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鄧士富,1903年出生,廣東梅縣人。二十歲時投入鄧演達部當兵,1924年8月由鄧保送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工兵科,1925年參加第一次東征及討伐楊劉之役。1925年7月畢業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排、連長,第二十六師三團營長,南京衛戍司令部警衛師中校團附。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第六團團長、第六旅旅長,第五十二軍二十五師副師長等職。
1947年任東北“剿總”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第三十八師副師長。1948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七軍暫六十師、六十一師師長。1948年10月長春和平解放,率部向解放軍投誠。建國後自願回鄉定居,曾任銀場村村長。
1952年鎮反運動中以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1983年5月平反,恢復起義投誠人員名譽。
長春起義
暫編六十一師也是由地方部隊改編的,兵力也有七千多,戰鬥力不比暫編五十六師強多少,師長是新編三十八師原副師長 鄧士富;新七軍全軍只有新編三十八師能打仗,這個師基本保持了抗戰時期的老班底,兵力一萬二千人,且裝備精良,師長是新一軍原參謀長史說——算得上是國軍精銳的新七軍,實際上只有一個師可以指望。
1948年10月18日下午,鄭洞國來到新七軍軍部召集師以上將領開會, 督促按照蔣介石的命令突圍。各將領都默不作聲,經鄭洞國再三催促,副軍長史說才開了腔:“眼下官兵餓得腿腳浮腫,行軍困難,況且途中還有共軍攔截,這些情況你是知道的。”接著暫六十一師師長 鄧士富站起來大膽地說:“我們的部隊不能打了。目前的情況,突圍已不可能,建議司令官暫時維持現狀,再徐圖別策吧。”鄭洞國看到會議再開下去也不會有什麼進展,故而只好宣布散會,一言不發地沖門而去。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哈爾濱公報》:
於長春放下武器之蔣軍第一兵團及新七軍全體高級將領,近日已安抵解放區後方。其中主要者計有敵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兼吉林省政府主席、陸軍中將鄭洞國、第一兵團副參謀長楊友梅,新七軍軍長李鴻、副軍長史說、參謀長龍國鈞,三十八師師長陳鳴人、副師長彭立克,五十六師師長張炳言、參謀長劉大名,六十一師師長 鄭士富、副師長寧偉等將校軍官百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