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放水節

都江堰放水節

都江堰放水節(簡稱放水節),又稱都江堰清明放水節,是都江堰市的民間習俗。每年清明節當天,為紀念李冰父子,慶祝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竣工和進入春耕生產大忙季節,都江堰市都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目前(2013年4月),都江堰正積極申請將放水節納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都江堰放水節都江堰放水節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間習俗, 從公元978年開始一年一度,是川西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其盛況尤勝春節。每年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當天,為慶祝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竣工和進入春耕生產大忙季節,同時也為了紀念李冰父子,都江堰市都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包括官方祭祀和民眾祭祀等。

放水節包括官方祭祀和民眾祭祀活動,官祭活動首先由主祭官宣讀祭文,並獻帛、獻爵、獻花,然後瞻仰二王廟。民眾祭祀活動主要是拜謁二王廟,祈願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放水節最為重要的活動內容是在都江堰渠首魚嘴分水工程處舉行砍斷連線榪槎的竹索、外江水流入經歲修後的內江的開水儀式。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放水節初始於“祀水”。都江堰修築前,沿江兩岸水患無常,人們飽受水患之苦,為了祈求“水神”的保護,常常沿江“祀水”。都江堰修築成功後,成都平原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飢謹,後人為了紀念偉大的李冰父子,人們將以前“祀水”改為了“祀李冰”。當地民眾也自發地組織到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舉辦二王廟廟會,又稱清明會。每到冬天枯水季節,人們在渠首用特有的“榪槎截流法”築成臨時圍堰,維修內江時,攔水入外江,維修外江時,攔水入內江。清明節內江灌溉區需水春灌,便在渠首舉行隆重儀式,撤除攔河榪槎,放水入灌渠。這個儀式叫“開水”。唐朝清明節在岷江岸邊舉行的“春秋設牛戲”,就是最早的“放水節”。公元978年,北宋正式將清明節這一天定為放水節。到了清代又被稱為“祀水”,民國後恢復了“放水節”這一稱謂。

放水儀式

舊時,大典通常由四川高級官司員主持。放水前一日,有關人員先到郫縣望從祠祭祀望帝、叢帝。放水之日,儀仗隊抬著祭品,鼓樂前導,主祭官率眾人出玉壘關至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隨後主祭官朗誦《迎神辭》。眾人肅立,唱《紀念歌》。歌畢,獻花、獻錦、獻爵、獻食。主祭官讀完《祝辭》,與全體祭者向李冰塑像三鞠躬,祈願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然後,砍榪槎放水。榪槎是將三根木棒的頂端都扎在一起構成的三角架,它和簽子、捶笆等一起,填土築堤,可截斷流水。主持者一聲令下,響三聲禮炮,身強力壯的堰工奮力砍斷魚嘴前阻斷內江的榪槎上綁索,河灘上的人群用力拉繩,榪槎解體倒下,江水頃刻奔涌而出。此時,年輕人跟著水流奔跑,並不斷用石頭向水流的最前端打去,稱為“打水頭”。人們爭舀“頭水”祭神,認為這樣可以消災祈福,求得神靈庇佑,該俗現仍流行

記載

1949年12月中國入民解放軍與民工一道搶修都江堰,1950年清明舉行了解放後第一個清明放水節,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李井泉主持慶典,英國《泰晤士報》為重建新聞予以報導。

1957年後,修建了節制閘門,都江堰不用全部斷流,砍榪槎放水儀式不再舉行。

1990年,恢復都江堰清明模擬放水活動。

1991年,恢復仿古祭祀表演,使放水節被譽為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天府第一盛會”。

1993年的放水節,增設了祭壇,增加了面具舞等表演。

1994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處、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都江堰國際清明放水節

2013年,為“拜”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養育之恩,同時表達對“同飲長江水”的上海人民的感恩之情,放水節將開歷史先河,從灌區37個區(市)縣和上海市各徵集一對“親水寶寶”作為祈福大使,感恩天地、感恩先賢,共同為美麗都江堰、美麗中國祈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