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道士冠島 |
道士冠島位於金清鎮東南10.5公里海上,東近黃礁島,西北與大陸海岸最近處僅千餘米塗海相隔。面積0.63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57.4米。昔以山形突起 高聳如道士之冠,故名。居民200人,置海勝村,屬黃琅鄉管轄。
島體為火山凝灰岩結構,所出石料優良。1958年“大躍進”運動時,多數島民轉以採石為業, 故島中之岙有稱石倉岙者,遺有巨井一口,深60餘米,長寬各20米,碧水清冽, 即為當年採石留下的石倉。
島上石骨崢崢,有數塊巨岩壁立,構成一裂隙長洞, 景觀尚稱雄奇。該島亦為市民假日郊遊勝地,可謂“塗海石骨”而別有景致。赴道士冠旅遊,在黃琅劍門港白沙西門口碼頭乘渡船,15分鐘可達白果山島,約 45分鐘則抵達該島。
條件
道士冠島 |
台州,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人均耕地只有0.4畝,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51畝,是典型的“寸土寸金”的地方,但台州地處沿海,沿海地帶相對空曠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後備灘涂資源,為台州的長遠發展準備了持續性的空間支撐。時下,在台州沿海共有近20萬畝海塗正在圍墾,台州有41000畝鹽田廢棄,如今沉睡的廢鹽鹼地開始甦醒……濱海工業區塊建設指揮部有關人員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啟動區塊首期有5000多畝地,除了用於道路、綠化等用地之外還有3500畝企業用地,根據製造業特點,保守估計3500畝土地將年產出60—80億元左右。所以我們在台州沿海到處都可看到熱火朝天的圍墾場面。台州的圍墾有著悠久的歷史。據黃巖縣志記載,本地(今椒、黃、路三區)最早海塘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圍築的丁進塘,位於海門至橫街一線古沙堤附近及其部分相重合地段。歷經500a,修築海堤10多條,海岸線向外推移14km,圍塗面積估計約274.6km2之多。由此可見,當時黃岩人民已經在這裡聚居生活,現今的椒南和金清農田水系就是古沙堤或丁進塘外側的台州灣淺灘海塗發育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