是遠房宗親,同為晉朝滅孫吳的大將杜預之後裔(杜甫為杜預二十世孫)。杜甫的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曾祖父杜依藝曾任鞏令一職。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官至膳部員外郎且有自己的自傳。父親杜閒有奉天令一職。青年時期,杜甫曾遊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並兩次會見李白,共同談論詩,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安祿山與史思明)爆發後,他流亡顛沛,竟被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kuí)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死後,按其遺願.,和其祖父同歸葬在洛陽市東約23公里的偃師縣杜樓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