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柔之勝剛

《道德經·柔之勝剛》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老子,字伯陽,又稱老聃(dān),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作者

老子像 老子像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 (dān ),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 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若之能勝。其無以易之①。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詳,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③。

注釋

①易:變易,代替。

②受:承擔。垢:污垢,恥辱。

③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譯文

天下萬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擊堅強之物沒有能勝過它的,因而水是沒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柔勝剛,弱勝強,天下沒有不知道的,但沒有哪個能做到。因而聖人說:“能承擔國家屈辱,才能稱得上國家的君主;能承擔國家的災難,才能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言語好像是在反說一樣。

解析

水在老子的《道德經》里曾多次出現,水作為柔弱的象徵貫穿於老子思想的整個過程中,備受老子稱道。

水的特性,比如它的順勢而為,甘居下位、柔弱、順暢、堅韌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老子說天下萬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它卻是最堅強的。為什麼這么說呢?老子所處的時代,科技不發達,很多自然現象人們無法對其正確詮釋,常常以神化的力量進行曲解。比如對於洪水,人們將其比喻為猛獸,以為有一個管理水的神在統治著,它時而溫柔順暢時而來勢洶洶,實在讓人費解。它的力量是難以估量的,所以老子說它“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絕非溢美之詞。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說天下人都已清醒地認識到了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道理,但都不能像水一樣貌弱而實強,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弱肉強食的社會裡,人們從小就被灌輸進一種思想,那就是要爭先、爭強,決不能軟弱,因為軟弱就會被鯨吞。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人們變得爭強好勝,然而越是爭強越不可能強,反而真正的強者是不爭,就如同水,甘居下位、溫順無比,卻是最有力量的。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這是老子引用聖人的話來說明真正的君主應具備的品德。配得上做一國之主的人能夠承受得了國家的恥辱,比如越王勾踐,不以自己的榮辱為榮辱,為了國家不惜忍辱負重,他像水一樣柔弱、能屈能伸,而不是窮兵黷武,他們知道愛惜民力,知道尊重老百姓的生命,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稱為國家的君主。

“正言若反”是老子對整部《道德經》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比如大成若缺、大白若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等。正面是成,反面是缺,正面是一套反面又是一套,正面和反面是矛盾的統一體。老子在此說“正言若反”,和原文並不是割裂的,它是承接上文所說的水的柔弱和剛強而來的。

出處

《道德經·柔之勝剛》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