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應烈

鄧應烈,男,外語奇才,能口譯、筆譯多種語言。

基本信息

簡介

說鄧應烈是外語奇才,一點也不過分:他能口譯、筆譯多種語言。能夠口譯、筆譯的語種有:英語、俄語、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能夠筆譯的語種有: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塞爾維亞語、荷蘭語、芬蘭語、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西亞語、阿拉伯語、泰語、土耳其語、世界語等。此外,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維吾爾、藏、蒙、壯、哈薩克等民族語言也能筆譯。他還會說廣州話、潮州話、客家話、閩南話、上海話等七八種方言。 
對於中外語言的鑽研,鄧應烈已是如痴如迷。在珠海電台接送職工的上下班車上,同事經常可以看到,鄧應烈手上拿著一本外語詞典,口中讀念單詞;車上的同事談天說地,對鄧應烈來說,絲毫沒有干擾,他依然看著書,口中念個不停;偶爾有人向他打聲招呼,鄧應烈也只是應付一聲,又埋頭看書。鄧應烈,曾是湖北“高考狀元” ,他愛鑽研中外語言,是從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過去叫北京廣播電台)的外語廣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地方廣播電台的少數民族語言廣播開始的。

人生經歷

1963年,在武漢市讀高中的鄧應烈,在收聽朝鮮中央廣播電台的朝鮮語廣播時,發現朝鮮語許多單詞的發音都與鄧應烈家鄉的客家話相似或相同。他感興趣了。從此,他對外語的愛好和鑽研一發不可收。在中學時代,他也非常注重外語的學習。國中他在俄語班學習,但他也在自學英語。到了高中,他轉到英語班學習英語,並能跟上高中進度,取得好成績。1966年,鄧應烈高中畢業,由於“文革”開始,“上山下鄉”掀起高潮,鄧應烈也只能從大城市下放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鄉下,鄧應烈在勞動之餘繼續收聽被一般人誤認為“敵台”的中國對外廣播,鑽研外語的興趣絲毫不減。長期的外語學習,使他摸索出一套較快學會聽、說外語的方法。只要是到了北京、武漢、廣州這樣的大城市或在國外,他都很少光顧風景名勝,而是去“泡”圖書館,閱覽外文書籍。 
1977年10月,我國恢復高考。已是而立之年的鄧應烈,當然不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在考外語時,他用英、俄、日、朝(韓)、越語答外文試卷,取得優異成績,包括其他各科成績,成為湖北省的“狀元”,在全省引起轟動,武漢各報都發了新聞。1982年,鄧應烈從武漢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湖北情報所工作。1987年,鄧應烈由國家派遣,作為訪問學者在義大利進行計算機情報檢索的學習和研究,回國後為我國的機檢系統、廣播事業的計算機套用及外語播音而努力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