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第三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師從王鏞,劉正成、沃興華,何應輝,張景岳,劉彥湖,徐海,張羽翔、陳國斌、於民詮等教授。
人物成就
書法作品入展全國首屆西部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冊頁展、全國六屆新人展、中國首屆百名中青年書畫名家作品展、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名家百

藝術風格
作品運筆爽勁,乾淨利落,有活力,有飄逸之氣,顯得清新、暢達、明快。

藝術評價
其一
濃厚自己的書卷氣文/翟萬益郭雲對書法營養的汲取,可能參照了人體那一種形式,邊攝取邊消化邊吸收的方式,只要看到眼中的東西,經過一番思索即能表現在她的創作中
記得兩年前她開始隸書的創作,起手從《張遷》入手,忽兒之間就鋪開了很長的一個線,沒有固定在《張遷》那裡用過多的時間僵持,左顧右盼、上下出擊、更多的是在清代人和當代人的筆墨里撿拾自己需要的東西,很快塑造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書法形象。她的隸書是用長鋒揮就的。起筆即顯示出一種猛歷,行筆的快捷、果敢,使筆劃表現得乾淨利落,能夠把一種疾速告訴審美主體,由於行筆的勁利,使筆道自然出現了乾枯的韻味,較好地表現出了乾濕適度的筆墨效果,追求到了碑里所沒有的那種情趣,引發了字的古意。文字的結構也是在《張遷》碑的上下時限中求形象,對漢簡語言的借用,成為郭雲隸書的基本特色,筆道的蒼茫雄強改寫了漢簡的自由舒放,整體走向了剛健渾厚,當然湧向她筆底的還有沒能扼制的時風。
去年秋天,她到中國藝術院去進修,到今年全國第六屆正書展徵稿,她投寄的作品又變成了魏碑,小字寫成了冊頁形式,徹底拋開了她堅持時間不是很長的隸書,這種寫法對她來說是全新的,在我的眼裡也是新穎的,最大的特點又是沒有按魏碑的程式去框定自己,關鍵是寫出了自己的魏碑來,仔細欣賞她的作品,首先感到的是張揚。我們的時代本身就是一個張揚的時代,書法也去順應著這個時代張揚,郭雲好像要呈示自己張揚的世界,使涌到自己筆下的每一個字都使盡了張揚,使魏碑更加變本加厲,撇捺加長就會使字很是舒展,長劃的加長又使字靠近了隸書的結體,把一個個置於方框裡的文字,極盡意態之變化,可以從字裡行間讀到她思維的跳躍不羈。
近期郭雲又撇開了魏碑的創作,竭盡全力練習行書,在這裡她碰到了難題,行書的流變和她自身追求的飄忽不定的變幻聚合在一起時,二種變態合流而行,缺少了一種穩健和凝重,她要在變中求變,變化的幅度就顯得太大了,筆墨把馭的失常毫不留情地提示了出來,反映到紙面上的情景帶給了她苦惱,這不是一般情況下所能突破的苦惱,而是突破原有形制之後失控的苦惱。對此種狀態,我的想法是不放棄現有的這樣一個點,再應該往回走一段路,使自己走過的路線之間有一個更好的銜接,又一個過渡和照應,當理暢了這樣一個路線,就會在行書的這個面上表演出新的節目來,缺少了自我修整的過程,一味高速運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郭雲有靈氣,她的靈氣是靠了內在的一股勇氣導引出來的,很多時候可能勇氣大於靈氣,把靈府之中的才華一股腦兒地傾倒了出來,表現的欲望變成了表現的現實,絲毫沒有怯弱畏縮,有著丈夫氣概,她的字一開始就沒有想到秀美柔媚,並且急行單式的前進,即產生工後援的不足。才氣、靈氣、勇氣在一個人身上很難俱全,尤其是一位女性更是難得。況且書法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運動,目標十分遙遠,需要十分的耐力來支撐,學養成為達到最後目的地的全部滋養,這就要郭雲潛心修行,青燈之下,更要面向黃卷,不斷濃厚自己的書卷氣,讓書卷氣來領導才氣、靈氣、勇氣、這四種氣完全合度地表現出來,書法會達到什麼樣的境地,那是不難想像的。

時間十分寬綽,就讓我們緩緩來做。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五曰夜草
其二
韻流空外妖嬈多姿——郭雲書法作品評讀文/魏翰邦十多年不太關心書法界的事了,但有什麼好的作品出現、有什麼新人“出世”也還是有耳聞的。前幾日有好友囑我為慶陽書法家郭雲的書法作品寫點文
所以扯這些題外話,是緣於我看了郭雲的書法想到的。郭雲的書法真的不錯,不錯在有想法、有氣度、有格調,爽勁中帶著沉著,沖淡中隱含豪放,作品有種開放的坦蕩和張揚的大氣。對郭雲的了解只限於她手機給我發的簡訊:“我是07年調入文聯的,同年去中國書法院高研班進修一年併入西部展,08年入兩次單項全國展。從事這個(書法)時間短,基本功弱,但對書法有強烈的興趣和愛好,書寫中的各種關係基本知道,但表現不出來,入展都是靠趣味取勝。我追求字的活潑、飽滿、青春、活力,可常常不盡人意。”我不知道她的更多的學書經歷,不了解她的個人性情,正好適合我一貫的評論原則:作品就是一切。
從郭雲的書法作品看,對楷書用功應該是最勤奮的,涉及隸書、行書,是屬於少數比較會運筆的書法家,作品烙著時代的印記,洋溢著時代的流行氣息,顯得清新、暢達和明快。我一直覺得當代書法創作在起步上就走入了歧途,最致命的是書法家們不會運筆,不會運筆就沒有高質量的線條,基礎沒有過關,其它都是枉然。郭雲較好地解決了運筆問題,很顯然以北魏碑刻、墓誌為基調,運筆爽勁,乾淨利落,把每一個筆畫都交待得相當清楚,不馬虎、不纏綿,沒有寫北碑墓誌書法家們慣常的以塗、描表達方折的惡習,下筆明快、穩定,線條力道剛健而不生硬,在刻意製造楷書獨立點畫關係的同時,讓長線條飛動起來,讓字型晃動起來,帶上飄逸之氣。
郭雲運筆不含糊,空間結構和安排線條更是認真講究,從作品中可以看出郭雲對空間投入了十二分的努力,從每一個點每一個畫的互應交叉上都極盡安排、變化,或上緊下松,或上松下緊,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或連綴或遠離,都傾注了很多的心思。從作品中可以看出,郭雲對刻意的安排布局還沒達到自然自由的狀態,以至於很多字的空間結構用力太猛而顯得過於強力,一些字型明顯缺少穩重和定力,但這種費盡心機的製造空間關係,卻是一個藝術家必須具備的良好習慣,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功

對視覺形式的高度重視是現代藝術的自覺,但伴隨而來的是對形成形式的視覺語言細節的有意無意忽視和否定,現代藝術或多或少都存在細節粗陋的缺陷,形式至上的藝術往往顧此失彼。書法藝術在當代也無法倖免地吸收了現代藝術的思想,同時拿到了形式至上的枷鎖,很少能有顧及二者的高手。郭雲的書法作品顯示出對形式和細節認真的關注和有想法的實驗,或許實驗才剛剛開始,但已顯露出出手不凡的氣魄,爽勁的點線,疏朗透徹的空間,大收大放的關係,搖曳多姿的字型,衝擊波一樣地碰撞著觀者的神經。
郭雲書法作品中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儘管稍嫌稚嫩,但充滿活力的空間和歪歪扭扭的點線、搖搖晃晃的字型,加上層次分明的宿墨,多少趣味、多少世情盡在其中。懂得了運筆的道理,則毛筆揮運起來就有了靈性和生命的活力。不論多么有想法,書法還得靠筆墨的細節展示。郭雲重視細節,如果能夠在更大範圍展開對細節的探索,那將會創作出更加使人激動的作品。如空間上有了動感,能否使動感更加有深意和顯示動靜之統一?是否可以把細節的領域擴大,不僅僅限於對精準的迷戀,走向更加寬泛的細節拓展?是否可以拋開僅僅對某碑某帖的專心取法而走向對自然物象形態的借鑑?
書法藝術最基本的是運筆、用墨和空間結構,很簡單的幾項內容,要用好真是不容易,能寫幾個毛筆字的人幾乎沒有人不會說傳統、王羲之、個性、創新、美之類的話,放眼愛好書法藝術的人,卻的確找不出多少人真正理解書法、真正懂得筆墨空間。因為不懂,所以書法界就充斥著諸如胡搞、沒傳統、膽子大、現代書法等等無意義的空洞言論,對那些有想法有見底的書法家、對那些對筆墨進行實驗的人永遠都是持否定和懷疑態度,一方面大言不慚地講個性、藝術,一方面對書法藝術的些許實驗都不能容忍。郭雲雖然進入書法的創作時間不長,但良好的藝術感覺和專業的書法訓練,使她在一進入書法之途就渴望成就藝術的雄心,邊學習邊實驗,而且很有成效。我們看到她的書法作品極力尋找可以變化搖曳的身姿,在動感上下足了功夫,在用墨上鋪開了色彩,儘管目前看起來不是那么完善和舒服,但這絕對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創作途徑和通向更高境界的基礎。難能可貴的是郭雲的書法字法和謀篇都顯示出一種很大很寬鬆的格局,即使那些看似組織非常小心的楷書作品也形成擴張的沖

從郭雲的書法作品中我看到了對傳統書法的不滿足和試圖有所作為的野心和掙扎,我非常看重這種掙扎和努力,這不僅僅是一種圖式的試驗,更是精神的追尋和磨鍊,中國的書畫藝術在當代最缺少的就是對高貴精神的尊重。有了對高貴精神的尊重,藝術的格調自然就高了。一位朋友說過,對傳統書法的訓練,不是描摹作品的樣式,根本的是對高貴精神的薰陶,多么深刻的高見,我們對傳統理解了多少?對於一個有藝術追求的人來講,那怕一頂點的出格和突破都是極其不容易的,像書法這種歷史悠久、極簡單又極難出新的藝術,更是難上加難,任何一個有書法創作經歷的人都非常珍視小小一點筆墨嘗試的,只有無知者才對書法筆墨的開拓不屑一顧。好的藝術家的成長不在於生活在什麼環境下,而在於對從事的藝術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高妙的技術,在於有創新的理念和衝破世俗勇往直前的精神,書法是小技,但含有大道。讓我們一起努力。
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