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兜鈴

北馬兜鈴

北馬兜鈴是雙子葉植物綱植物,屬北馬兜鈴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北馬兜鈴 Aristolochia contorta
屬種: Aristolochia contorta
屬名: 馬兜鈴屬 Aristolochia
科名: 馬兜鈴科 Aristolochiaceae
屬種名定名: 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
植物種名:北馬兜鈴 Aristolochia contorta,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
所屬類別:馬兜鈴科
種別名:馬斗鈴(東北),鐵扁擔(陝西),臭瓜簍(山東)、茶葉包、河溝精、天仙藤(山西),萬丈龍、臭罐罐(內蒙古),臭鈴當、吊掛籃子、葫蘆罐(甘肅)

植物形態

草質藤本,莖長達2米以上,無毛,乾後有縱槽紋。葉紙質,卵狀心形或三角狀心形,長3-13厘米,寬3-10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兩側裂片圓形,下垂或擴展,長約1.5厘米,邊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基出脈5-7條,鄰近中脈的二側脈平行向上,略叉開,各級葉脈在兩面均明顯且稍凸起;葉柄柔弱,長2-7厘米。總狀花序有花2-8朵或有時僅一朵生於葉腋;花序梗和花序軸極短或近無;花梗長1-2厘米,無毛,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具長柄;花被長2-3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達6毫米,向上收狹呈一長管,管長約1.4厘米,綠色,外面無毛,內面具腺體狀毛,管口擴大呈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有時邊緣下翻或稍二裂,另一側漸擴大成舌片;舌片卵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具延伸成1-3厘米線形而彎扭的尾尖,黃綠色,常具紫色縱脈和網紋;花葯長圓形,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單個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6-8毫米,6棱;合蕊柱頂端6裂,裂片漸尖,向下延伸成波狀圓環。蒴果寬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3-6.5厘米,直徑2.5-4厘米,頂端圓形而微凹,6棱,平滑無毛,成熟時黃綠色,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果梗下垂,長2.5厘米,隨果開裂;種子三角狀心形,灰褐色,長寬均3-5毫米,扁平,具小疣點,具寬2-4毫米、淺褐色膜質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產於北京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華北(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和湖北)等。生於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灌叢、溝谷兩旁以及林緣,喜氣侯較溫暖,濕潤、肥沃、腐植質豐富的沙壤中。朝鮮、日本和蘇聯亦產。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附近。

用途

本種藥用,莖葉稱天仙藤,有行氣治血、止痛、利尿之效。果稱馬兜鈴,有清熱降氣、止咳平喘之效。根稱青木香,有小毒,具健胃、理氣止痛之效,並有降血壓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