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該景區於 1998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主要景點為鳳凰山牡丹園、相思樹、滴水崖、鳳凰落腳石、金牛洞古採礦遺址、金榔古樹名木、陳翥墓、大明寺(王荊公書堂)等等。
鳳凰山相思樹
相思樹位於銅陵鳳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於明末清初,是一棵奇特的楓楊樹,原為兩棵,分別植於小河的東西兩岸,兩樹幹在河面連成一體,樹徑3米多,高約25米。這棵古樹枝葉繁茂,像一乘綠色的華蓋凌空罩在小河上。小河因樹得名“相思河”。
遠望相思樹,異株同乾“連理枝”,如同一對戀人交頸擁抱,情意綿綿;近看相思樹,樹影倒映清溪中,恰似鴛鴦戲水,同樣給人以愛情堅貞的遐想。相傳,河東的周公子與河西的姚小姐自幼同窗共讀,青梅竹馬,倆小無猜。後因周家敗落,周公子雖學識淵博,能書善文,進京應試,卻無銀兩奉獻考官而落第。周公子遂為這渾濁世俗扼攔賢路而憂鬱成疾,抱病返鄉,途中病情陡增,慘死在路旁。姚小姐驚聞噩耗,帶著丫環前來奔喪,見周公子慘死之狀,悲痛欲絕,即死於周公子身旁。這時丫環見小姐身死,也當即撞死在路旁石上。由於封建族規,未成婚的周公子、姚小姐被分棺安葬於相思河兩岸,丫環也另棺葬於小姐墓側。年長日久,這條小河兩岸,各生長出一株楓楊樹,漸漸向河心上空傾斜,長成一體,便成了如今的“相思樹”。丫環的墓地也長出一樹,獨立成株,人稱“丫環樹”。後來銅陵有作者專門以此為素材創作了電視劇本《相思樹傳奇》,並被搬上了螢幕。
歷史的變遷過程中,當地人民一直把相思樹作為愛情和姻緣的象徵,精心加以保護。更有許多年青人以樹為背景攝影留念,海誓山盟,白頭諧老。
鳳凰山落腳石
銅陵鳳凰山滴水崖東100米,聳立一奇石,石高數米,狀如立筍。石頂方圓約尺許,上有四道凹痕,長短不一,深淺有差,形如鳳爪。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鳳凰落腳石。南北青山兩對峙,西南粉壁映輝煌。石壁之上,一道飛泉小瀑從幾十米高處飛瀉直下,夏雨冬梭,恰好遙對鳳凰落腳石。東邊里許,相思樹隔河交頸依偎,相思河在其腳下如訴如泣。不遠處,鳳凰山靜臥在群山之側回眸奇石,引人遐想;登高一望,村舍點點,炊煙陣陣,丹園片片,真如仙家林園一般。更有甚者“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奇石之下,金、銀、銅、鐵、硫應有盡有,連帶著一座現代化的中型企業——鳳凰山銅礦也應運而生。這形象的鳳凰落腳石,難道不是引鳳之憑?
曠古簾泉成奇觀-滴水崖
滴水崖,又名潑珠崖,位於鳳凰山南側。明嘉靖《銅陵縣誌》記載:“滴水崖,在縣東南六十里橫山嶺塢,懸崖峭壁,宛如畫圖。有泉流其側,如瀉銀河。”滴水崖,系溶岩斷層所致,長約300多米,高約30多米,崖頂為20餘畝的平地,蒼松翠柏,鬱鬱蔥蔥。一泓清泉自西緩緩流淌而至崖頂右側,繞過一株蒼鱗老乾的古松,然後從30多米高處直瀉而下,落入崖底,鏗鏘有聲;水花濺處,細雨霏霏,如霧似煙,縹緲在靜寂的山澗,宛若一條隨風擺動的輕紗;在陽光照耀下,水氣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隱若現的彩虹。置身崖下,雨絲飄處,給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涼而爽快的感覺。
山崖間,綠樹從生,藤牽蔓繞,怪石嶙峋,危岩欲傾,大大小小的石窟鑲嵌其間,其中最大的一座石窟入口狹窄,僅容一人進出;洞體斗折而上,到了3米高處,漸寬至7、8米,洞深約20餘米,潮濕幽暗,探游其間,使遊人別添一番探幽攬勝的情趣。隨著季節的更替,滴水崖的泉水也變幻著各種形狀,春日,噴珠瀉玉,熠熠生輝;盛夏,瀑布飛垂,氣勢磅礴;金秋,涓涓細流,朝夕潺潺;隆冬,冰棱懸垂,晶瑩剔透。遠遠望去,滴水崖仿佛似一幅變幻萬千、四時景異的天然壁畫懸掛於天地之間。
文化傳承
牡丹文化
銅陵鳳凰山是馳名中外的“藥用牡丹之鄉”,也是觀賞牡丹花勝地。今後將在城鄉道路、公共設施、休閒場所、購物中心、建築裝飾,工業飾品等處注入牡丹元素,宣傳牡丹文化,突出牡丹品牌,並儘早建牡丹文化公園、牡丹大道、牡丹博物館等,提升景區文化精神。
銅文化
金牛洞古採礦遺址是我國繼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後的第二個正式對外開放的古銅遺址,對研究中國古代冶金史以及文化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對金牛洞古採礦遺址及其周邊進行綜合治理,大力發展銅文化旅遊,豐富和延伸銅文化內涵。
旅遊信息
公交
在銅陵市區東村公交始末站、螺螄山廣場、銅陵大市場等地乘坐8路公車可直達鳳凰山。
自駕
滬渝高速從銅陵東/南陵出口離開;沿S320行駛,在第四個出口朝新橋方向轉彎進入X008,轉入X009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