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北周、宋時有左、右街道錄院,掌道教事務,先屬鴻臚寺,政和六年(1116年)改屬秘書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屬禮部。清沿置。掌有關道教徒事務。其主官稱正印、副印,下設左右正二人、左右演法二人、左右至靈二人、左右玄義二人等。各省則府置道紀司,州置道正司,縣置道會司。 清代沿置。
相關詞條
-
道
道,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道dào 形聲。字從辵,從首,首亦聲。“首”指"頭"。“辵”指“行走”。“辵”與“首...
一、概述 二、‘道’的原始涵義及不斷的發展 三、作為行政管理區的‘道’ -
導錄司
元朝始設於各路,掌管所屬道人。 以道錄為長官,下設書吏、公使人等。 明朝設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掌管道人之最高機構,隸於禮部。
簡介 沿革 編制 -
道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是官名。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始設。唐御史台分為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許可權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御史台設都...
-
司姓
夏朝啟為後君,(在夏商時期後同司,考古出土的“司母戊鼎”也稱“后母戊鼎”,也可證明司姓始祖出於夏朝)稱夏司氏,司姓第一來源於夏啟,現在後人分布於山西澤州...
溯源考證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姓氏始祖 司姓名人 -
左右街僧錄司
中國古代朝廷的中央機構之一,唐文宗開成中。始立左右街僧錄。明太祖洪武元年,設立善世院。四年,即刪除設定。洪武五年,改為僧度牒。洪武十五年,始置僧錄司。在...
-
道[行政區劃]
“道”作為一種行政區劃始創於中國。“道”在漢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
行政區劃 中國政區 外國政區 -
三司
西漢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見三有事)。古文經學家...
引證詳解 起源 各朝的三司 -
金光御九界之鬼途奇行錄
台灣金光布袋戲劇集。 該劇延續上一部《金光御九界之魆妖紀》劇情。 詩仙御劍,獨領風騷,天下無墨,縱橫一刀,刀劍武林,縱橫再起。
劇情簡介 劇集列表 分集目錄 分集劇情 角色介紹 -
《思問錄》
《思問錄》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的論著。分內外兩篇,各1卷。內篇以論述哲學問題為主,外篇涉及天文、歷數、樂律、醫學等各種自然科學問題。該書內容與《張子...
作者生平 宇宙觀點 心性學說 天人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