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EMBA
北京大學EMBA
個人業績
天津康鴻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鄒美香
人物檔案:鄒美香,乾河小寺垸人,1962年出生,1982年從華東理工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湖北製藥廠,1987年調入天津藥物研究院,歷任實驗室主任、科研處處長等職。現任該院總工程師,天津康鴻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系天津市新藥審評專家、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單獨定價評審專家。
鄒美香是“安靜”的,為了一個研究數據,她可以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上網查資料,閱讀經典醫藥書籍,她可以在實驗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反覆在瓶瓶罐罐中求證,失敗了也不氣不惱;鄒美香又是“鬧騰”的,為了一個新產品的上市,她經常奔走於京津之間,到國家相關部門跑批覆、拱資金,她經常在生產企業和銷售商家之間穿梭,推介產品、指導生產、嚴把質量。
這一靜一動的交替,已然成為鄒美香的工作常態,也昭示出她的人生中透出的一股執著。
實現夢想不如超越夢想
初見鄒美香時,我們欄目組成員頗感意外,這個談吐優雅、舉止柔美的知性女人,竟然畢業於以男人居多的理工科大學,從事的是一份讓男人都難以輕鬆自如的職業。當我們道出這一想法時,鄒美香並不感到奇怪,她告訴我們,她也有自己的夢想,但高考後那一紙錄取通知書,讓她的夢想難以實現,不過,現在從事的事業也算是對自己的夢想的一種超越。
鄒美香出生在漢江之濱的乾河小寺垸村,和很多女孩子一樣,少年時代的她,也做過一個又一個玫瑰色的夢。由於鄒美香生性愛靜,看書學習成了她課餘時間的主要“功課”,她上學期間正逢“文革”,學校里活動很多,班裡每次活動的發言稿之類的任務,都毫無爭議地落到她的頭上,稱得上是學校小有名氣的“才女”。
或許是受“眾人抬舉”的誘惑,鄒美香愈加熱愛讀書了,做起了作家夢,因為在那個書籍奇缺的時代,鄒美香是幸運的,她那喜歡文學的哥哥,在當兵後,給她留下了很多書。當時時興半工半讀,無論是在漢江船廠學木工,還是在縣人民醫院學護士,甚至是在當時的沔陽中學設在沙湖的農場裡勞動,她都是書不離手。
每一個人在年輕時都喜歡幻想,鄒美香也不例外,所以,當她面對多病的母親時,她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當她眼望中國地圖時,她的夢想是當一名列車服務員……但她更希望夢想成真的是當一位作家。
然而,隨著高考的恢復,已經高中畢業一年的的鄒美香,不得不扼制自己的夢想,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備考之中,受當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大眾心理的支配,偏好文科的鄒美香不得不硬著頭皮“惡補”數理化,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一次物理考試,她只考了五分,好在當時沔陽中學的老師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後下放來的,在老師的精心輔導下,鄒美香迎頭趕上了,在高考中發揮出色,以高分進入華東理工大學。
碌碌無為不如有所作為
作為一個女人,手握一張重點大學的“金字招牌”,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平平淡淡過著相夫教子的日子,應該說無可非議。但鄒美香卻選擇了另一種人生,在藥物研究領域執著前行。
談及這一選擇,鄒美香告訴我們,並不是自己境界有多高,也不是因為什麼崇高的理想在起作用,而是在回報兩個人的幫助,一個是她的哥哥鄒敢昆,當時哥哥也想參加高考,而且憑他的功力,考上的可能性相當大,但身為長子的哥哥,不想讓父母承受更大的經濟壓力,也想讓小妹能輕裝上陣,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另一個是她的老師權德榮,1977年恢復高考時,鄒美香剛剛高中畢業回家務農,是權老師上門給她做工作,要她回學校插入應屆班就讀。回想這兩個人對自己所做的點點滴滴,鄒美香眼裡閃著淚花說,如果自己碌碌無為地過一生,真的愧對這兩個人,尤其是難以報答哥哥為自己做出的犧牲。
但是真要有所作為,也並不容易。特別是做藥物研究,更是需要有不怕失敗的心理準備,有甘守寂寞的平常心態。鄒美香告訴我們,做新藥研發的人也許一輩子也沒有一個新藥研究成功,即便研製出一種新藥,還得通過動物、人體試驗,來驗證它既有藥效又非常安全,才能生產上市。做到這一步,還遠遠不夠,它還得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最後才能成為廣為人知的新藥。
所以,一直以來,作為院藥物合成專業學科帶頭人的鄒美香,致力於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使該院科研總體布局從賣技術向自主產業化的目標轉移,搭建新藥研發與生產、銷售之間多種方式合作的平台,探索出一條技術與市場結合之路。在談到鄒美香對天津藥物研究院的貢獻時,該院一位負責人欣喜地向我們推介道,她自2000年走上技術管理崗位後,主持研製的藥物有8項榮獲國家新藥證書,並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4項已實現產業化,直接技術交易額超過1500萬元。2003年,經她聯繫、主持談判並最終簽訂契約的項目就有11項,契約總額2000多萬元;2004年,她推動6個項目進入自主產業化平台,使全院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6項。
天津康鴻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天津市藥物研究院與普瑞思醫藥貿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創立的一家涉及新藥研發、生產、銷售、投資、貿易、服務等領域,以高科技為主導的現代科技企業。在強手如林的天津藥物研究院,能出任公司總經理,鄒美香認為,是她既有五年在湖北製藥廠的經歷,又有多年的新藥研發經驗,讓組織上挑選了她。
但在隨後的訪談中,我們發現,她的這一說法明顯過於自謙。公司成立時,註冊資金只有100萬元,資金少,規模小,稍有不慎,在公司運作初期,這100萬元很容易“打水漂”,但鄒美香硬是挺了過來,而且很快就贏利了。
談到這點,鄒美香用“借船出海”作了形象概括,她說,康鴻公司員工少,但項目不少,針對這一實際,公司成立後,就採取了虛擬經營的模式,先對一個項目進行市場判斷,然後把研發、生產和銷售都外包給其他公司或個人,康鴻公司只做項目的選擇、判斷和跟進。公司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公司實現收入1550萬元,同比增長28%,實現利潤1178萬元,確保了股東的利益。同時,公司通過了新政策出台後的國家首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發明專利5項,獲得專利授權4項,開發新品種4個,公司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回首這段創業經歷,鄒美香感嘆道,這是她一輩子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也是一輩子承受的最大的壓力。因為她承載著大家的期待,也實踐著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一旦失敗,股東的利益受損事小,虛擬經營這一明顯贏利的模式很可能就此淡出人們的視線,她就成了天津藥物研究院乃至於整個醫藥界的“千古罪人”。所以,她覺得她在經營過程中,“做到最好”遠遠不夠,要“做到讓人想不到”才能無愧於總經理這個頭銜,才算對得起和自己一起創業的所有的人們。
“啃老本”不如終身學習
鄒美香就讀的華東理工大學是一所注重實踐的學校,她在求學階段就多次到大型企業實習一些具體的生產操作,1982年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湖北製藥廠,直接進了車間。五年後,她追隨丈夫到了天津,進入以科研為主的天津藥物研究院,角色的轉換,讓她一時難以適應,她深知,光靠“啃老本”肯定不行,只有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才能站穩腳跟,有所作為。
然而,作為一個女人,要想安心學習,談何容易。面對深愛自己的丈夫和漸漸長大的兒子,她心裡滿含愧疚。在報名參加北京大學EMBA班期間,帶孩子、轉鍋台的是工作繁忙的丈夫。在澳大利亞研修項目管理的三個月里,她每次聽到兒子在電話中稚嫩地叫著“媽媽”,心裡很不好受:別人的孩子此時躺在媽媽的懷裡撒嬌,而自己卻遠涉重洋,遠離親人。
令人欣慰的是,不斷學習使鄒美香受益匪淺。在七年的藥物創新研究里,鄒美香大膽提出科研成果資本化的構想,為天津藥物研究院走出實驗室,讓一個個研究項目賺錢起到了推動作用。在康鴻公司推行的虛擬經營模式,也是她在吸取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市場形勢量身打造的。而所有這些,都是不斷學習的結果。
在採訪行將結束的時候,一股濃濃的桑梓之情瀰漫開來,鄒美香深情地告訴我們,離開家鄉31年了,她始終忘不了村旁滔滔東去的襄河水,始終忘不了解放街那饞人的鱔魚粉和鍋塊,她請我們轉告家鄉人民,在仙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能否把高科技產業作為一個支柱產業,要是想在醫藥行業有所建樹,她能提供一些項目,並邀請業內仙桃籍知名專家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