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銅陵

陶安的《過銅陵》為系列詩,共三首。詩人在銅陵見證了一個末世的荒蕪與悲咽,心頭滾過的是面對戰亂所致的荒涼與沉重。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過銅陵》

【創作年代】元代

【作者姓名】陶安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過銅陵

【其一】縣治無城堵,坡陀枕水濱⑴。銅坑容鑿礦⑵,炭戶曉擔薪。兵後姜牙少,岩深箭竹新⑶。沙溪浮石子,嘎嘎履聲頻。

【其二】石塔深巢鳥,磚街曲類蛇。平山立烽堠⑷,小港隱漁槎⑸。田廢多生荻⑹,池湮不漚麻⑺。 獨存胡鬼殿⑻,未有縣官衙。

【其三】季世輕邊備⑼,奸臣豈將才。妖金聲動地⑽,炎火冷如灰。營壘已陳跡,山川猶壯哉。水流嗚咽處,過客每興哀。[1]

作品注釋

⑴坡陀(tuó):傾斜不平。

⑵容:可容納的空間。

⑶岩深:崖邊水窪曲處。

⑷烽堠(hòu):烽火台。

⑸漁槎(chá):漁筏,也指簡陋的漁船。

⑹荻(dí):似蘆葦類水生植物。

⑺湮:淤塞,堵塞。

⑻胡鬼殿:指元人統治時所建的社祠。

⑼季世:末代,衰敗時期。

⑽妖金:指(打制)刀劍。典出《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作品鑑賞

陶安的《過銅陵》為系列詩,共三首。

第一首,先寫銅陵縣城的位置與城建特點。沒有城墻環繞,而是順著山勢一直牽延到水濱。次寫采銅。這裡的銅坑比較淺露,還有不少地方可供開採。而開採似乎也沒有停息,因為每天早晨都能夠看到賣炭的人家挑來炭薪。聯繫後面的詩句又可知,這是兵戈時期,所以開採還比較頻繁。第三聯點出了戰亂荒蕪的情形。戰亂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也少了,所以特色姜業的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崖邊水窪曲的地方,則到處都是新長出來的野生箭竹。最後一聯,寫視聽覺。詩人看到溪流中還有漂浮的礦渣子,嘎嘎地發出如履磨地的聲音,其空蕩與荒寂不言自明。第二首,先寫景致。石塔裏有築巢的野鳥,磚石鋪墊的街道像水蛇一樣彎彎曲曲。遠一點的,平頂山上的烽火台,還是那麼孤兀地挺立著;而小港裏隱藏著的,則是廢棄的漁筏子。這幾句雖是寫景,卻不見人的聲息,隱隱一種荒涼,是可以感覺到的。這四句,構成了一幅巨大的背景。第三聯直接寫荒廢的情形。良田裏面生出了很多野荻蘆,而本來是漚麻用的人工池,也已經淤塞。而唯獨表示元人統治的社祠“胡鬼殿”還在,可是縣衙裏辦公的人員,早已跑得不知蹤影了。

第三首,先抒情興嘆,從元朝輕視邊防,可知末世來臨;而推究起來,一切都由於奸臣當道所致,他們不可能有將帥之才,不可能有真正的守備意識。在詩人的行蹤裏,還可以看到,銅陵這裡一片煅制刀具的聲音,震天動地,是那麼刺耳;而煉銅製鐵的炎炎爐火,在詩人看來,卻冰冷如死灰。面對各地造反與動亂的情形,這兩句恰恰反映了詩人極為複雜的心緒。第三聯又接著寫景抒情。過去元人的軍營及其堡壘,都成了舊跡了;而山川卻沒有改變,仍然顯得那麼雄壯,那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最後一聯景中兼情,表達詩人的末世情懷。那嗚咽的水流聲,每朝每代的末世都有,恰是每一個時代的見證者的悲哀之聲。由此,詩人將詩歌的視角延伸得很遠。

戰亂冶煉、民生停滯。詩人在銅陵見證了一個末世的荒蕪與悲咽,心頭滾過的是面對戰亂所致的荒涼與沉重。

作者簡介

陶安(1315—1371)元末明初文學家。字主敬,當塗(今屬安徽)人。從李習游。元至正(元惠宗年號,公元1341—1370年)初,舉鄉試,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安與習率父老出迎。明太祖與語甚歡,留參幕府,授左司員外郎。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命知制誥,兼修國史。歷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後追諡文憲。陶安學術淳正,尤長於易。作有《陶學士集》二十卷,《四庫總目》其詞皆平正典實,有先正遺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