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舊俗農曆除夕,親友間互相拜謁祝福,家人叩拜尊長互祝平安等,謂之“辭歲”。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城東內外》:“﹝除夕夜﹞家長幼畢拜,已,各自拜,曰辭歲。已,藂坐食飲,曰守歲。”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歲暮雜務》:“除夕為尊親師長辭歲,歸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辭歲》:“凡除夕,蟒袍補褂走謁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謁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
巴金《家》十五:“覺新和他的三個叔父都坐轎子出去拜客‘辭歲’”。
辭歲家宴
![辭歲](/img/6/d09/nBnauM3X4gzM3QTNzMDM3cjMzITMxYTOykDMwADMwAzMxAzLzA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辭歲,中國歲時習俗。農曆除夕,親友間互相拜謁祝福,家人叩拜尊長互祝平安等,謂之“辭歲”。除夕系一年最後時刻,迎全神,接灶神,祀祖先,設祭品,拜尊親,稱作“辭歲”。通常,除夕那天穿著盛裝走親訪友。即稱為:“辭歲”。一家之長去拜見比自己輩分高的人,也說是“辭歲”。新婚的男人一定要去岳父家辭歲,否則就是不禮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