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一中

都勻一中

都勻市第一中學是貴州省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學校位於都勻城區最高峰東山西麓(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環東北路133號)。歷史底蘊深厚,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間,學校成立於1905年,1958年改為現名。1960年被定為貴州省重點中學。2002年學校被貴州省教育廳定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數據截至2012年該校占地面積5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187平方米。現有56個教學班,學生3310人。該校有215名教職員工,高級教師75人。其中特級3人,省級名師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22人。聘有外籍教師2人。中青年教師中,69人具有研究生畢業或研究生同等學歷。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都勻一中座落在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都勻風景秀麗的東山西麓(背靠東山公園)。創建於1905年(清光緒31年),前身是都勻府官立中學堂。辦學歷史悠久,學生遍布海內外,學校校名幾經更改,1958年改現名。
學校1960年被確定為全省六所重點中學之一。1991年被收入原國家教委主編的《中國名校》一書,同時被列為全國1000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之一。2000年7月,榮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集體”稱號,10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稱號;同年12月,學校經省“普實”驗收小組檢查驗收合格,獲“普及中國小實驗省級示範性學校”稱號。2001年被州教育局指定為全州中國小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基地,並圓滿舉辦了兩期“黔南州中國小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班”,培訓合格人次200餘人。2002年12月,經省專家組按《貴州省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方案(試行修訂稿)》進行評審,我校成為黔南州第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並從2003年9月起面向全省招生。2003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程《網路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研究》實驗學校、《貴州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和《都勻市花園式單位》。2003年2月,被省外事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審核認定為“貴州省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認可單位”。同年被確定為貴州省綠色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5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187平方米。現有56個教學班,學生3310人;現有教職工210人,其中專任教師183(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64人,一級教師68人)。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誠信待人,自2002年9月實施《都勻一中實行“三制一管理”的暫行辦法》以來,改革富有成效。

歷史沿革

該校的辦學淵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刑部主事張翀於1559年(距今443年)被貶都勻後創辦的鶴樓書院,以及明代萬曆五年(1577年)吏部給事中、刑部右侍郎鄒元標被貶都勻後在都勻創辦的南皋書院。
清朝末年(“庚子賠款”後),朝廷主張辦新學,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都勻知府吳嘉瑞將鶴樓書院改為“速成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都勻知府潘家懌奉貴州巡撫林紹年之命在鶴樓書院舊址創辦都勻府官立中學堂,丁酉舉人歐陽朝相(民國元年當選省議會副議長)擔任該校首任校長。但不到1年因清政府鎮壓苗族起義而停辦。
民國二年(1913年)該校恢復辦學,改名都勻府八屬中學校。民國三年(1914年)改都勻十縣合立中學校。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貴州省第一聯合縣立中學校。
民國十五年(1926年),該校收歸省管,校名定為“貴州省立第五中學”,校長是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的貴州老教育家廖昌斗。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為為貴州省立都勻中學。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黨陸軍炮兵學校遷勻,與省立都勻中學合辦,蔣介石任校長。
該校校名幾經更改,1958年改為現名。
1960年被確定為全省六所重點中學之一,該校老師並出席了全國文教戰線群英會。
1963年,該校被確定為試行《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的重點中學。
1980年,該校被確定為貴州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1991年被收入原國家教委主編的《中國名校》一書,同時被列為全國1000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之一。
2002年通過貴州省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審,成為黔南州第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
2003年秋季學期起,經省教育廳批准,該校面向全省各地、州、市招生。
2010年10月,該校與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簽署合作辦學協定,聯合開辦“飛行技術專業預備班”。經省教育廳批准,“預備班”於2011年秋季面向全省招生。
2011年11月,中南大學在該校舉行“優質生源基地”掛牌儀式,該校成為中南大學的一個生源基地。

教學特色

不忘使命,孜孜哺育,繼往開來
總結都勻一中過去21年的民族教育工作,我們可以切分為兩個階段:前18年舉辦高中民族班的情況和後3年的民族高中的工作情況。
002002

一、成果豐碩的高中民族班18年

1980年,黔南州人民政府委託黔南州民委、黔南州教育局在都勻一中開辦高中民族班。1980至1998年,學校肩負“發展我州民族教育,更好地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使命,在州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州民委、州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以出好績為己任,團結一致,孜孜哺育。
(一)學校明確的、始終如一的辦班思想和切實的實踐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民族班的工作,始終牢記從辦班開始就明確的辦班目標,在教師配備、思想教育、文化學習、後勤等方面給民族班予以照顧,使民族班學生有一個較好的學習條件。比如,都是派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出任民族班班主任;任課教師90%左右是高級教師,甚至學校主要領導親自上課。
民族班學生都來自州內各縣(市),部分同學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不少同學非常困難,每月靠父母給的七八十元加上民委補助的三十元生活費生活。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政教處、團委和“關工委”積極組織開展校內的“希望工程”,幫助困難的同學克服困難,讓他們把學習搞好。具體的作法有:將民族班學生入冬後向學校申請補助的材料部分摘錄出來,編成《簡報》下發學校各處、室、年級組和各班,要求師生認真學習,號召大家發揚團結、互助、友愛和奉獻精神;組織一批條件好的班級對口幫扶民族班有特殊困難的一批同學;組織條件好的團支部與民族班團支部互結“友好支部”。多年的實踐證明,這樣做的效果很好,既能教育城裡長.1.大的孩子,又能解決困難民族生的實際問題。比如1993年12月第二期《簡報》發出後,就有1200多名學生和100多名教職工主動捐款3464.88元,捐衣物379件;97年秋季學期,高一(3)班團支部主動與高二民族班團支部互結“友好”後,對口幫扶十名困難同學;初一(1)、初一(2)、初一(3)、初二(1)、初二(2)、初二(3)班等班級積極主動地去幫扶高一民族班的十多名同學;據不完全統計,老師中在職的邱耀東、吳玲、曾紅、黃雯、羅黔平、梁正玲、王小槐、羅奕老師等以及退休的趙瑞霞老師等都曾手拉手扶助過97、99、2000屆民族班同學。
校內“希望工程”轟轟烈烈的開展,也得到了校外愛心人士和一些單位的回響,橋樑廠一位60多歲的個體戶,曾經送來了一箱衣服;橋樑廠子校的謝校長,與(九六屆畢業的)學生結對子;郵電局團委、黔南師專團委幫助九六屆民族班錄取大學而無力繳學費的同學解決困難……
學校重視民族班工作,還表現在每一屆學生畢業後,都要作認真進行總結,對老師的成績都要作出充分的肯定,在評優評模等方面優先考慮民族班任課教師和班主任。
(二)深入細緻的班主任工作
民族班班主任的工作,具體體現了學校對民族班教育樸實、深入的特點。在辦班的18年中,通過民族班班主任們“個體創造性的勞動”加“集體交流共同提高的結晶”,我校民族班管理工作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備的經驗。
1、從學生實際出發,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民族班學生,他們在國小、國中階段所受的影響也各異。相同的是這些同學過去是老師的苗子、家長的希望,他們所得到的是“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其他不用管它”的優厚待遇。因此,當他們走到一起來之後,表現出來的是比較懶散,思想相對比較狹窄閉鎖,集體意識淡薄,合作精神差。班主任老師正視這一現實,主動地去研究對策,在正確把握後提出“以疏導為主,以關心愛護為切入口,在豐富多彩又具體的活動中進行教育”的工作思路。每年除認真組織好傳統節日如中秋元旦國慶、“一二·九”、“五·四”、清明節等的紀念或慶祝活動外,還廣泛開展其他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如96屆民族班積極開展學雷鋒活動,6個學雷鋒小組堅持為本校離退休老師定時服務;99屆民族班(96年進校)組織同學到幫扶他們的初(1)、初一(2)、初一(3)班去和小同學一起勞動、活動等。實踐證明,活動中教育、疏導的效果良好。
2、加強生活管理,鍛鍊學生能力。民族班的班主任,既是老師,又要學生的父母的職責;既要管學生學習、思想,又要管學生的吃、穿、住和健康。每天從起床、早鍛鍊到晚上睡覺,處處時時,都得照顧。學生病了,送到醫院治療,要給他們煮麵條、送飯、護理、找藥……事無論巨細,都得用愛心去觀照,去體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更要做到細緻入微而不包攬,因為包攬了,不利於良好的生活規律、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形成;做到了“慈”的同時有“嚴”的督查,只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學生才能改變自理能力差和做事隨意性強的狀況。強的自理能力、在寢室里和班集體中與人融洽相處的能力,是與學習上的“拔尖”同等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民族班班主任老師們又都能適當地放手,充分讓學生去學“自治”。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民族班同學與同級的其他同學相比。他們更刻苦,成功的欲望更強烈。但由於他們國中時就讀的學校的條件一般都比較差(不少是農村戴帽國中),不少人的成績在當時拔尖還得益於硬拼、死記,進高中後,這部分人會日漸覺得吃力。因此,民族班的老師們更加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九七屆民族班班主任邱耀東老師,經常組織“學習方法講座”。學校把良好學習.
3.習慣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定為高中一年級的主要教育目標。
(三)豐收的18年
民族班辦班18年,有16屆畢業生,畢業學生834人,應屆升學711人,佔畢業生總數的85.25%。其中:考上本科院校以上616人,佔畢業生總數的73.86%;大專以上759人,佔畢業生總數的91%。考入重點大學的322人,佔畢業生總數的38.6%;考入一般大學的301人,佔畢業生總數的36.1%;考入省內外大專的69人,佔畢業生總數的8.2%;考入省內外中專的21人,佔畢業生總數的2.5%;82屆民族班升學率為100%。從民族班進入高校的學生中,現在正在攻讀和已經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已超過100人(據不完全統計)。學校民族班為黔南州自治州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達到了辦班的目的,得到了社會的承認。1985年,省民委獎勵一萬元,表彰學校辦民族班的成績;1991年,學校得到了國家民委和全國人大民委的通報表揚,辦民族班的經驗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推廣。

二、繼往開來的民族高中

1998年,上級有關部門充分肯定了都勻一中舉辦高中民族班18年取得的成績。學校的高中部被省、州人民政府批准為“黔南州民族高中”並掛牌。學校的民族教育工作得以向廣度和縱深方向發展。3年來,學校圍繞著創州、省和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的三步發展目標,著重抓以下幾方面工作。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一)、抓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學校教育的“硬環境”。
1、建設教學和生活用房,搞好綠化美化工作。1999年9月底,逸夫科技大樓竣工並交付使用;9月,54套青年教師住宅破土動工,2000年7月,先期的24套交付使用,2001年9月,第二期30套交付使用;2000年3月,學校請貴州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幫助完成了校園建設規劃設計;10月,學校請省建築設計院設計了能滿足1500名學生吃住的學生公寓,目前,該工程正在加緊建設,計畫2000年7月交付使用。通過3年的努力,學校教學用房擴大了2850M2;校內綠化地.4.
增加到739M2,現有花木70餘種,800多棵,有大小花壇、花台27個,有大小花盆210個,各種花草40多種。整個校園花圃、花台錯落有致、綠草處處、鮮花盛開。
2、增加教育教學設施的配置。學校領導認識到,教育的現代化,除了要有現代先進的教育觀念而外,教育設備必先現代化。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學校貸款205萬元,用於武裝逸夫科技樓:建起了高標準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各兩間,建起了多媒體語言教室、普通語言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計算機教室、教師微機室各一間,建起了音像資料室和由多媒體智慧型雙向教學系統、多媒體教學觀摩管理教學系統、多功能電教室以及電視節目製作系統組成的多媒體教學管理系統,建起了電子閱覽室,配置了1400多張光碟。
(二)抓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教育“軟環境”。
1、開闢校園文化活動陣地。除每班教室內的黑板報外,學校還在逸夫樓前建起了長20多米的黑板報,供各年級學生盡情抒發情感,指點江山;政教處保證各年級各班按期更新室內外黑板報內容。教務處充分利用校內兩大櫥窗,經常舉辦勞技課手工作品展,經常舉辦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展。學校團委長抓“校園之聲廣播站”的工作,還創建了校園電視台,為廣大同學充分體驗、實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此外,學校還在逸夫樓1至4樓的廊道旁開闢了展示師生攝影、繪畫、書法精品的“藝術長廊”。
2、重視藝術教育工作。電教室和語文教研組、音勞美教研組聯合,堅持開展好每周星期一、星期五第二節課後全校性的“藝術作品欣賞”活動(各班在教室打開電視機,收看電視散文詩歌和其他藝術作品欣賞節目)。至今,已舉辦“都勻一中藝術節”活動三屆。每屆都有上百個節目參加各年級的比賽,每屆都有至少20個優秀節目參加大型的匯報演出,有上百件書法、攝影、繪畫、手工作品參展,幾十件優秀作品獲獎。此外,還不定期地開展演講比賽、辯論比賽、詩歌散文朗誦比賽等。在各種藝術活動中發現苗子,培育人才。
3、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學校經常性開展年級藍球、排球比賽,教職工體育活動。每年,我校都有學生考入各級體育院校。
最近3年,學校領導明確把加強民族體育工作提高到“培育學校示範的特色”的高度來認識。要求體育組老師在教學中因地制宜進行民族體育項目的訓練。在2001年10月第27屆田徑運動會上,學校正式把蹴球、踢毽列為了比賽項目。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爭創一流成績。
在師德建設方面。繼續好1996年學校提出的《都勻一中教師“應事”“忌事”十種》、《都勻一中“應語”“忌語”十種》,要求每位教師要把“應該做的事”“應該用的文明語言”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努力減少或堅決杜絕十種“忌事”和十種“忌語”。學校把檢查落實情況列為師德建設的重點。學校領導明確:以濃厚的文化環境薰陶學生,以教師的文明言行影響學生,樹立追求高尚的審美意識,應該是全校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學校要求教師要自覺地去讀高雅作品,看高雅電影電視作品,聽高雅音樂,欣賞高雅的繪畫作品。認為這不僅是做文明公民的需要,更是做影響人的人民教師的需要,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師才可能做到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
正是因為學校能用十分具體的要求去規範教師的言行,明確要求之後廣大教師又能有深入人心的教育實踐,學校的校容、校貌、校風、校紀煥燃一新。教育教學捷報頻傳。
1、高考成績突出。恢復高考以來,學校的高考成績每年都名列全州前茅。98年高中部辦成“黔南州民族高中”後,1999年、2000年、2001年連續三年高考成績每年躍上一個新台階:1999年,有84人考上重點線,118人考上一般本科線;考上一般本科線以上學生佔畢業生總數的50.03%;2000年,有99人考上重點線,123人考上一般本科線,考上一般本科線以上學生佔畢業生總數的55.1%;2001年,學校辦成民族高中後招的第一屆學生畢業,考上重點線130人(含有1人考上重點藝術院校),考上一般本科線144人。考上一般本科線以上學生佔畢業生總數的69.4%。3年來,我校重點大學上線率高,這在省內都是比較突出的。
2、學科競賽成績突出。10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省一等獎以上的共206人次,其中12名同學代表貴州參加全國決賽獲三等獎以上,並多次榮獲省團體總分第一名。1998年,高中部辦成民族高中後,學科競賽成績令人矚目。在全國數學奧賽中,先後有3人獲省級一等獎,12人獲省級二等獎,3人獲省級三等獎。在全國物理奧賽中,先後有17人獲省級一等獎,12人獲省級二等獎,12人獲省級三等獎。其中伍毅、毛翔宇、馮升、王江、陳燕先後代表貴州參加全國決賽,馮升、陳燕、王江分別被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在全國化學奧賽中,先後有10人獲省級一等獎,6人獲省級二等獎,8人獲省級三等獎,其中伍毅、謝青、黃佳慧、丁強同學先後代表貴州參加全國決賽,伍毅被浙江大學免試錄取。在1998年全國信息學(計算機)奧賽中,劉天恆獲全國二等獎。此外,英語、語文兩個學科的競賽也取得了好成績。學生參加全國英語競賽,先後有7人次獲得特等獎,9人次獲一等獎。1999年,黃琨同學代表貴州參加全國英語口語競賽,榮獲全國特等獎。學生參加2000年“語通杯”競賽,有7人獲一等獎,29人獲二等獎。
3、學校在其他方面取得的值得一記的成績也不少:1998年,學校獲貴州省委、省政府頒發的“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和省教委頒發的“電化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00年6月,黔南州人民政府確定將都勻一中辦成獨立高中,這是自治州第一所獨立高中;7月,學校榮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集體”稱號;10月,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稱號。
在教師繼續教育方面。兩年來,學校有92位教師獲得了計算機套用等級合格證。有97位教師參加了國語省級測試,其中2位教師獲得一級乙等證書,8位教師獲得二級甲等證書,59位教師獲得二級乙等證書。
在教師優質課評比方面。三年來,有3位老師獲州級優質課評比一等獎,2位老師獲省級評比二等獎。
在教師的課件製作方面。1999年,劉乾武老師製作的CAI課件《人造衛星·宇宙速度》榮獲省評比三等獎,全國優秀獎;2000年,石正珊、金學斌、陳代權三位老師分別製作的《構圖常識》、《硬水的軟化》、《三維錐的體積》三個CAI課件由省電教館送到北京參加全國評比。此外,姚茂遠老師、袁舜忠老師、李樹福老師還製作了《橢圓》、《病梅館記》等共23個CAI課件;石正珊老師、姚明富老師、梁正玲老師等還設計製作了《海燕》、《三線八角》、《平行的判定》、《祖恆原理》等較高質量的系列投影膠片近100張。
教師先進個人不斷湧現。2001年3月,劉乾武、鄭府城兩位老師分別榮獲黔南州科技興州一等獎和黔南州政府特殊津貼;5月,王鳴老師榮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7月,姚明富、李朝珍兩位老師被黔南州州直機關工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9月,劉乾武、曾紅兩位老師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教師、貴州省優秀教師稱號。
三、深化教育,改革建設一流的學校,任重道遠

2001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和省教育廳已將都勻一中列為省內第一批接受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的學校。目前,學校正按《貴州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標準》作全面的積極的準備。我們希望在2002年的評估中能通過“一類學校”的評估,成為省內普通高中的“一類學校”(省內第一批參加評估且已經經過評估了的九所學校中,只有貴陽一中通過了“一類學校”),為最終躋身於全國1000所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創造條件。
當然,我們知道,要成為省內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第一方陣”成員,學校還要不斷地深化教育改革;要建設一流的學校,我們任重而道遠。
1、按州政府要求,我校要辦成擁有48個教學班規模的大型學校(目前我校只有35個教學班)。學校要積極想辦法,逐步解決進一步擴招後必須的教室,必備的理、化、生實驗室,體育器材等。
2、按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評估標準”,參加評估的學校必須要有300m環形跑道。我們必須在2001年秋季學期放假前把200m環形跑道擴建;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州、市政府儘快促成現在運動場北面近4000平方米的土地的徵用;積極創造條件,早日實現“民族體育館”的立項。
3、緊鑼密鼓地搞好學生公寓的建設,保證學生能在2002年7月竣工。此前,總務處必須提前做好相關內部設施(床、行李、學生自修用桌凳、餐廳設備等)配備的準備工作。
4、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參加我校與西南師範大學研究生部聯合舉辦的“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的我校37位教師和在貴州師範大學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的2位教師將於2002年夏季結業,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中更多的同志拿到碩士學位。學校還要關心校內的全國、省及州級各科骨幹教師,促成他們教育教學和科研雙豐收;此外還要搞好第十輪“傳、幫、帶”的指導、驗收工作。
5、在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學生總數的57.5%,住校生比例超過30%的新形勢下,要加強少數民族學生語言科目(語文、英語)學習的相關研究併力爭出成果;加強班主任工作研究,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整體水平.都勻一中全體教職工決心繼續努力,以樸實、深入的工作,打造學校明天的輝煌品牌,為黔南民族教育的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風采

祝賀我校教師曾紅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稱號(07/09/200710:51:00,2010)

特級教師、州管專家——何喜貴校長(04/25/200609:03:00,2198)

馮毅、王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稱號(04/03/200609:34:00,919)州委州政府表彰第二批州管專家(04/03/200609:34:00,953)特級教師——鄭府城簡介(04/03/200609:34:00,1205)省級骨幹教師——吳忠誠老師(歷史組)(04/03/200609:34:00,838)省級骨幹教師——程伏波老師(數學組)(04/03/200609:34:00,793)省級骨幹教師——張翠松老師(物理組)(04/03/200609:34:00,783)省級骨幹教師——胡立無老師(體育組)(04/03/200609:34:00,623)省級骨幹教師——楊林老師(體育組)(04/03/200609:34:00,624)省級骨幹教師——曾紅(化學)(04/03/200609:34:00,998)國家級骨幹教師——郭光錢老師(04/03/200609:34:00,1050)特級教師——鄭府城老師(04/03/200609:34:00,874)省級骨幹教師——田芳老師(04/03/200609:34:00,756)祝賀我校教師曾紅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稱號!

逸夫科技樓

工程概況

都勻一中逸夫科技樓於1998年下半年動工修建,1999年12月正式完工通過驗收評定為優良工程,建設過程中接受建設部工程質量檢查組專家的檢查,由於資料完整,施工完善,管理認真而受到表彰並獲得獎勵。該樓總建築面積為2700M2,框架結構,工程直接費為211萬元,其它間接等費用為29.9萬元,工程合計總投資240.9萬元(其中邵逸夫先生捐贈80萬元港幣,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配套110萬元,學校自籌經費48.9萬元,工程總投資包含內部裝修)。我校逸夫科技樓建成投入使用後,由於設計新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和學校及時的貸款205萬元配置了逸夫科技樓內各項教學所需的實驗、電教儀器和設備,配置了學校雙向互動教學評估系統,使逸夫科技樓能儘快的投入使用並發揮其先進的教育教學功能,從而在參加全國《關於對邵逸夫先生第十二批中國小贈款項目評審》中獲貴州省一等獎表彰和獎勵。

內部結構情況

逸夫科技樓一層設有化學實驗室及準備室、儲藏室、多功能階梯教室及用電管理室、暗室,二層設物理實驗用房四間、教師微機室一間和校園網中心管理室一間,三層設有多媒體網路教室兩間、多媒體語音教室一間、雙向互動教學中心控制室一間、都勻一中演播室一間、電教器材維修室和電教資料室各一間,四層設有生物實驗室三間、音像電子閱覽室和電教資料室各一間,五層設音樂教室一間、史地教學用房三間,屋面設有天文教學館一座,學校建成了以逸夫科技樓為核心的都勻一中校園網和遠程教育地面接收站,我校實驗電教的開出率為100%。學校還利用一至四層的過道創建了都勻一中藝術走廊,同時,學校圖書館藏書10萬餘冊,音像電子教學光碟近3000張。
四、逸夫科技樓建成後給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帶來的促進作用
逸夫科技樓建成後,學校的實驗電教等設備設施發生了徹底性的變化,教育教學條件進一步得到完善,特別是使學生在科技活動、實驗動手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幾年來,學校在理、化、生、信息技術教育和英語能力培養等學科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方面學校按規定要求參加計算機培訓學習的教職工,通過學校的自己培訓均通過相關部門組織的計算機合格考試和等級考試,並取得相應的《計算機合格證書》。
我校教師在參加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比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有:
姚明富老師獲得了全省優質電教課一等獎,全國優質電教課三等獎,並有多人獲省電教優質課二等獎和州電教優質課的二、三等獎。
劉乾武老師製作的CAI課件《人造衛星·宇宙速度》獲省三等獎、全國優秀獎。
陳代權老師的《三維錐體的體積》獲教育部提名獎。
金學斌老師的《硬水軟化》課件獲黔南州教育局2001年一等獎;《鐵及其它化合物的測驗》獲2001年州教育局課件評比三等獎、實驗改進《一氧化氮與氧氣的反應》的實驗獲省第六屆實驗調演二等獎。
王磊老師製作的《無塵黑板擦》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省級三等獎。
艾禮璋老師製作的《新型環保汽油的開發》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省級二等獎。
唐信平老師的論文《平拋運動實驗的改進》獲省物理學會論文評選三等獎。
蒙錫華老師在2000年度全國中學科學教育論文評選中所撰寫的研究論文《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多媒體教學初探》獲二等獎。
2、學生參加競賽方面 (1)各學科競賽:學校在開設好必修課的同時,也為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發展空間,組織了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生物等學科的競賽輔導的選修課。多年來,都勻一中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生的奧林匹克競賽均取得很好的成績,在貴州省能處於領先地位。僅2000年以來,語文有79人次獲獎,數學有38人次獲獎,物理學科有43人次獲獎,化學學科有54人次獲獎,外語學科有110人次獲獎,信息技術學(計算機)科有8人次獲獎,美術科有6人次獲獎。學校還多次獲得貴州省數、理、化、奧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多次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決賽。
(2)高考情況
由於學校重視,學生學習努力,教師教學嚴謹,加之較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近五年來學校的高考在全省都能名列前茅,高考錄取率均在80%以上
管理措施
逸夫科技樓是學校開展實驗、電教和科技活動的重要教育教學場所,學校成立有相應的管理小組,校長擔任組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直接指導和督促有關工作的開展,一位教務副主任和電教組長共同配合負責科技樓由實驗到電教、教學、各項科技活動和培訓以及衛生等工作的布置、安排、檢查。逸夫科技樓管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由於學校重視管理,所以科技樓在使用五年以來,從未發生過任何責任事故,各種設施完好如初。

校園文化

學校標識
校訓
立志崇實擔當
校風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教風
熱愛學生、言傳身教、執教嚴謹、勇於探索
學風
勤學苦練、專心致志、求實求活、開拓創新

學生委員會
都勻一中學生委員會,簡稱“學委會”,是都勻一中學生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學委會自覺接受都勻一中學生代表大會的管理,對它負責,受它監督。現另設都勻一中顧問委員會協助工作(顧委會主席:王忠宇)。
學生委員會委員名單:

校歌  校歌

楊洪彪(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主席)
李籌著(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常務副主席)
陸俊愷(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秘書長)
安柬澤(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副主席)
田如鑫(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副主席)
張義琴(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副主席)
曾傑(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副秘書長)
牟茂(現任都勻一中學委會副秘書長)

校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