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至戰國的樂舞

遠古至戰國的樂舞,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原始樂舞活動中,人們常把自己打扮成狩獵的對象或氏族的圖騰,這類樂舞反映了先民的狩獵生活。

原始時期的音樂舞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樂舞與先民們的狩獵、畜牧、耕種、戰爭等多方面的生活有關。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寨出土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的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距今約五千餘年,屬新石器時代遺物。在陶盆內壁上,有三組舞者,每組五人,手挽手列隊舞蹈。舞者頭上有下垂的髮辮或裝飾物,身邊拖一小尾巴,可能是扮演鳥獸的裝飾。在原始樂舞活動中,人們常把自己打扮成狩獵的對象或氏族的圖騰,這類樂舞反映了先民的狩獵生活。《尚書·益稷篇》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此畫面仿佛使我們看到先民們在原始樂器,如骨笛、陶哨、陶塤、石磬的伴奏下,歡樂歌舞的情景。
在我國雲南廣西貴州、內蒙、新疆、西藏、四川、甘肅、黑龍江等地區都發現過古老的岩畫,有的岩畫中有樂舞場面。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各地區各民族社會發展歷史不平衡,這些岩畫的準確創作年代尚難斷定。它們多數產生在中原地區進入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之後,大量出現是在秦漢時期,有的延續到封建社會晚期。其中不少畫面反映的內容是原始社會的藝術活動,如內蒙陰山山脈狼山地區岩畫中的樂舞場面,形式多樣,有單人舞、雙人舞和數人列隊表演的集體舞。其中有一畫面,一排四人,手挽手翩翩起舞。畫面四周有圍框,似是表示房屋或洞穴,反映出這是室內的樂舞活動。還有一幅集體舞蹈場面,有十幾個舞者,其中四人有很長的“尾飾”,有人身上蒙著扮演各種鳥獸形象的偽裝,模擬著鳥獸的形態動作。
甘肅嘉峪關市西北黑山石刻畫象中有一幅三十人舞蹈的畫面。表演者分上中下三層列隊橫排,有人雙手叉腰,有人一手叉腰,頭上都有尖長狀飾物,似雉翎。還有人持弓射箭,前面設有箭靶,有人作練武狀。從整個畫面看,可能是練武,也可能是習舞。在原始社會,部落之間戰爭頻繁,所以產生了帶鼓動和操練性質的軍事舞蹈。
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花山崖壁畫中有遠古駱越民族(壯族祖先)的樂舞場面,舞蹈動作多是雙手上舉、兩腿叉開,舞姿粗獷有力。
在商代卜辭(甲骨文)中見到的樂舞有《隸舞》、《〓舞》、《羽舞》、《〓舞》等。這些樂舞多用於求雨,也有的用於祈年或祭祀祖先、山川。由巫師作舞,或商王親自作舞。
這是甲骨文中求雨之舞的記載:
“庚午卜貞:乎(呼)〓舞,從雨?”(羅振玉《殷墟書契前編》6·26·2)
“壬申卜:多〓舞,不其從(縱)雨?”(黃濬《鄴中片雨初集》卷下40·5)“〓舞”之“〓”,多讀作征伐之徵,可能是一種武舞。甲骨文中的“舞”字作〓或〓,象一人手持牛尾或其他動物的尾巴舞蹈之形。
四川成都市郊百花潭出土銅壺樂舞圖。此壺約為春秋末至戰國前期製品。通體用金屬嵌錯豐富的圖像。壺身以三條帶紋分為四層畫面,上有習射、採桑、狩獵、宴樂、武舞、水陸攻戰等圖像,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若干側面。第二層宴樂場面中有兩人擊四件一組的編鐘(甬鍾),兩人擊五件一組的編磬。四人圖像下面有跽坐者吹笙(或排簫)。在編磬右側有兩人,執槌擊建鼓,四人執矛舞蹈。與此壺形制相近的還有一件傳世銅壺,其嵌錯圖像紋飾中有樂舞場面。有兩人擊四件一組的編鐘(甬鍾),一人擊五件一組的編磬,一人吹角(?),一人擊建鼓。整個樂隊在一套鐘磬架下面演奏,兩個支柱作怪獸狀。這兩件銅壺上的圖像均為生動的樂舞表演場面。
河南輝縣出土銅鑒樂舞圖。約為戰國製品。器物雖已殘破,但在質地極簿的碎銅片上發現有細如髮絲的紋飾,上有宴樂、狩獵、草木等畫面。中部房屋兩邊懸有編鐘、編磬。鍾為鈕鍾,共五件,由兩人演奏。磬也是五件,有三件清晰可見,由兩人演奏。演奏者雙手執槌,姿態優美。
浙江紹興三○六號戰國墓樂舞模型。在一銅質房屋模型內,有六人跽坐於地,其中四人演奏樂器。一人擊鼓,一人吹笙。一人膝上橫置弦樂器,雙手彈奏。一人膝上也橫置弦樂器,右手執一小棍,似在擊弦,另一手彈奏。另有兩人雙手交置於腹前,似為歌者。這是一座越國墓葬,此屋屋頂上豎立圖騰柱,柱上端蹲一隻鳥。屋內人物可能是在進行與祭祀有關的奏樂活動。
《禮記》中的鼓譜。周代以來,宴享賓客時,常舉行各種競技遊戲,如投壺即是其中一種。漢代畫像石中有“投壺”圖像。在投壺活動中,有“投壺禮”,還要演奏鼓樂。《禮記·投壺篇》中記錄了兩段鼓譜。鄭玄註:“此魯、薛擊鼓之節也。圓者擊鼙,方者擊鼓。古者舉事,鼓各有節,聞其節則知其事也”。
鼓在古代樂舞和社會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凡神祀、社祭、鬼享、軍事、宴樂等場合都使用鼓,也就是鄭玄所說的凡要“舉事”,必以擊鼓為號令。此“鼓語”是魯、薛兩國所用,其圓形符號為擊鼙鼓,鼙鼓是一種用於軍旅的小鼓;方形符號為擊大鼓。此譜沒有標註時值長短的符號,尚難演奏,但它是文獻所載,年代最早的打擊樂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