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藤

天仙藤

天仙藤,莖呈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節間不等長;質脆,易折斷,斷面有數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三角狀狹卵形或三角狀寬卵形,基部心形,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葉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基本信息

概述

天仙藤 天仙藤
天仙藤出自《 本草圖經》:“天仙藤生江淮及浙江東山,中味苦、溫微毒,界風勞得麻黃,則治傷寒。發汗與大黃同服,墮胎氣。春生苗。”“蔓延作藤葉似葛葉圓而小,有毛白色,四時不凋,根有須,夏月採取根苗南人用之最多”。並附有一幅“臨江軍天仙藤圖”,蘇頌聽述其中“葉圓而小”,“有毛白色”二點都不符合馬兜鈴植物,馬兜鈴植物是三角狀卵形,無白毛的特徵。附圖所繪的性狀也明顯與馬兜鈴花的頂端向一側展開成披針形似長光尾狀不同。由此可以認為,最早的天仙藤不應是現在所說的其根為青木香、果實為馬兜鈴的“天仙藤”。對於馬兜鈴一藥,《圖經本草》亦有收載,曰:“馬兜鈴,生關中,今天河東、河北、江淮、江淮、夔、浙州郡亦有之。春生苗,如藤蔓,葉如山芋,葉,六月開黃紫花,頗類枸杞花,七月結實棗許大如鈴,作四、五辨,其根名雲南根似木杏,小指大,赤黃色,亦名土青木香,七月、八月才實暴乾”並附有“信州馬兜鈴”“滁州馬兜鈴”兩圖。所謂“山芋”即薯蕷,《圖經本草》載其“也有三角尖,”所謂“葉如山芋葉”,則明確指出馬兜鈴的葉應是三角狀卵形的。
《綱目》、《植物名實圖考》均引錄蘇頌《圖經本草》於蔓草類,據其文圖,似指尋骨風(Aristolochia mollisisma Hance),而宋代《寶慶本草折衷》因《新安志》云:“此(指天仙藤)即馬兜鈴苗也”。明弘治《滁州府志》亦云:“天仙藤其生子狀如鈴,故名馬兜鈴。”明《廣嗣紀要》、《醫學正印》等書,均有天仙藤即青木香藤之記載。與此可見歷史上天仙藤之原植物可能存在尋骨風與馬兜鈴兩種。現今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天仙藤則為馬兜鈴的莖葉。
1、 北馬兜鈴 草質藤本。葉紙質;葉柄柔弱,長2-7cm;葉片卵狀心形或三角狀心形,長3-13cm,寬3-10cm,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兩側裂片圓形,下垂或擴展,邊全緣;基出脈5-7條。總狀花序有花2-8朵生於葉腋;花序梗和花序軸極短或近無;花梗長1-2cm,小苞片卵形,具長柄;花被長2-3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狹呈一長管,內面具腺體狀毛,管口擴大呈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有時邊緣下翻或稍2裂,另一側漸擴大成舌片;舌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具延伸成1-3cm線形而彎扭的尾尖,黃綠色,常具紫色縱脈和網紋;花葯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圓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狀圓環。朔果寬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3-6.5cm,先瑞圓形而微凹,6棱,成熟時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果便下垂,隨果開裂。種子三角狀心形,扁平,有小疣點,具淺褐色膜質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 馬兜鈴 草質藤本。根圓柱形。莖柔弱,無毛。葉互生;葉柄長l-2cm,柔弱;葉片卵狀三角形、長圓狀卵形或戟形,長3-6cm,基部寬1.5-3.5cm,先端鈍圓或短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圓形,下垂或稍擴展;基出脈5-7條,各級葉脈在兩面均明顯。花單生或2朵聚生於葉腋;花便長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脫落;花被長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狹成一長管,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內面有腺體狀毛;檐部一側極短,另一側漸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狀披針形,頂端鈍;花葯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於房圓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頭狀凸起,裂片先端鈍,向下延伸形成波狀圓環。蒴果近球形,先端圓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時由基部向上沿空間6瓣開裂;果梗長2.5-5cm,常撕裂成6條。種子扁平,鈍三角形,邊線具白色膜質寬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藥品簡述

 
天仙藤 天仙藤
藥名:天仙藤。
漢語拼音:tian xian teng。
英文名:Dutchmanspipe Vine, Northern Dutchmanspipe Vin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
拉丁文名:
功效分類:行氣藥;祛濕藥;活血藥。
科屬分類:馬兜鈴科。
別名:都淋藤、三百兩銀、兜鈴苗、馬兜鈴藤、青木香藤、長痧藤、香藤。
性味:苦;溫。
歸經:肝;脾;腎經。
功能:行氣活血;利水消腫;解毒。
主治:胃痛;疝氣痛;妊娠水腫;產後血氣腹痛;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生態環境:
1、生於山野林綠,溪流兩岸,路旁及山坡灌叢中。
2、生於山谷、溝邊陰濕處或山被灌叢中。
資源分布:
1、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山東、江西、湖北等地。 
2、分布於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藥材基源: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和北兜鈴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的莖葉。
採收儲藏:霜降前落葉時割取地上部分,曬乾打捆。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洗淨泥土,悶潤,切段曬乾。

用藥禁忌

1、體虛者慎服。 
2、《本草匯言》:諸病屬虛損者勿用。 
3、《得配本草》:氣血虛者禁用。
4、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食藥監注[2004]379號)“關於加強廣防己等6種藥材及其製劑監督管理的通知”中規定:凡含馬兜鈴、尋骨風、天仙藤和硃砂蓮的中藥製劑嚴格按處方藥管理,已作為非處方藥管理的肺安片、硃砂蓮膠囊、複方拳參片現按處方藥管理,在零售藥店購買必須憑醫師處方。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嚴格按批准的功能主治服用。藥品零售企業未憑處方銷售含馬兜鈴、尋骨風、天仙藤和硃砂蓮的中藥製劑的,一律依法查處。
該品含馬兜鈴酸。可引起腎肝損害等不良反應;兒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婦、嬰幼兒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中藥化學成分

天仙藤含馬兜酸(aristolochic acid)D,木蘭花鹼(magnoflorine)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止咳作用:從小鼠食道給磷酸可待因60mg/kg、馬兜鈴50%乙醇浸液濃縮液10g/kg(2g/ml)及同體積水,連續給藥3日,於末次給藥1小時恆壓(0.5kg/cm)噴霧濃氨水(25-28%)刺激一定時間後,觀察l分鐘內出現3次典型咳嗽為陽性反應。以引起半數小鼠咳嗽的噴霧時間(EDT50)為指標,實驗按序貫法進行。馬兜鈴組EDT50為70.37,相對EDT50(R值)為172.48%,可待因組EDT50為67.13,相對EDT50為163.50%。已知R值>130%,有鎮咳作用,R值>150%,有明顯鎮咳作用。表明馬兜鈴對氫氧化銨噴霧引咳法模型有明顯鎮咳作用,作用強度與磷酸可待因相當。 
0-3.3kg貓,用3%戊巴比妥鈉按30mg/kg的劑量腹腔麻醉。方波刺激器,發出頻率40次/s,脈衝寬度0.5ms,振幅2.4v,連續刺激喉上神經5s,兩次刺激時間間隔3分鐘。共刺激3次,測出該貓的平均咳嗽次數。分別從食道給馬兜鈴5g/kg及同體積水,l小時後同法測其平均咳嗽次數。給藥前後咳嗽數之差為2.413±0.83(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