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演員陣容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向西 | 段奕宏 | 豹子 |
何建忠 | 倪大紅 | 藏獒 |
楊曉明 | 吳京 | 羊倌,自稱 大俠 |
韓朝東 | 張立 | 氂牛 |
麥高 | 吳鎮宇 | 國際殺手 |
阿諾 | 余男 | 跟隨麥高的女殺手,麥高師父之孫女 |
張寧 | 夏雨 | 受人僱傭的殺手,悲情角色 |
孫靜 | 楊采妮 | 張寧的女朋友 |
歸國女人 | 馬蘇 | 神秘的“流浪女” |
老白蛋 | 何鐵紅 | ---- |
神秘人 | 謝君豪 | 僱傭張寧殺人卻被拍下的人 |
中年胖男人 | 張一白 | 片頭被張寧射殺的人 |
孫靜舅舅 | 王雙寶 | ---- |
所長 | 馬國偉 | ---- |
民警 | 遲強 | ---- |
阿爾斯楞 | 張立東 | ---- |
老闆娘 | 陳虹霏 | ---- |
窈窕女子 | 馬梓涵 | ---- |
男朋友 | 大斌子 | ---- |
搖滾青年 | 王偉;李北嶽 | ---- |
歸國男人 | 倮倮 | ---- |
壯漢 | 李鵬;王虎成 | ---- |
職員表
- ▪出品人:張欣;王中軍;魏永剛;徐佳暄;傅斌星;劉濤;李振宇;劉詩來
- ▪製作人:鄭欣;王中磊;關雅荻;徐佳暄
- ▪導演:高群書
- ▪副導演(助理):張利東
- ▪編劇:高群書;劉強
- ▪攝影:杜傑
- ▪配樂:安棟
- ▪剪輯:老高
- ▪道具:張偉傑;鄧明琳
- ▪美術設計:肖海航
- ▪動作指導:李忠志
- ▪服裝設計:陳虹霏
- ▪視覺特效:胡璇
- ▪燈光:王春枝
- ▪錄音:劉林宗
- ▪場記:趙婕;李維寧;鄧維波
- ▪布景師:王根生;王永強
- ▪監製:高群書
創作背景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這是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的上闕,講的是紅軍長征時婁山關大捷,那段歷史發生在西南的土地上,因為毛澤東的詩詞,被人們記住了,不至於忘卻。70年前的西北,同樣有一段西風慘烈的歷史,卻很少人提及,似乎早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偶爾有人撣去上面的灰塵,一段如歌如泣的歷史赫然眼前,有的時候紀念,僅僅是為了不要忘卻。70年前,紅軍長徵結束,三大主力會師會寧,可形勢依然嚴峻,為了打通國際路線,一支21800餘人的紅軍隊伍渡過黃河開始“寧夏戰役”的作戰,歷時4個多月的艱苦戰鬥,國際國內的種種原因導致這支史稱“西路軍”的部隊兵敗祁連,僅餘3000餘人。
《西風烈》就從西路軍退入祁連山開始。在此片之前,我從未想過要拍攝一部軍事題材的電影,因為離自己的生活太遠,有些力不從心,害怕最後事倍功半,更何況是一部70年前紅軍的片子,可從蒐集資料,劇本創作開始,隨著歷史的輪廓漸漸清晰,一種前所未有的強烈的無法抑止的創作衝動催促著我,此片一定要拍,而且一定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從劇本創作開始,我和編劇便明晰了創作初衷,劇本不能體現出創作者的主觀情緒,一切以客觀為主,從真實出發,人物塑造要有話就說,無法不說,我對編劇說,如果能在劇本中抹去編劇的痕跡,使整個劇本自然通透,一氣呵成,那么未來的影片便以成功了一半,劇本在改了幾稿之後略見雛形,我從內心也漸漸的明晰了,未來影片的基本輪廓也已成型。為了增加這段歷史的大方向感,劇本設立了毛澤東和蔣介石兩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一切以事實出發,包括毛澤東的電文,蔣介石適時身患牙疾等;為了加強這段歷史的真實感,劇本以左支隊的幾個小戰士為主要人物,去除了前幾稿中西路軍中徐向前,李先念等真實的歷史人物,以小戰士的真實遭遇再現當年的那一段歷史;為了應證影片事件的可信度,影片中間穿插兩位健在的左支隊紅軍老戰士的訪談,這兩人也就是影片中二娃子與肖立清的原型。

有一句話說,越靠近歷史,我就越感到渾身戰慄,這種體會在劇本的創作過程我便經歷了數次:當婦女團的女戰士們揮舞著大刀沖向馬家軍騎兵的時候;當二娃子看到戰友們因為被出賣一個個倒在敵人槍口下的時候;當戰士甲看到死戰場的時候;當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被敵人炮轟的時候;當二娃子拿著軍旗一步步走向飄著紅旗的星星峽的時候。而在拍攝的過程中,這種戰慄的感覺越來越多次的侵襲著我,因為拍攝本身就是再現歷史的一個過程,當時的紅軍戰士大都在20歲上下,像熊厚發這樣的師指揮員也僅有23歲,這樣一群年輕的靈魂和肉體在祁連山里遭受著惡劣的自然條件和馬家軍敵人的雙重考驗,即便是如此,這些紅軍戰士們依然表現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給演員說戲的時候,我告訴這些在蜜罐里長大的“小皇帝”們,你們的心中一定要記住一條信念--“活下去!”。可喜的是,隨著影片的拍攝,這些小演員們的狀態越來越好,也許是艱苦的拍攝迫使他們不得不更貼近人物。最初的幾天,我一直認為人物的累是演出來的,不真實,要想到,這支隊伍在長征之後就馬不停蹄的上路了,隨即又打了4個月幾百次大小戰鬥,尤其是在突圍進祁連山前連續在倪家營子作戰40餘天,不能合眼,我認為此時真實的紅軍戰士們就是靠著“活下去”這個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欲望支撐著,所有的累和痛都應該是木然的,而一開始演員顯而易見的表演痕跡也著實讓我擔心,隨後的幾天,演員們也許是真累了,也許是更加理解人物了,不論是語言,眼神還是肢體都有了我要的“木”的反應,機械的前進,休息。
當然,作為一個影視作作品,人物的情緒是要有變化的。可是此片我的要求是,不哭不鬧,不喊不叫,無論是婦女團的絕決,還是二娃子親眼看見戰友被害,抑或是戰士丙突然犧牲和戰士乙的英勇赴死,就算是劉姐被誤殺,我也要求演員情緒的克制,歷經長征和寧夏戰役的紅軍戰士們都生死早已麻木了,這些已經不能觸動他們的神經了。其中,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二娃子遇見自己的首長熊厚發的時候,在說到自己所在的團已經在梨園口一役全軍覆沒,僅存的只有他和一面軍旗時還是落下了壯士淚,我認為此處人物的情緒宣洩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人物的情緒壓抑的久了,你就得給他一個釋放,就像但凡水庫,就有泄洪口,這樣得泄洪口還有兩處。一處是在戰士甲單獨留下,隨即傳來得一聲槍響,戰士甲是一個戰爭環境中個人精神崩潰的個例,從遭遇敵人時的死裡逃生,到夜晚看見紅軍的死戰場,再到誤殺劉姐,一步步將年輕的戰士甲推倒了崩潰的邊緣,那一聲槍響對戰士甲是個解脫,對觀眾也是一個解脫。一處就是在二娃子到達星星峽時,兩面紅旗的交相輝映對於二娃子這幾十天經歷的種種也是一處必要的宣洩。而全片的泄洪口則是在結尾,影片一直在真實而客觀的展現死亡,創作者和觀眾的情緒也都堆積到了一個臨界點上,也就是一個氣球,一直吹,總是要吹爆的,吹爆之後也就歸於平靜了。於是我選擇了,把影片拉回現實時空,拉回到經歷了這一段精神苦旅的攝製組成員身上,而攝製組的車裡則飄蕩著《情深意長》這首歌,車外,天色漸暗,已是傍晚時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憶秦娥?婁山關》的下闕。毛澤東的詩詞提醒著你我,為了不忘卻,我們必須紀念。最後,謹以影片《西風烈》獻給所有的西路軍的將士們!
角色介紹
“氂牛”韓冬冬(張立飾)
造型:皮膚黝黑,線帽,羊皮大襖,西北大漢形象。
特點:就是這樣一個冷冰凍的工具,一擊致命。不願多想,只願多乾。一頓吃十碗米飯或二十個安多羊肉包子。
絕技:力大無比,無招,只有一雙憤怒的鐵拳和鋼鐵一樣的軀體,意志;誰要挨上他的拳頭,簡直生不如死。曾經把翻倒的汽車,推起來。
“羊倌”楊曉明(吳京飾)
造型:全身黑色為主,夾克加褲子,腳上套軍靴,酷感十足。
特點:最不起眼的一個,貌似趕羊的,但卻最具神技,靈巧如羚羊,擅奔跑,攀援,身輕如燕,躥房越脊。少年即出家少林寺,成武林高手,後苦練車技,終成飛車王。
絕技:少林拳;飛車。
“豹子”向西(段奕宏飾)
造型:粗獷。黑色襯衣,外套深咖啡色皮衣,軍綠色的褲子。
特點:荒原上的一隻病豹。始終把自己置於飢餓狀態,慵懶的蜷伏在亂石蔭中,但哪怕是一隻蜥蜴的蠕動,都會突然驚起,迅即眼神變得鋒利如劍。他天生善於等待和追逐,然後就是捕捉。冷靜而機警,擅長跆拳道,擅長奔跑,飛檐走壁如覆平地。
絕技:跆拳道;製造炸藥,拆彈專家;野外生存;精通各種武器,尤擅手槍。
“藏獒”何健中(倪大紅飾)
造型:皮質的牛仔帽下,眼神犀利。
特點:粗糲,兇狠,直接,縝密,絕不拖泥帶水。當他的眼神聚向你時,你的死期就到了。他的攻擊於剎那間啟動。沒有比他拔槍更快的了。
絕技:神槍手;業餘風水專家,熟知地理,及荒原上的各種獸類。
“國際殺手”麥高(吳鎮宇飾)
職業殺手,專職追殺張寧。充滿憂傷,長發飄飄,眼中絲毫沒有殺氣。他從美國德克薩斯州來到中國西部荒漠。
“女殺手”阿諾(余男飾)
麥高兄弟之女,協助麥高追殺張寧。皮膚黝黑、髮型凌亂。阿諾有潔癖,背一個吉他,一副無辜爛漫狀,像古龍小說里美艷絕倫心如蛇蠍的女殺手,殺人像玩遊戲。
夏雨(張寧飾)
是一名香港黑拳手,為了向女友孫靜證明自己,受僱在香港殺人,案發後與女友踏上了逃亡之路。
孫靜(楊采妮飾)
張寧女友,與張寧亡命天涯。
影片看點
誰是真正的西部片

事實上除《西風烈》之外的另三部電影只是與“西部”這一極端特殊的戲劇環境掛鈎而已,並不能算是純粹的西部動作片。《三槍》是瘋狂喜劇+驚悚懸疑,《無人區》從某種程度上依舊延續了寧浩的黑色幽默和多線敘事風格,《讓子彈飛》甚至更像野史傳奇而非西部對決。只有《西風烈》無論從片名還是故事及角色都嚴格遵循了好萊塢傳統西部片的規律,警察、殺手、逃犯,各方勢力追逐殺戮,正邪雙方及亦正亦邪者都在命運的沙場上各展絕學、捨生忘死。所以該片的宣傳方稱其為“華語首部西部動作巨製”尚不算言過其實。高群書說無論是好萊塢早期的西部片大導演約翰·福特的電影,還是後來的大師萊昂內的經典作品,直至科恩兄弟的西部片都對他影響深遠,他就是要拍一部這種傳統的、純粹的、精良的好看之作。他告訴本報記者,“我曾說自己是中國最好的商業片導演,不是之一,也不是開玩笑,但不是因為我有多牛,而是因為我尊重商業片規律。我從1988年就開始拍商業片,沒人比我的歷史長,雖然拍的是電視劇,但我一直覺得一個導演能把電視劇拍好了才是最牛的,把電影拍好了是你應該的。比如說三千萬的投資,你拍一部電影也就是兩集半電視劇的量,但拍電視劇的話足夠拍50集了,你要是再拍不好電影,你就該去跳樓。”
高群書的傷感氣質與不屈情懷
高群書在《風聲》公映時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曾說,他的創作原則就是“叫每個人物都令人心疼”,這句話可能是所有經典作品的制勝秘笈,真能把這句話貫徹到底了,電影便不但好看,而且耐人尋味,令人久久不能忘懷。《西風烈》中的所有角色依然延續了這一創作主旨,“四大名捕”個個性格鮮明、壯懷激烈、身懷絕技、肝膽相照,同時卻又有著各自的悲愴宿命與性格缺憾,甚至極度痛苦。而逃犯則與“名捕”互為映照,只不過是殘酷的命運強行將他們推到了世界盡頭。殺手同樣堅守原則、忠於自我,他們絕不濫殺無辜,高群書為他們寫下了這樣的台詞,“殺人不是目的,我只是有目的地殺人”。從某種意義上看,無論是名捕、殺手抑或警察,其實全是被社會遺棄又或自我放逐的流浪者與抗爭者,這種傷感的氣質與不屈的情懷正是所有經典西部片一脈相承的母題與訴求。高群書尤其喜歡悲傷的調子,他說,“我這人性格分裂,一面是悲觀主義,一面是理想主義”,而這兩個“主義”恰恰正是西部片的命脈,高群書說他來到蒼黃敦煌最大的感受就是類似蘇東坡或辛棄疾晚年詞意里的心境,“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一方面回天無力,一方面卻又充滿了戰鬥的渴望。
蒼涼敦煌,充滿佛意
為了給《西風烈》找到氣質最為貼合的“西部舞台”,高群書走遍了雲南、四川、新疆、青海、寧夏、內蒙,最後選定了猶如“月亮背面”的敦煌一帶。那裡的戈壁既亘古不變,又歷盡歲月的磨鍊。雲南的天池一帶也像另一個星球,但也僅僅是像另一個星球,還是太美了,沒有風化千年的人文痕跡。扮演逃犯的夏雨向記者說,敦煌戈壁上經常能看到路邊白骨,不知道是獸類的,還是人的。高群書更曾聽當地司機說,曾在荒漠裡看到過人的斷臂。烽火台的遺蹟滿眼在望。所以高群書對敦煌的第一印象絕非“春風不度玉門關”,而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句詩是唐代詩人陳陶的組詩《隴西行》第二首中的千古絕句,沒有直寫戰爭帶來的悲慘景象,也沒有渲染家人的悲傷情緒,而是匠心獨運地把“河邊骨”和“春閨夢”聯繫起來,寫閨中妻子不知征人戰死,仍然在夢中想見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詩產生震撼心靈的悲劇力量。
《西風烈》的選景過程同樣充滿了戲劇性甚至命運感。高群書等人每天驅車六七百公里,一度想向汶川一帶駛去,後來因為過於勞累便臨時決定返回北京,沒想到回到北京沒多久,汶川就發生了大地震。後來又想去新疆看景,機票都定好了,新疆卻又發生了7·5事件,再赴青海、寧夏、內蒙看景,直至來到敦煌。他馬上被震撼了,“只有兩個地方令我感覺充滿佛意,一處是西藏,一處就是敦煌。”
速度感極強的西部片
塑造人物、編織情節是高群書的強項,但作為西部動作片,《西風烈》中大量的打戲與追車戲卻是他首次嘗試,高群書坦承自己正在一步步摸索。在他的心目中,《西風烈》應當是一部“速度感極強的西部片”,是一部“嗖嗖嗖”的電影。裡面的動作場景將以實戰為主,既有港式武打的底子,又有新時代好萊塢硬酷電影,如《007皇家賭場》和《諜影重重》的動作風格,同時再將其本土化。高群書不希望為了打而打,“每場打戲都有其功能與邏輯”,就算飛也要飛得合情合理,再比如片中一場殺手與名捕的對手戲,其功能乃是“奪槍”,因為殺手的目的雖然是幹掉逃犯,但背後其實也隱藏著身不由己、不足為外人道的“救人”使命,所以他們不能殺警察,甚至連路人甲乙都不會濫殺無辜,而警察更不能亂開殺戒,所以“奪槍”就成了這場動作大戲的首要功能,甚至變成了情節、豐滿了人物。
影片評價

在《西風烈》以前,想不出中國內地有完全類型的警匪電影,中國觀眾所能接觸到的華語警匪電影還是基本上來自香港,這對於即將進入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中國電影來說,不能不說是個尷尬。而從《風聲》到《西風烈》,高群書所確立的主鏇律與類型化相結合,在主流價值觀體系下放大電影商業元素的創作模式,對於與觀眾需求相背離的現行審查體制下的中國商業電影創作來說是具有破冰意義的。也許《西風烈》放在好萊塢的話僅僅是一部中等投資規模的常規警匪片,但對於習慣了本土化敘事和人物的中國觀眾來說,這裡有更多讓他們感到親切和意會的元素,所以當《西風烈》中出現“史上最牛釘子戶”、拆遷辦和城管大隊等社會符號式的字眼時,我仿佛看到了創作者在銀幕背後媚眼如絲:“這些,你懂的……”這與我們在美國大片中尋找中國元素的欣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西風烈》是高群書對於標準好萊塢商業片模式的一次勇敢的全面嘗試,影片主體全部由動作段落組接而成,而每個動作場面又突出不同的元素,拳腳、飆車、槍戰、爆破……這也是《西風烈》最搶眼的部分,奠定了影片狂飆突擊的剛猛火爆風格。文戲穿插跑位的功能性很強,就是高效率地推進情節和塑造人物。一個追殺與反追殺的故事,《西風烈》的情節並不複雜,於是影片更多地將筆墨用在了刻畫人物上。可以說《西風烈》最難能可貴的是其中八個主要人物全都立住了,通過道具細節或首尾呼應都有個性的充分展示,是內地電影中難得一見的豐滿的群像戲,其中吳鎮宇扮演的殺手麥高讓我想起了高群書當年電視劇《征服》中孫紅雷扮演的劉華強,同樣是將反派做大做強的路數,正邪的較量被推向極致,十分過癮。
《西風烈》用四個與動物相關的綽號來指代四大名捕,並賦予各自不同的技能和特長,這種人物設定是標準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套路,而在人物的辨識度和立體化上,遠超前不久上映的美國影片《敢死隊》。從觀感上來看,《西風烈》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風格的爆米花電影,用強勢的視聽效果來占據觀眾感官,用連續不斷的小高潮來製造保持觀眾持久的興奮點,人物設定走的是美式超級英雄的套路,狂飆突擊的主線情節,以及奇詭險絕的自然環境所營造的末世廢墟氛圍,讓觀眾接受了影片的架空感,那種生死關頭的調侃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對抗方式,都與現實的警察辦案方式離得很遠,這與高群書早期的公安題材影片《千鈞,一發》的寫實風格形成有趣的對比。在美國大片占據中國銀幕的今天,中國的電影應該也必須走出這一步,以滿足觀眾日益趨高的視聽要求,包括前不久的《精武風雲》也是一部本土化的好萊塢模式的爆米花電影,不管是否成功,這種嘗試的勇氣都是值得嘉許的,畢竟是在為中國電影走出一條新路。
曾經有人用“盡皆過火,盡皆癲狂”來形容全盛時期的香港電影,其實《西風烈》是也帶有這樣的過火氣質的,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橋段設計,都顯得用力很猛,這在當下的審美趣味關照下,也許會顯得有點過猶不及,比如幾個動作段落的節奏把握有失精煉,略顯冗長拖沓。而且動作和轉場的剪輯並不精準,過渡不自然,給人跳戲的感覺。也可以看出這是高群書試圖確立風格的一部影片,融入了很多個人趣味,如崔健的音樂,但這畢竟不是一部作者電影,有些東西出現的時機和動機未必恰當,比如吳鎮宇和著《紅旗下的蛋》的歌曲第一次出場,整體的氛圍和節奏都顯得很牽強。另外覺得影片最大的敗筆是音樂,太缺乏想像力了,激昂有餘而肅殺不足,對畫面的烘托作用遠未達到應有的力度。
精彩對白
1、命運是後悔可以改變的嗎?
2、吳鎮宇:二十一世紀,不是殺手的天下了。
3、警察和殺手有條件可講嗎?
4、氂牛:老何,對方是職業殺手。
老何:我是職業警察。
5、吳京:我C他媽的,我他媽就是不服,死也不服。
6、吳鎮宇:殺人不是目的,只不過是有目的的殺人。
7、什麼殺手,混口飯吃。
8、和這樣的雜種,你和他決鬥,你說你值得嗎?
9、段奕宏:你是領導,你們全家都是領導!
10、段奕宏:我可以把開車的權利還給你,但路還要靠你自己走。
11、殺手你記住,我槍膛里最後一顆子.彈一定是孝敬你的。
12、什麼殺手,受過特種訓練的殺手。
13、殺手不用說對不起。
14、人生就是一個驚喜接著一個驚喜
影視原聲
影片作曲:安棟
《無能的力量》作詞、作曲、演唱:崔健
《塵埃》作詞、作曲、演唱:邵夷貝
《混子》作詞、作曲、演唱:崔健
插曲《紅旗下的蛋》作詞、作曲、演唱:崔健
插曲《水缸里的月亮》作詞、作曲、演唱:倮倮
背景音樂
1.《無能的力量》
作詞:崔健
作曲:崔健
演唱:崔健
2.《DUST/塵埃》
作詞:邵夷貝
作曲:邵夷貝
演唱:邵夷貝
3.《混子》
作詞:崔健作曲:崔健
演唱:崔健
4.《紅旗下的蛋》
作詞:崔健作曲:崔健
演唱:崔健
5.《水缸里的月亮》
作詞:倮倮作曲:倮倮
演唱:倮倮
影片票房
高群書導演,段奕宏、吳鎮宇、夏雨、楊采妮、吳京、倪大紅、張立、余男聯袂主演的硬派警匪動作大片《西風烈》於上周四公映以來,以首周末四天2700萬的成績取得上周票房冠軍,也成為持續低迷的電影市場中唯一一抹亮色。據片方透露,《西風烈》的觀眾上座率在同檔期公映影片中領先,在本周依然沒有大片入市的局勢下,《西風烈》的排映場次已從30%的市場占有率提到高40%,全國院線紛紛期待這部國產商業大片繼續“救市”。
雖然《西風烈》的票房一枝獨秀,且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形成“刺激”,但仍未能改變電影市場整體持續低迷的局面。今年國內影院票房收入每周都在1.5至2億左右,但自“國慶檔”以後,不但每周票房都未過億,甚至連續三周票房總數都在7000萬至9000萬間徘徊,這樣的成績甚至不達過往收入的一半,已經跌入年度最低谷,可謂慘澹到了極點。北京新影聯院線副總高軍表示,造成目前市場困境的原因還是“國慶檔”大片扎堆導致觀眾觀影透支的“後遺症”,接下來的多部大片又集中在賀歲檔上映,導致現在這段時間的淡季更淡,影院根本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