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護府

都護府

"都護府"源自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在烏壘的西域都護府,統領大宛極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遊牧行國。魏、西晉設有西域長史府,唐朝統一西域,設立安西、北庭(金山)、昆陵、蒙池等都護府,疆域不僅包括今新疆在內的西域,更達裏海之濱。都護府置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等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又置錄事參軍事、錄事、諸曹參軍事、參軍事等,如州府之職。有大、上、中之分,大都護府由親王遙領大都護,別置副大都護主府事。自貞觀十四年(640)創設安西都護府起,終唐一代,建置時有改易。

概況

詞義解釋“都護”一詞為漢語,“都”為全部,“護”為帶兵監護,“都護”即為“總監護”之意。
西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

職責作用

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它的出現,是唐初邊疆地區民族關係發展的客觀需要。許多部落自武德起就主動內附。自太宗同年間起,唐朝先後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更多的邊疆部族紛紛降附。唐王朝面臨著如何處置眾多歸附民族的課題。由於數百年民族聯繫的不斷加強,友好往來的不斷增長以及唐初統治者民族偏見較少,唐太宗將治理內地的經驗推廣到周邊,於少數民族地區列置州縣,漢朝時的西域版圖漢朝時的西域版圖使各部首領管理本部。為管理這些州縣,唐王朝又仿漢代西域都護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區設定都護府。從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東、東夷、安北、單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個都護府。到玄宗開元天寶時,只剩下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都護府,這就是著名的六都護府。唐朝前期設定的都護府是唐王朝加強地方統治。處理民族關係採取的重要舉措,也是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原因之一。這項制度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漢代

由來

漢朝在對匈奴的戰爭取得重大勝利後,尤其是在張騫通西域、李廣利伐大宛之後,為將西域納入自己統治範圍,為以後對匈作戰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暢,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今羅布泊),往往起亭。而輪台、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漢書西域傳》)由此取代的匈奴的勢力,將天山南北第一次置於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都護府府治立在烏壘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策大雅南),鄭吉被任命為首位都護。

演變

鄭吉之後,西漢時期擔任西域都護職位的已知姓名的共有18位。宣帝時有鄭吉,元帝時有韓宣甘延壽,成帝時有段會宗韓立廉褒郭舜,平帝時有孫建但欽新莽時有李崇。至新莽末(公元23年左右),西域亂,李崇沒於龜茲,遂罷都護。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公元45),西域十八國請復置都護,光武帝不許。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始以陳睦為都護。次年,焉耆、龜茲叛,共攻殺陳睦,遂罷都護。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將兵長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為都護,駐龜茲境它乾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址未詳)。十四年,班超還洛陽,繼任者有任尚、段禧。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亂,征禧還,自此不復置都護。至延光二年(123),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復平西域,遂以長史行都護之職。西域都護是漢代西域最高軍政長官。在西漢,都護是加在其他官號上的職稱,普遍由騎都尉或諫議大夫兼領,領二千石俸;東漢年間為單任官職。

唐代

概述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北韓,西達中亞鹹海,南面包括了如今的越南北部,北面則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唐朝版圖唐朝版圖

安東

安東都護府,屬河北道。總章元年(668)九月平高句麗,得城一百七十六,十二月分其地為羈縻都督府九,州四十二,縣一百,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統之。初置時轄境西起遼水,南盡高句麗故土,東北有原依附於高句麗的諸部地。不久由於高句麗民眾的劇烈反抗,都護府遷治遼東,鴨綠水南岸之地遂放棄。聖曆元年(698)粟末部建震國(渤海國初稱)於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忽汗水(今牡丹江)流域,都護府轄境乃限於遼東地區。開元十四年(726)安東都護薛泰請於黑水最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其餘各部置州,朝廷置長史監領,轄境乃擴大至黑龍江下游兩岸及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都護府遷治遼東後,或治遼東城(今遼寧遼陽),或治新城(今遼寧撫順東北),聖曆元年改都護府為都督府,神龍元年(705)復為都護府,以幽州都督兼領都護。開元二年又遷至平州(今河北盧龍),十一年再遷燕郡故治(今遼寧義縣)。天寶二年(743)復移於遼西故郡城(今遼寧義縣東南大凌河東岸)。開元七年置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安史之亂時,平盧節度南遷青州,都護府遂廢。

安北

安北都護府(粗體字為歷次所改之名,下同),屬關內道。貞觀二十年唐破薛延陀後,鐵勒諸部內附。次年正月置瀚海(回紇部)、燕然(多濫葛部)、金微(仆骨部)、幽陵(拔野古部)、龜林(同羅部)、盧山(思結部)六都督府,皋蘭(渾部)、高闕(斛薛部)、雞鹿(奚結部)、雞田(阿跌部)、榆溪(契芯部)、林(思結別部)、顏(白部)七州,各以部帥為都督、刺史,鏇設燕然都護府以統之。八月,鐵勒諸部中最遠的骨利部來附,置為玄闕州。後又以結骨、葛邏祿諸部置堅昆、陰山、大漠、玄池等都督府和渾河、狼山等州,均歸燕然都護府統領。都護府治故單于台(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烏加河北)。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北、蒙古人民共和國全部、俄羅斯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龍朔三年(663),都護府移於漠北回紇本部,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西北。改名瀚海都護府,與雲中都護府以磧為界,領磧北諸羈縻府州。總章二年改為安北都護府。高宗末年後突厥興起,不久鐵勒故地皆為所並,安北都護府遂廢。武后時回紇、契骨、思結、渾等部度磧徙甘、涼間,垂拱元年(685)僑置安北都護府於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不久又內移至西安城(今甘肅民樂西北),聖曆元年遷至單于都護府舊治雲中古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景龍二年(708),張仁願於河套北築東、中、西三受降城,遂移安北都護府治西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烏加河北)。開元三年移治中受降城(今內蒙古包頭西南黃河北岸)。天寶八載,都護府復移治橫塞軍(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陰山南麓),由軍使兼理府事。十四載又移治大安軍(乾元後改名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烏加河東)。至德二年(757)改名鎮北都護府。興元後遂不復見。會昌年間復改單于都護府為安北都護府。五代地入契丹,遂廢。都護府在同城、西安時,當領有內遷甘、涼間的回紇等部,仍有瀚海等府州名號。其後回紇等部北還投突厥,都護府東遷磧南,所領部落府州無考。天寶初置附郭陰山縣。

單于

單于都護府,屬關內道。永徽元年(650)唐平突厥車鼻可汗,“突厥諸部盡為封疆之臣”,以其地置狼山、雲中等三都督府,蘇農等十四州,設瀚海都護府以統之。與燕然都護府壤地交錯。龍朔三年,移燕然都護府於磧北,並改名瀚海都護府,原瀚海都護府移雲中古城,改名雲中都護府,遂以磧為界,磧南諸都督府州隸雲中。麟德元年(664),改名單於都護府,轄境北距大漠,南抵黃河。高宗末年後突厥興起,盡拔諸羈縻府州。垂拱二年改置鎮守使,聖曆元年移安北都護府來治。開元二年復為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移治中受降城。會昌年間,改名安北都護府。垂拱以後都護府何所領無考。天寶初置附郭金河縣。

安西

安西都護府,屬隴右道。貞觀四年(630),伊吾(今哈密)城主石萬年降唐,獻所屬七城,唐政府即在該地置西伊州,貞觀六年(632)改稱伊州。貞觀十三年(639),唐攻取西突厥葉護屯兵的可汗浮圖(即金滿城,今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唐設庭州;唐平定高昌王麴文泰勾結突厥叛亂後,於貞觀十四年(640)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又置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時駐交河城(今吐魯番西雅爾郭勒),為唐朝在西域的最高軍政機關,下轄多個都督府及州。
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
貞觀二十二年(648)將府治遷至龜茲(今庫車縣),其時轄焉耆、龜茲、疏勒、毗沙等16個都督府,下轄88個州、110縣。永徽二年(651)遷回西州。顯慶二年(657)唐軍在伊犁河、碎葉川地區大破西突厥,設昆陵、蒙池二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升為安西大都護府,其管轄範圍東起陽關、玉門關,西至鹹海一帶(昆陵、蒙池都護府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
顯慶三年(658)府治再遷龜茲,其間安西都護府曾撤建,長壽元年(692)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管轄天山以北至裏海各地)。
為管理天山以北西突厥故地,公元662年(龍朔二年)唐設金山都護府(治所先在西州,後移至庭州,今奇台縣北道橋古城遺址)。其為在原西州都督府基礎上設立,取代昆陵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金山(阿爾泰山)以西、中亞兩河流域以東的廣大地區。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垂拱元年(685)復置昆陵都護府,金山都護府裁撤。
長安二年(702)分天山以北於庭州設北庭都護府。玄宗年間唐置磧西節度使,凌居安西、北庭二大都護府之上,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
至德元年(756)將安西都護府更名為鎮西都護府,後再改為安西都護府。開元、天寶時,安西所領蔥嶺西諸國大部分役屬於大食、吐蕃。安史之亂後都護府堅守三十年,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為吐蕃攻破,兩都護府遂廢。
另外,安西都護府另設有四個軍鎮,即龜茲、疏勒、于闐、碎葉(也有焉耆時而替代)。上述四鎮實為唐朝在西域的駐軍地,執行都護府下的職責,與都督府的職責有別。

北庭

北庭都護府
屬隴右道。長安二年(702)分天山以北於庭州設北庭都護府,管轄天山北路23個州,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改隸北庭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轄境東起伊州(今哈密),西至鹹海,北抵額爾齊斯河及巴爾喀什湖,南依天山。
北亭都護府北亭都護府

景龍三年(709)改北庭都護府為北庭大都護府,管轄範圍以天山以北和巴爾喀什湖廣大地區為主,安西大都護府這時只管理天山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
但實際上其時自碎葉川(今中亞楚河)和蔥嶺以西,兩都護府已難以有效控制。北庭所領西突厥故地已為突騎施所並,葛邏祿則役屬於突厥、回紇,都護府所能控制者僅為府治附近一帶;安西所領蔥嶺西諸國大部分役屬於大食、吐蕃。安史亂後兩都護府堅守三十年,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為吐蕃攻破,兩都護府遂廢。

安南

安南都護府
屬嶺南道。調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安南都護府,為嶺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內)。轄境北抵今雲南南盤江,南抵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那坡、靖西和龍州、寧明、防城部分地區,西界在越南紅河黑水之間。都護由交州刺史兼任。至德二載改名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768)復名安南都護府。自天寶以後,南詔強大,雲南南盤江以南地區漸為所有,開成、大中間即大致以今雲南省界與安南都護府分界。鹹通元年(860)十二月都護府治為南詔攻陷,未幾收復。四年二月再失,六月廢都護府,置行交州于海門鎮(今越南海防西北),七月復置都護府於行交州。七年復克安南舊治,都護府移故地,並於都護府置靜海軍節度,重築安南城,由節度使兼領都護。終唐一代不廢。

宋朝

宋朝立國之初,西北地區仍沿五代岐國疆界,西部只及秦、渭、成、武(階)4州,此時隴右大部分地方仍由互不相統一的吐蕃各部占據。至熙寧年間,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宋朝先後收復了宕、疊、洮、岷、河、臨(熙)6州,史稱熙河開邊,由王韶主持;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宋朝軍隊進攻蒙羅角、抹耳水巴部族,襲擊武勝(今甘肅臨洮),守將瞎藥等棄城夜遁,首領曲撒四王阿珂出降,宋朝遂在武勝設鎮洮軍,十月改為熙州;熙寧六年(1073年)二月,攻吐蕃首領木征所統治的河州,木征遁走,不久集結諸部復入河州,八月,王韶分兵兩道,一部圍河州,一道擊木征,連戰皆勝,木征敗走,守將以城降,宋朝再次收復河州;九月,王韶進軍至馬練川,降木征弟瞎吳叱,又率軍攻克宕州;其後,開通洮河路及熙州路,於是岷州守將木令征、疊州守將欽令征、洮州守將廝郭敦皆以城投降王韶。至此,宋朝盡得產良馬之地。

宋朝平定了隴右東南的吐蕃殘部後,開始向其核心地區河湟(今青海湖邊)進軍。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西使城(今甘肅榆中)吐蕃首領禹藏花麻,因與宋朝不和,把西使城及蘭州獻給西夏。元豐四年(1081年)六月,西夏內亂,宋朝納種諤的議題乘機大舉攻西夏,同時,又請唃廝囉首領董氈共同出兵,隨後調集32萬大軍,詔李憲、王中正、高遵裕、劉昌祚、種諤5路出師;八月,李憲所統領7軍和吐蕃兵3萬進軍至西使新城,敗走西夏2萬騎,斬2千級,奪馬5百匹,九月,攻克西夏蘭州;其餘4路撤退時損失約16萬人,僅凍溺死者約14萬人。元豐六年(1083年)十月,董氈卒,養子于闐人阿里骨繼位,因非唃氏家族,一直遭到部族的不滿。元佑二年(1087年),阿里骨與西夏合攻宋朝,相約以熙、河、岷3州歸吐蕃,蘭州及西使城(定西城)歸西夏。四月,阿里骨攻破洮州,遂與西夏會軍,同圍南川寨,大肆焚掠。又在西使城擊敗宋朝軍隊,殺都監吳猛。八月,以10萬軍隊圍攻河州,令鬼章引2萬眾駐常家山。

宋朝的隴右都護府宋朝的隴右都護府

不久,因鬼章被俘而退兵。紹聖三年(1096年),阿里骨卒,子瞎征繼位,隨后角廝羅政權發生內訌,勢力日衰。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宋朝乘河湟混亂之際,派王贍由河州北上渡黃河攻邈川城(今青海樂都),八月,入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瞎征等趨宗哥城投降,族人遂立隴拶為青唐主,九月,進軍至青唐城(今青海西寧),隴拶同遼、西夏、回鶻三公主及諸族首領出降,鄯、湟、廓3州之地入宋,改邈川為湟州,青唐為鄯州。不久,吐蕃部反叛,宋朝被逼放棄河湟,於崇寧三年(1104年)再次收復失地,置隴右都護府。其後,金人南下,滅唃廝囉政權,結束了自會昌年間以來,吐蕃、回鶻勢衰,歸義軍,回鶻及吐蕃殘部於隴右各州所建立的割據勢力,再度歸中央政權統治。
北宋宣和七年以後(1125年),金兵大舉南下,北宋江山危在旦夕,無暇西顧,由陝西經制使錢蓋尋唃廝囉血統封立,以圖為之守邊。有益麻黨征者,是為隴拶之弟。“素為國人信服”遂命其為“措置湟鄯事”,賜名趙懷恩,這是北宋在河湟的最後一名命官。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金兵占領河湟。紹興四年(1134年),趙懷恩棄離部族田宅,攜帶老小到閬州(今四川閬中)投附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趙懷恩由熙州觀察使改授“鼎州觀察使,充成都府路兵馬鈐轄”,至死也未回到河湟。唃廝囉建立的青唐政權在河湟百餘年的統治從此結束,隴右都護府結束。

歷史意義

漢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是使西域諸國擺脫了匈奴的殘酷統治,轉向生產技術先進,經濟比較發達的漢王朝,從而加強了與內地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聯繫。這種聯繫無疑是有利於當地社會發展的,對於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有著深遠的影響。匈奴是個奴隸制國家,在西域設定“僮僕都尉”,目的是向各國勒索奴婢和財物,“備其逋租,高其價值,嚴以期會”(《後漢書·班勇傳》),以最大限度的剝削強加在各族人民頭上。漢開西域後情況迥然不同,諸國不需向漢貢賦納稅,漢派駐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員,其給養供奉完全取之於屯田和內地朝廷,不要各國負擔。同時,內地的農業灌溉技術和冶煉工業等由此而傳播到西域,促進了當地生產力的提高。漢朝的統一有效的治理,使西域有了一個比較安定的生活環境,這也符合於各族人民的願望。因此,西域各國“不樂匈奴”而“慕漢”。

每當漢不在西域設定都護,匈奴勢力捲土重來的時候,西域諸國無不“區區東望扣關者數矣”(《後漢書·西域傳》),熱切地嚮往著內地,希望能重開玉門關、陽關,恢復漢的管轄。西域都護府使被匈奴切斷了的“絲綢之路”得以恢復發展,暢通無阻,各國人民在這條中西交通要道上撒下了友誼的種子。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蠶豆、豌豆等)、胡瓜(黃瓜)、胡蔥(大蔥)、胡蘿蔔等植物和駱駝、驢、馬的優良品種傳入中原,內地的絲綢織品和鐵器等工藝品、生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東西方的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地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生活。

漢西域都護府這種管轄方式,也為中國後世王朝開創了先例,十六國後涼呂光在統一西域後,曾仿效漢代,設定西域大都護,行使主權。唐代,在邊區各族先後統轄在一個政府下之後,也分別設定了都護府。唐東北有“安東都護府”;北邊有“安北”、“單于”等都護府;西北有“安西”、“北庭”等都護府;西南有“保寧”、“支南”都護府。這都借鑑於漢代,適應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形成和鞏固的需要,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