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初驚鶴瘦不可識 ,旋覺雲歸無處尋 。
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 。
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 。
欲向錢塘訪圓澤 ,葛洪川畔待秋深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永樂:在今浙江嘉興西北。文長老:即文及,嘉興報本禪院住持。
⑵鶴瘦:比喻生病。
⑶雲歸:比喻圓寂。
⑷一彈指頃:一彈指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去來今:佛教語,指過去、未來、現在。
⑸鄉井難忘:文及也是蜀人,二人相見時,有懷念故鄉之語。
⑹圓澤:唐人袁郊《甘澤謠》載,圓觀與李源相友善,曾與李源相約,卒後十二年,在杭州天竺寺相見。十二年後,李源如約來到寺前,聽一牧童口中作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蘇軾曾根據《甘澤謠》而成《僧圓澤傳》,惟圓觀作圓澤,未知何據。
⑺葛洪:東晉人,字稚川,號抱朴子,始以儒術得名,後好神仙導養之術。
白話譯文
上次見面我為文長老消瘦的容顏而吃驚,而他不久的離世,讓我頗感意外。三國秀州見了你的生和病和死去,一彈指的時間便已是過去此生和來世了。存在和死亡我見過很多所以沒有落淚,同鄉的離去讓我也愁心重重。想去那錢塘尋訪高僧圓澤,葛洪在江畔已等到深秋之時了。
創作背景
熙寧四年(1071年)六月,蘇軾因議新法和王安石不合,以太常博士直史館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次年末,因事到秀州(今浙江嘉興),過永樂鄉,遊覽報本禪院,遇到一個四川同鄉在那兒住持,名叫文及,蘇軾寫了一首詩,題為《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說:“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採藥天台去,更欲題詩滿浙東。”熙寧六年十一月,蘇軾赴常州賑濟災民,又過秀州,夜過永樂,至報本禪院,這時文及已臥病退院,蘇軾又做一首《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熙寧七年五月返回杭州,再過報本禪院,文及已圓寂,因而又寫了這首悼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對前二首詩來說,是總束兩人的幾次會面。首句寫上次見面時文及的病容使他吃驚,次句寫此時到來文及已死。“初驚”、“旋覺”兩句說明如飄風驟雨,純出意外。用“鶴瘦”、“雲歸”比喻病和死,非常切合和尚的身份(唐末五代詩僧貫休不受錢鏐改詩的無理要求,就說:“閒雲野鶴,何天不可飛!”)。“不可識”、“無處尋”,有空虛無常之感,正顯出悼念僧人不同於世俗的特點。
三四兩句是有名的巧對。“三過門間”、“一彈指頃”、“老病死”、“去來今”,扣緊佛家術語和兩人交往的事實。第一句講兩人交往。佛家以生老病死為四苦,這樣寫,從詩人自己來說,是感慨世事無常;對文及來說,則如同有解脫意。佛家以“去來今”為三世,這裡暗伏結語,有“來世因緣”的意思在內。這兩句是流水對,語氣直下。如果全用這樣的方式,詩易流於滑易。五六句就作一頓挫,“存亡慣見”,重在“慣”字,見亡應流淚,卻接以“渾無淚”三字,語特沉重。由文及的圓寂推向已逝的師友,作者的詩集中,在這幾年寫了不少輓詩。“存亡”二字著眼於“亡”。見亡而淚如泉湧,固然可以表示悲感之深,而淚泉已竭、無可再流則更為沉重。由於習以為常而麻木無淚,心頭的沉重更甚於有淚如雨,作者重在此點。作者與文及的交往是因同鄉而起,聯繫他寫的第一首,更容易表現出“尚有心”的含意。見同鄉死於他鄉,見親朋日漸凋謝,更加深對鄉井的懷念,感到歸耕無日。這“尚有心”三字又和結語引用《甘澤謠》的故事相聯繫。
結尾兩句,前人贊為用典極切。用圓澤比文及,既讚美他道行高,和第二首“病不開堂道益尊”相應;又有前緣未盡的思念之情。所以這個結尾,前人特別樂於稱道。這樣正好為三首詩做一總結。這首詩一氣呵成,前四句傾瀉而出,後四句如紀昀所評,是“曲折頓挫”。特別是五六句那一聯,意極沉著而筆力飛動,引出尾聯,使人有語盡而情意無盡之感。
名家評價
趙克宜:“意沉著而語流美,七律佳境。”
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寄感嘆於解脫,挽長老合作如是語。”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五六天然絕對。”
紀昀:“查謂三四巧對,然作對太巧時一病,特此尚未太礙格。後半曲折頓挫。”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