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翼心,又名玉如,小名若娃、荷心,革命烈士張朝燮的妻子。1923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學高中師範部,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與向警予等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11月回江西。任中共贛北特委委員,永修縣委組織部長,中共永修縣委書記。1928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機關秘書,後任組織部代理部長。同年5月不幸被捕。1928年6月,慘遭殺害。時年26歲。
人物生平
王經燕,1902年出生於江西永修縣淳湖王村一個地主家庭。自幼與張朝燮訂婚,1919年結婚後,在堂兄王環心和丈夫影響下,剪髮放足,進女校讀書。1923年,考入南昌省立第一女子中學高中師範部,參加江西青年學會。積極參加革命活動,發動女同學參加社會活動,組織成立“女青年社”,是南昌學生界傑出的女青年。
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江西地方黨組織選送13人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已是三個孩子母親的王經燕在丈夫張朝燮的支持鼓勵下,毅然服從組織決定,告別家鄉和親人,10月3日從上海乘蘇聯貨輪出發。與向警予、沈澤民、王稼祥和李立三夫婦、袁賦秋等一起,於11月中旬抵達莫斯科中山大學,在校她發奮苦讀,學完社會發展史、哲學、政治經濟學、各國革命史等十幾門課程,成績優秀,不但能用俄語對話,還能翻譯俄文書刊,被譽為“高材生”。
1927年秋,正當王經燕快要畢業時,傳來丈夫張朝燮犧牲的噩耗,她驚聞噩耗,悲痛欲絕,謝絕組織上要她留在莫斯科的意見,要求歸國參加戰鬥。於是和回國人員繞道蒙古,從西北邊際入境,跋涉數月,於1927年11月,回到江西,任中共贛北特委委員、永修縣委組織部長,她積極協助堂兄、縣委書記王環心開展農村武裝暴動的準備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中,她與男同志一起爬山涉水,忍飢挨餓地從事農村工作。
暴動前夕,其胞兄王經淄回到淳湖王村,發現堂兄王環心蹤跡,遂向塗家埠國民黨駐軍告密,帶隊搜捕,王環心不幸被捕。她組織力量營救,未能成功,不久,王環心夫婦在南昌遇害。面對又一次沉重打擊,王經燕憤怒地發出“欲志傷心惟努力”的鏗鏘誓言,接任了縣委書記,緊急召開縣委擴大會議,作出堅持武裝鬥爭的決定。她同縣委委員李德耀、淦克鶴等建立了南鄉根據地,恢復了黨團組織,作出開展武裝鬥爭的決定。至1928年1月,全縣共產黨員發展到450人 。
1928年2月,她調至中共江西省委機關,先任秘書,後任代理組織部長 。化名“賀落霞”,以家庭教師為掩護,從事營救和安置戰友等工作。5月,省委機關遭到破壞,王經燕不幸被捕。敵人得知她是留蘇學生、中共江西省委要人,企圖逼供打開缺口。在關押期間,她將法庭當講台,大義凜然,義正辭嚴,用鮮明有力的論證,把昏庸的法官駁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敵束手無策,派她胞兄王經淄勸降,她唾面痛斥。在審訊室里,她嚴守機密,任憑敵人毒刑拷打,殘酷折磨,鐵骨錚錚,寧死不屈。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 6月夜晚,從容不迫地跨出牢房,臨刑前,她神態自若,高唱國際歌走向刑場,敵人慘無人道地拔出刺刀割她的嘴和鼻子,又用刺刀猛戳她反綁著的雙臂和下體,用鐵塊塞其嘴,在敵人這般瘋狂殘害下,王經燕英勇地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年僅26歲。
王經燕殉難後,共產黨的刊物《列寧青年》等刊物發表了悼念文章 。
碧血伉儷
張朝燮,字淡林,1902年生,永修縣艾城街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共永修縣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曾任中共永修縣黨小組長、國共合作時的江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工人部長、中共江西省委委員、永修縣委組織部長等職。父親張文淵是前清舉人,曾經當過清朝的知縣,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王經燕,字翼心、玉如,小名若娃、荷心,九合淳湖王家人。父親王德兼是永修的大財主,其實他也是一個讀書人,精通文墨。張、王兩家為世交。張朝燮、王經燕同年出生,由父母包辦,從小就定下了童子婚。兩人1919年春節期間結婚,當時他們都只有17歲。婚後兩位新人甜甜蜜蜜,常挽手邁步於艾城東門河邊的沙灘上,恩愛無比。春節後,他們的蜜月也結束了。張朝燮回南昌二中繼續讀書,王經燕也隨丈夫來到了南昌,住在翠花街王經燕家的一幢房子裡。(王經燕父親在南昌有多處房產和鋪面)。
1920年10月他們的大兒子出世了。
張朝燮(1902-1927),字淡林(譫林),永修縣艾城鄉人。1919年,“五四”運動的風暴席捲全國,他正在江西省立南昌第二中學讀書,代表二中學生出席南昌市中等以上學校在百花洲沈公祠召開的學生代表會,並於5月12日參加和組織震撼全省示威遊行。1921年,他和王環心、王弼、曾去非等在南昌會館成立“永修教育改造團”(後稱“社會改造團”)。秋天,他畢業回永修,與改造團成員創辦“含英”國小和“雲秀”女校。
張朝燮的妻子王經燕(1902-1928),字翼心,又名玉如,小名若娃、荷心,是永修縣淳湖王村的姑娘,兩人自幼青梅竹馬,訂了婚約。1919年結婚後,在丈夫的影響和幫助下,她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帶頭剪髮放足,進雲秀女校讀書。夫妻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比翼齊飛。
張朝燮於1921年秋,考入國立武昌師範國文史地部,後轉歷史社會學系。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他從武昌師範大學畢業,回到南昌擔任中共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的組織委員。同年7月,中共南昌特支在塗家埠建立永修縣第一個黨小組,他擔任組長。
王經燕於1923年考入南昌第一女子中學。她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組織了進步團體“女青年社”,參加江西青年學會。是南昌學生界積極從事學生、婦女運動的傑出女青年。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中共江西地方黨組織選送王經燕等13人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這時,她已有三個孩子,最小的還不滿周歲,毅然服從組織決定,於10月3日從上海乘蘇聯貨輪出發。張朝燮為她作《念奴嬌--送別》詞一首,以壯行色。11月2日,王經燕抵達海參威,因水土不服,臥病在床,帶病寫信給朝燮,流露出想念老母、丈夫和孩子的眷戀之情,朝燮立即寫信勸慰,使經燕振作起精神,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發奮苦讀,兩年學完俄語、社會發展史等十幾門課程。其中尤以俄語成績突出。被譽為“高材生”。
1927年2月20日,經燕在給朝燮的信中說:“使我受莫大的痛苦,為的是怕你遭不幸的事情。雖然人人都知道犧牲是我們革命者所不能免的,我們革命是由犧牲得來的。沒有流血,就沒有成功之日。……”她的丈夫朝燮,就是一位隨時準備為革命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的共產黨員。1925年12月17日,江西黨的領導趙醒儂被捕,黨的秘密機關遭到搜查,在南昌城中“捕捉共產黨”的喧囂聲中,朝燮臨時承擔起趙醒儂的工作。他寫信給經燕描述當時的處境是:“晝伏夜動,出沒無常。”1926年9月16日,趙醒儂被反動軍閥殺害。他慨然發出“剩好頭顱酬死友,憑真面目見群魔”的誓言,不顧危險,秘密組織運輸隊、偵察隊、擔架隊,支援北伐軍。那時,他在給王經燕的信中寫道:“有時夜行六七十里,日行八九十里,與農友同吃稗羹,同住稈洞。一切為了北伐勝利,晝夜不停地工作”。
11月8日,北伐軍攻克南昌,朝燮回省城任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工人部長。不到兩個月,南昌市成立總工會,發展4萬多名會員,並在九江、贛州、景德鎮等地組織起各種行業工會和糾察隊。他和擔任省黨部農民部長的方誌敏,成為江西工農運動的主要領導人。1927年初,經中共江西區委批准,朝燮回縣擔任中共永修縣支部宣傳委員和國民黨永修縣黨部組織部長,與中共永修縣支部書記王環心一同領導全縣的工農運動。在他們的組織領導下,打土豪,鬥地主,減租減息,禁菸查賭,紅色風暴席捲永修。四月十五日凌晨,朝燮與環心等領導人正在永修縣艾城城隍廟的縣黨部駐地開會,突然受到彭立生、吳廷桂等八十多名匪徒包圍,我方只有八名農民自衛軍,敵我力量懸殊,朝燮帶頭突圍,從側門衝出,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7歲。
1927年秋,王經燕正在蘇聯整裝待歸,原想很快就要與家人團聚,卻傳來了張朝燮犧牲的噩耗。她怎能想到兩年的生離竟成了永訣,昔日的擔心害怕都來到眼前,一時淚如泉湧,悲痛欲絕。她眼前不斷閃現著親人的身影,心潮湧起了臨別贈詞:“猛進、猛進,學成歸來殺賊。”她鎮靜下來了,擦乾了眼淚,堅定地向組織表示:共產黨員就應有“見危受命”的精神!堅決要求回國投入戰鬥。她和回國人員繞道蒙古,從西北邊際入境,跋涉數月。於11月回到江西永修。她一回來就積極協助堂兄、縣委書記王環心開展農村武裝暴動的準備工作。暴動前夕,王環心夫婦被捕,不久遇害。面對又一次沉重的打擊,王經燕慨然發出“欲止傷心唯努力”的堅強誓言,並於12月接任中共永修縣委書記。她同縣委委員李德耀、淦克鶴等建立了南鄉根據地,恢復了黨團組織,作出開展武裝鬥爭的決定。
1928年2月,經燕調江西省委機關,先任秘書,後任組織部代理部長。化名賀若霞,以家庭教師身份作掩護,從事營救和安置戰友的工作。同年5月,省委機關遭破壞,經燕不幸被捕。在法庭上,她將法庭當講台,口若懸河,用鮮明有力的論證,把昏庸的法官駁得張口結舌;在審訊室里,她任憑敵人毒刑拷打,殘酷折磨,鐵骨錚錚,寧死不屈。在6月的一個夜晚,經燕高唱《國際歌》走向刑場,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經燕殉難後,共產黨的刊物《列寧青年》發表了悼念文章。
民國人物(三)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