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希珍

同年,希珍鑒於農村缺醫少藥,勞苦大眾染疾,不能及時治療,遂決心興辦醫院。 1930年土匪徐三陷城,全城盡遭洗劫,民眾醫院瀕臨倒閉。 1938年冬,日軍侵占沾城,民眾醫院被迫停散。

基本信息

簡介

邊希珍(1882~1974),字聘卿。今富國鎮胡家營村人。

經歷

少年時期,家境富裕,受父母信基督教影響,熱心慈善事業。成年後到永豐天主教堂任事。1928年國民黨縣政府選聘邊希珍統領督修沾城東關橋,希珍欣然應聘,併到南關居住,早起晚眠,義務盡職,倍受民眾擁護,施工順利,如期完工。 同年,希珍鑒於農村缺醫少藥,勞苦大眾染疾,不能及時治療,遂決心興辦醫院。首先徵得縣政府支持, 由縣財政每月補助200銀元,又劃給東窪淤地1400畝,每年收地租2000銀元,做為醫院經費。並邀請在外地從醫的同鄉好友董洪濤、邊壽卿、邊子萬當醫師,在沾城西關辦起霑化縣第一家醫院,初名渤海施醫院,後更名民眾醫院,邊任院長。醫院以施醫舍藥、治病救人為宗旨。前來就診者絡繹不絕。醫院能成功施行截肢、闌尾切除、破腹產等外科手術。除接受前來應診的病人外,還經常出診,到鄉下給民眾查病治病,宣傳衛生防疫,開展新法接生;將本地傳染病書寫成傳單到集市散發,宣傳預防措施和護理方法,使危及人們生命的霍亂、傷寒和瘧疾大為減輕。1930年土匪徐三陷城,全城盡遭洗劫,民眾醫院瀕臨倒閉。匪兵退後,希珍毫不氣餒,與縣政府幾經周旋, 得從地方預備費中每年撥款600元,邊又多方奔走,爭得私人資助,終使醫院獲得復甦和發展。 1932年,希珍發動南關民眾搬走火神廟的神像,辦起學校,招收學生25人,除學文化外,還組織學生學習武術和京劇,並置辦樂器和戲裝。每年春節借辦文娛節目動員富戶捐獻糧食和熟食品,救濟貧苦人家。 1938年冬,日軍侵占沾城,民眾醫院被迫停散。後,日偽縣政府多次要邊希珍把醫院辦下去,希珍隱居家中執意不肯為日偽粉飾太平。1945年縣境解放後,希珍在土地改革運動中主動獻出多餘的土地、房產,分給貧苦農民,一直從事力所能及的農業勞動,至92歲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