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樂舞

一般來說,早期的陶塤都是橄欖形,體積較小,除一個吹孔外,僅有一至二個音孔;晚期的陶塤才呈蛋形,體積增大,音孔增多。陶塤中隱藏著古老的原始音樂的奧秘,已有許多音樂史家對此進行過研究。今天,音樂家已經複製出陶塤這一古老的原始樂器,使之登上了演奏現代音樂的大雅之堂。

簡介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氏族先民已經有他們的原始樂舞。從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中發現的骨笛,我們似乎聽到來自遠古的笛聲。那么,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原始樂舞是什麼樣?在古代文獻中有相當多關於原始樂舞的記載,它們大多是古代流傳的神話傳說,不僅文字記錄簡略,而且還都披著一層神秘的外衣。了解新石器時代中期神秘的原始舞蹈最可靠的資料,仍然是考古發現的原始樂器及有關原始舞蹈的圖畫資料。

這一時期的原始樂器發現較多,多系陶土燒制而成,發現的種類有陶塤、陶響球和響器、陶鈴、陶角號等幾種。早先出現的骨哨這時仍在流行。

陶塤是這一時期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原始樂器。它們大多呈橢圓形、平底、中心空,表面有一至數個小孔,可以吹奏出不同高低的樂音。這種簡單的原始樂器在許多遺址中都曾發現過。最早的當屬仰韶文化的陶塤。西安半坡遺址就發現過兩件仰韶早期的陶塤,為橄欖形,一端有一個較大的吹孔,尖緣上有一個凸鈕,可以使氣流進入塤中發出較大響聲,另一端也有一個小孔,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音。這是最原始的一音孔陶塤。據音樂史家研究,它是從模仿動物鳴叫的哨子發展而來①。類似的陶塤在臨潼姜寨遺址也有發現,其中兩件呈橄欖形,一端塤壁上有一個小孔,是與半坡所出相同的一音孔陶塤;但另一件為圓錐狀,尖端有一個吹孔,中腹有兩個小音孔。這種二音孔陶塤的出現是陶塤製作上的一個飛躍。它所吹出的三個音,可以構成包含一個小三度音在內的某種形態的音階。音樂史家據此認為,中國古代的五聲音階此時已開始形成,成為中國古代音樂史上一個重要事件。除仰韶文化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文化和江蘇邳縣大墩子遺址的大汶口文化中,均發現過陶塤。但從目前資料來看,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陶塤主要流行在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

起源

陶響球和響器也是這一時期最流行的原始樂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過兩件仰韶文化早期的陶響器,一件橄欖形,另一件饅頭形,內有泥丸,搖之作響。由於它們不是球體,與陶響球形狀不同,故稱作陶響器。最早的陶響球也屬仰韶文化早期。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曾發現三件,直徑僅 2—3 厘米,內有小泥丸,輕搖作響,外表飾有指甲紋。如此小的陶響球,可能不會單個使用,集合數個一起搖動,響聲則會更大。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中也發現有許多陶響球,四川巫山大溪、湖北宜昌清水灘、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樹等地均有出土,其中宜昌清水灘出土的四件,內裝石子,外表有鏤孔和各種紋飾,顯而易見,陶響球在大溪文化中極盛行。此外,北京平谷上宅遺址中也出有陶響球。

① 李松:《中國雕塑藝術的燦爛開端》,載《中國美術史全集?雕塑編?l 原始社會至戰國雕塑》第 18 頁。

① 呂驥:《從原始氏族社會到殷代的幾種陶塤探索我國五聲音階的形成年代》,《文物》1978 年 10 期,第 56 頁。

陶鈴發現不多,仰韶文化時就已出現。在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發現兩件半坡類型的陶鈴,口大頂小,橫斷面均為橢圓形。一件為凹口,頂端平齊,上面有兩個小孔,為繫繩懸掛之用,鈴壁兩側各有 2 孔。另一件頂端圓凸,只在鈴壁開有小孔。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出有仰韶文化的陶鈴(原稱陶鍾),口大頂小,但頂上有柄,肩兩側各有一小孔。

陶角號在山東莒縣陵陽河遺址的大汶口文化和陝西華縣井家堡仰韶文化的墓葬中均發現過,呈牛角形。經吹奏,能發出洪亮的聲音。但有人認為它們是原始巫術活動中使用的法器。

骨哨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較多,共出土約 150 件左右。均系鳥禽類肢骨製成,表面開有兩個音孔,個別的有 3—4 個音孔。類似的骨哨在浙江嘉興馬家浜遺址和江蘇吳江梅堰遺址也曾發現。骨哨,一般認為是原始人類狩獵時用於誘捕獵物的一種擬聲工具。但河姆渡遺址的骨哨,在平時可作狩獵工具用,在歡慶活動時也是一種吹奏樂器。特別是其中還有一種內有拉桿的骨哨,表明河姆渡先民已懂得利用機械的原理來改變氣流,以發出不同聲音。時至今日,在我國南方還能普遍看到這種供小孩玩的拉桿竹哨,而在廣西、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中仍使用類似的竹笛或骨笛作為樂器,演奏時用手指按住管的兩端,吹孔就能模擬出各種維妙維肖的聲音。1986 年浙江歌舞團的一位笛子演奏家用雞骨仿製了一件河姆渡出土的骨哨,創作演奏了“遠古狩獵舞曲”,受到藝術界的高度讚賞①。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氏族先民已經創造出多種原始樂器,對繁榮和推動這一時期原始樂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眾多陶製樂器的出現,一方面是當時制陶術發展的產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原始音樂藝術發展的成就,滿足了氏族先民勞動和生活的需要。正是這些原始樂器向我們展示了先民們的精神生活。

音樂史家指出,原始音樂是以“樂”這一概念表示的。它與原始舞蹈密不可分,是一種歌、舞、樂相結合三位一體的原始樂舞②。在原始社會裡,氏族先民從長期勞動生產實踐中,逐漸對勞動的呼號、動作、節奏與音調等有了深入體會與認識,從而產生了一種再現勞動與生活場景的衝動,為了滿足這種精神需求,於是創造出了原始樂舞這種原始藝術形式。原始樂舞一旦產生,就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成為表達他們思想感情喜怒哀樂的一種方式。當他們祈禱和慶祝豐收的時候,要跳舞唱歌;當他們發動氏族部落間的爭鬥和歡慶勝利時,也要跳舞唱歌;當他們埋葬死者,祈禱和祭祀亡靈和祖先,甚至鬼神的時候,還要跳舞唱歌;即使是舉行成丁禮等活動,仍然要跳舞唱歌,原始樂舞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① 《浙江日報》1986 年 8 月 1 日。

②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9 年版。

1982 年在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一座仰韶文化晚期大房子中發現一幅地畫,就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期氏族先民原始舞蹈的藝術表現。這座大房子的居住面是用白石灰抹上的白灰地面,在室內靠後壁中部居住面上,用黑彩繪著一幅面積達 1 平方米的原始舞蹈圖。畫面上方是兩個舞蹈者,右手撫頭,左手按住腰間的武器,雙腳分叉在跳舞。他們的面前是兩具擺放在墓坑裡的屍骨,似乎表示他們跳的是祈禱亡靈的祭祀舞。這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一幅舞蹈圖,碳 14 測定年代約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儘管它的畫面還比較神秘,但卻是中國有關原始舞蹈最早的實物資料。對新石器時代中期神秘的原始樂舞,可以由此窺見一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