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
在贛州讀中學時,積極參加聲援上海五卅慘案的學生愛國運動。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共青團支部書記。192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 ,被推選為贛州學生聯合會總幹事。同年11月組織成立贛州青年乾社,任負責人。1927年任信豐縣工農運動指導,靈、中共信豐縣委宣傳部部長。大革命失敗後,組織成立中共信(豐)定(南)安(遠)中心縣委,任書記。1928年2月任信豐暴動總指揮部總指揮 ,率領數萬農民舉行信豐暴動,指揮農軍接連三次攻打信豐城。同年秋組織成立贛南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二十六縱隊,任縱隊長。1929年4月同紅五軍會合,所部編入紅五軍,任軍部政治保衛大隊黨代表。後隨軍轉戰湘鄂贛邊擴大革命根據地。同年12月任紅五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黨代表。
事跡
在1927夏天的險惡形勢下,信豐黨組織派郭一清和黃達赴南昌向省委請示工作。省委指示:為了配合全省的戰略安排,贛南派來的同志必須迅速返回贛南,繼續發動民眾,做好暴動的準備,並將南下的其他人員組成一支工作隊,任命朱由鏗為隊長,郭一清為副隊長,對外則使用中國國民黨省黨部宣傳隊的名義作掩護。郭一清受命後,全然不顧千里跋涉的勞累和途中的危險,星夜兼程返回信豐。南昌起義爆發後,郭一清又接到贛南特委的通知,要他火速趕到會昌縣筠門嶺,迎接南下的南昌起義軍。郭一清冒著酷熱,晝夜趕到筠門嶺。一打聽,部隊早已南下向廣東挺進,郭一清只好返回信豐。回到信豐不久,朱德、陳毅、王爾琢等帶領的部分起義軍入湘途經信豐。郭一清立即在黃泥排召集地方黨組織負責人聯席會議,周密地安排了對起義軍的接待工作。由於他的精心安排,信豐縣接待起義軍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朱德、陳毅十分讚賞郭一清這種高度負責的精神,臨走時留下八支長槍、一支短槍和需保存的檔案,並囑咐他儘快組建農民武裝,作好暴動準備。
南昌起義後,信豐的農民協會轉為公開活動,同時宣布成立中共信豐縣特區委,郭一清任宣傳委員併兼管軍事工作,黃維漢任書記。
年底,蕭風鳴任中共信豐縣委書記,郭一清幫助他宣傳貫徹黨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積極組織農民赤衛隊,開展“不還租稅,反對高利貸剝削”、“收租收債者殺”的年關鬥爭。當地土豪十分恐慌,哀求和慫恿縣長李枝煊和保警隊長王廷驥再次下令通緝共產黨人,捉拿郭一清等人。於是,一場新的殘酷戰鬥嚴峻地擺在了郭一清等人的面前。
郭一清的家被敵人燒毀以後,老表們又幫助蓋起了幾間土屋。1928年2月21日晚上,縣委就在這裡召開擴大會議。在昏暗的桐油燈下,密密匝匝地擠滿了人,跳動的火苗映紅了一張張興奮的臉龐。會議決定成立縣工農革命委員會和暴動總指揮部,選舉智勇雙全的郭一清擔任總指揮,並討論通過了暴動行動計畫。這是一個將被歷史牢牢記住的難忘的夜晚。
22日夜裡,信豐城外一陣緊密的鑼聲過後,萬餘農民衣領內、武器上一律縫扎了紅布條,左臂佩戴紅袖章,肩背鳥槍或手持梭標大刀,高舉火把,按擬定方案兵分四路向信豐縣城進發。總指揮郭一清親率第三路大軍,及時趕到縣城上西門外火焰山指揮部部署攻城。
次日凌晨,各路大軍1萬多人到達陣地待命。郭一清一聲令下,攻城信號——3聲土炮巨響發出了。頓時火光沖天,殺聲如雷,十幾門松樹炮,80多支長槍和300多支鳥槍,齊向四面城樓發射。敵人仗著裝備先進固守城堡,農軍幾次攻擊都沒有能得手。郭一清又令下西門外的第二路大隊,利用早已挖好直通城腳的交通壕,派人身裹用水浸濕的棉絮,帶著煤油、乾柴,摸到城門焚燒,但因城門鐵皮厚實無法燒熔。郭一清在陣地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挑選一批機敏勇猛的赤衛隊員組成敢死隊,扎長梯爬城牆;同時用“棺材炮”爆炸城根,也未奏效。敵人緊急調動小河、古陂、安西等鄉民團3000餘人,又調來了駐贛州的國民黨第七師一個營趕來支援,使暴動隊伍腹背受敵,攻城10餘天終告失利。縣委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下令撤退疏散。由郭一清等人帶領部分赤衛隊員轉入山區開展游擊戰爭。
不久,郭一清在信豐、定南、安遠三縣交界的楊佳寨接到縣委指示:贛西南地區的人民武裝改編為三個縱隊,授命郭一清將信豐、定南、安遠三縣邊區的游擊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贛西南第二十六縱隊,任命郭一清為該縱隊司令,在三縣堅持游擊戰活動。
1929年1月,毛澤東和朱德率紅四軍從井岡山出發,轉戰贛南,東進福建,途經定南縣的龍塘圩時,與郭一清的紅二十六縱隊會師。當了解到郭一清部隊紀律嚴明,深得民眾的愛戴與支持,由30多人發展到200餘人槍的情況後,毛澤東建議二十六縱隊隨紅四軍一同東進。不料,行至尋烏縣鄉時,遭遇敵軍金漢鼎和劉士毅部。為了保障紅四軍的順利進軍,經前敵委員會研究決定,留下二十六縱隊地打游擊,以牽制敵人兵力。郭一清二話沒說,當即表示:“服從命令,堅決完成任務。”
這年3月,紅四軍攻克長汀,回師贛南發展蘇區革命根據地,在瑞金與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以及地方縱隊大會師,特將郭一清的二十六縱隊編入紅五軍,成立政治保衛大隊,任命郭一清為黨代表,李壽軒為大隊長,並隨同紅五軍返回井岡山恢復革命根據地。不久,又調任郭一清為紅五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政治委員。自此,郭一清作為一個成熟的指揮員和優秀政治工作領導者,一直跟隨彭德懷轉戰於湘粵鄂贛邊,在各次戰鬥中,充分表現了他英勇、果斷、善戰的特色和指揮才能,頗得彭德懷的讚許。
1930年6月,紅五軍第五縱隊奉命擴編為紅八軍,郭一清轉任紅八軍第一縱隊政治委員。7月下旬,紅三軍團奉命攻打長沙。25日,紅軍在長沙瀏陽門外遭敵阻擊。為了突破敵人防線,郭一清不顧個人安危,手舉駁殼槍,高聲喚著:“同志們跟我來,衝上去消滅敵人!”在郭一清的帶領下,紅八軍像潮水般沖向敵人陣地,擊潰了阻擊的敵人,並擊斃敵團長鄧南一。可是,在追擊敵人時,郭一清卻在瀏陽門外猴子石戰鬥中不幸陣亡,時年僅28歲。
郭一清雖然生命短暫,但他的一生卻是流彩閃光。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黃克誠、 何長工、程子華、李壽軒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多篇回憶錄中,充滿深情地頻頻追述郭一清的功績。1951年9月5日,彭德懷在朝鮮戰場上寫給郭一清的遺子郭興讓的信上說:“一清同志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早期信豐縣委的領導人之一,是我的戰友。他不幸犧牲,安葬於瀏陽門外七里巷附近,當時因環境險惡,為避免敵人掘屍而未立碑,與其他犧牲的同志埋於一起,日久已難以辨認。惟郭一清同志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堅決勇敢、艱苦奮鬥之精神,將永遠留在人間,值得我輩學習!”
逝世
1930年6月成立紅三軍團紅八軍,任第一縱隊政治委員。7月25日率部參加平江戰鬥,指揮所部在長沙城郊金井同國民黨軍激戰16小時,壯烈犧牲。
民國人物(三)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