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運-12](/img/f/231/nBnauM3X4QjMyIDNwA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wM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運-11飛機研製成功投入運營後,發現存在飛機和發動機的可靠性不高,大修的間隔短的問題,而且兩台活塞-6丁型發動機的功率仍顯不足,商載馬力比較小,作業經濟性差,飛機由於不具備單發飛行能力,安全性也不佳,無法滿足適航要求。此外為飛機配套的農業設備技術落後、系統附屬檔案不配套、故障多,無法充分發揮飛機應有的能力 。
研製歷程
![運-12](/img/e/62a/nBnauM3X3ATOxgjMykj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I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哈爾濱飛機製造廠在沒有航空工業部下撥經費的情況下決定設法自籌資金和地質礦產部以運-11飛機改進發展項目的名義來研製新的小型渦槳運輸機,並將其稱為運-11T型。運-11T仍然沿用運-11飛機雙發、帶斜撐桿上單翼、單垂尾的總體布局。但在其基礎上機體尺寸進行了放大,機長增加到14.86米,翼展17.23米,機高5.57米。
經過設計方案論證、風洞吹風試驗和多輪性能強度計算後,運-11T型飛機在1979年底確定了總體設計方,1980年10月完成了全機的設計圖紙。在設計過程中發現原來選用的發動機功率偏小,為了保證飛機的飛行性能和單發起降能力,決定改用普拉特·惠特尼集團公司功率為500軸馬力的PT6A-I1型渦槳發動機。1981年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完成了試製所需工藝裝備的設計和製造,首批投料試製三架原型機。試製過程中先後攻克了整體肋及壁板、整體油箱、蒙皮長析膠接工藝、玻璃鋼及蜂窩結構製造等關鍵工藝技術,1982年3月完成了用於靜力試驗的01號原型機的總裝,同年6月底順利通過了全機靜力試驗和其他系統地面模擬試驗。到7月完成了用於試飛的02號原型機的總裝,1982年7月14日02號原型機首飛成功。運-11T飛機的試製成功也改變了航空工業部的看法,1983年1月31日航空工業部正式批准運-11T型飛機立項研製,並撥出經費支持其後續的鑑定試飛和改進。由於運-11T飛機從結構布局到總體性能均優於運-11飛機,因此航空工業部為其賦予了新的機型編號,命名為運輸十二型飛機,簡稱運-12飛機,並正式列入航空工業部的研製規劃。
試飛鑑定
![運-12](/img/1/a8e/nBnauM3XxgjNxEDNzkj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I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運-12](/img/5/8c5/nBnauM3X1MTN3gTM4kj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I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投入運營
![運-12](/img/6/955/nBnauM3X4MDNygzN1kj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I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82年,運-12經過兩年時間、1100多飛行小時試飛定型。在試飛過程中,曾向美國洛克希德飛機公司的試飛專家諮詢.並由該公司有經驗的試飛員進行過試飛。
1985年,運-12飛機取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第一個民用飛機型號合格證,1986年又取得該局頒發的第一個生產許可證。
1986年,運-12飛機開始外銷,為中國第一型出口民用飛機。1987年,運-12飛機獲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優秀項目獎,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7年,運-12飛機開始申請英國CAA(英國民用航空總局)適航證。英國民用航空總局對運-12飛機進行了兩年的審查和試飛試驗,並通過合格審查,於1990年6月20日向運-12頒發了CAA型號合格證。這是中國民用飛機第一次得到國際適航機構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運-12飛機適航達到國際標準。隨後,運-12又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適航證,成為中國獲得英、美適航認可的機種 。
![運-12](/img/b/06e/nBnauM3X1YTN2IDO2kj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I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84年,運-12已經成熟的投入了使用。但當時有人認為運-12採用加拿大發動機,不夠國產化,不能用;另一方面有人認為國產的不如外國的好——雖然這是事實,而國家缺乏推進運-12進入國內市場的遠見和措施。因此運-12在國內銷售寥寥。哈飛被迫考慮到世界市場裡尋找商機。結果哈飛用了用了11年的艱苦奮鬥,獲得了美國FAA適航證。這是巨大的成績,但代價和教訓同樣巨大。更可悲的是,運-12仍然是中國自有智慧財產權,而獲得FAA認證的國產飛機。同時獲得中國空域適航的外國飛機,卻已達幾十種。
2003年10月,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國家海洋局海監總隊日前向這家公司旗下的哈飛航空股份公司採購一架直9直升機和一架運12海監型飛機,兩架飛機將於年底交付使用。海監飛機是海監總隊代表國家進行海洋綜合管理,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重要裝備,其主要任務是對我國管轄海域實施巡航監視,與海監船舶實現海空配合、船機互動,達到有效監控我國管轄海域。國家海洋局曾於1987年購置兩架運-12型中國海監飛機,並進行了相應系統集成,使我國海洋管理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十多年來,兩架海監飛機充分發揮了機動靈活、快速反應、覆蓋面廣等優勢,在海洋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構成我國海洋執法監察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購機是國家海洋局海監總隊第二次採購哈飛生產的運-12飛機,第一次採購直9直升機 。
運-12系列飛機已經累計交付200餘架,在近30個國家和地區運營。中航工業哈飛已與國內外多家用戶簽訂一定數量的訂單。2016至2036年,運-12F飛機國內外市場需求有望超過數百架。
設計特點
氣動結構
![運-12](/img/3/592/nBnauM3X2IjNzEDM4A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wM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運-12飛機機翼,採用雙梁帶機翼撐桿式結構。前翼通過前後梁接頭與機身13、15框接頭鉸接,通過10肋接頭與機翼撐桿鉸。採用了共面剪下式翼尖,機翼平面形狀為帶後掠式翼尖的矩形,其翼尖的前緣後掠角為65°,翼尖的翼型為低阻薄翼型,機翼後段內側為後退富勒式襟翼。外側為副翼,襟翼、副翼均由金屬梁、翼肋及前緣肋組成骨架,並用壓埂的金屬蒙皮與骨架鉚接而成。副翼調整片與金屬鉚接結構,並採用電動結構操縱,機翼沿展向布置25根肋,即0~24肋。機翼前後梁間的6~17肋翼箱為整體結構油箱,左右2個機翼油箱可裝油1630L。
起落架採用固定式前三點起落架總體布局。前起落架為支柱式,安裝在機身3框上。主起落架為搖臂式,分別安裝在子翼的左右兩端。輪胎為無內胎充氣式,採用液壓剎車 。
![運-12](/img/6/2f1/nBnauM3X0ADNxMDM5A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wM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動力系統
![運-12](/img/6/a1b/nBnauM3X0ATO4gTNwE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xM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為替換進口的PT6A-27發動機,株洲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1983年4月開始,以渦軸-8A為原準機改型設計渦槳-9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該發動機為自由渦輪式單轉子,功率範圍462~507千瓦。1984年2月完成施工圖紙設計,1985年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加工製造了第一台驗證機 。
1986年開始部件試驗和整機性能調試,並取得成功。1987年7月立項轉入型號研製,1988年2月開始原型機設計,1989年9月製造出第一批原型機,1992年12月10日首次試飛。1994年完成全部適航考核的發動機地面及飛行試驗1995年初取得民航型號合格證並開始交付使用。截至1994年已累積整機試驗超過1500小時,其中包括200小時的飛行試驗,以及150小時持久試驗及2000次循環的初始維修壽命試車。發動機採用滑油光譜分析、孔探儀檢查、磁堵及振動檢查等措施實現了視情維護。成熟期發動機翻修壽命為2000小時。
機艙操縱
![運-12](/img/2/4cd/nBnauM3X0YTMxQjMyE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xM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系統有主操縱系統和輔助操縱系統。主操縱系統用於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操縱。副翼通過盤式駕駛桿、鏈輪、鋼索、三組滑輪、扇形搖臂、連桿進行操縱。升降舵通過軟式鋼索、拉桿、扇形搖臂、兩組鋼索、5組滑輪、後扇形搖臂和拉桿進行操縱。方向舵採用軟式鋼索操縱。輔助操縱系統用於襟翼、副襟翼調整片、升降舵調整片、方向舵調整片的操縱,全部採用電動機構操縱。
航電系統
電力系統
![運-12F](/img/f/72f/nBnauM3X0UjNwUTM0MjN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zY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環控系統
環境控制系統,機上設有通風加溫系統,利用發動機引氣給駕駛艙的風擋和駕駛員腳部加溫。機頭兩側有衝壓空氣入口,經過管道通到駕駛艙,由裝在儀錶板兩側的可調風量和風向的噴嘴向駕駛艙通風。貨艙頂部開有2個自然通風口和2個出氣口。可以選裝客艙加溫和客艙強迫通風裝置。
航電設備
![運-12Ⅳ](/img/f/540/nBnauM3X2IjN0UDM3E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xM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飛機可以在目視飛行規則(VFR)和儀表飛行規則(IFR)下,在非結冰條件下飛行。如果選裝尾翼除冰裝置,可以在結冰條件下飛行。
性能數據
運-12飛機參考數據:
翼展 | 17.235米 |
機長 | 14.86米 |
機高 | 5.575米 |
展弦比 | 8.67 |
機翼面積 | 34.27平方米 |
主輪距 | 3.60米 |
前主輪距 | 4.698米 |
螺旋槳直徑 | 2.489米 |
螺旋槳中心距 | 4.934米 |
機身地面間距 | 0.65米 |
空重 | 2840千克 |
起飛重量 | 5300千克 |
最大載油量 | 1230千克 |
最大商務載重 | 1700千克 |
最大平飛速度 | 328千米/時 |
巡航速度 | 292千米/時 |
實用升限 | 7000米 |
起飛滑跑距離 | 425米 |
著陸滑跑距離 | 480米~620米 |
航程 | 1340千米 |
衍生型號
運-12飛機的型別有:運-12Ⅰ、運-12Ⅱ、運-12Ⅲ、運-12Ⅳ、運-12E和運-12F型。運-12Ⅰ
![運-12Ⅰ/Ⅱ](/img/8/1d6/nBnauM3XwAzN3IzMxM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zM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運-12Ⅰ型飛機於1982年7月14日首次試飛成功後只生產了兩架。由於考慮到保持起飛重量5000千克不變條件下單發性能的需要,改型後定名為運-12Ⅱ型飛機。1984年12月17日,運-12Ⅰ型飛機通過技術鑑定。該機首次採用美國適航條例作為設計規範。
運-12Ⅱ
![運-12Ⅱ在斯里蘭卡](/img/1/f3c/nBnauM3XzEDMxADOyM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zM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運-12Ⅲ
![運-12Ⅲ](/img/3/f5b/nBnauM3X3czM1czM1M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zM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運一12III是在運一12II飛機基礎上改進研製的軍用運輸型,主要是作為部隊進行跳傘訓練的空投空降型飛機。在飛機客艙內增裝了跳傘鋼索和跳傘信號燈等相應跳傘及空降裝備,取消了全部旅客座椅並全新設計了簡易傘兵座椅,乘坐舒適且便於摺疊、裝卸和維護,可運載17名全副武裝的傘兵進行空降,也可以用於空投其他軍用貨物和小型裝備。採用國產的渦槳一9型發動機替換了進口的PT6A-27型發動機,渦槳一9是以渦軸一8A型渦軸發動機(即為直一9直升機配套的法國“阿赫耶”1C/1C1渦軸發動機的國產型)為原準機進行改型設計的渦槳發動機,是國內第一台按民用航空標準自行研製成功的“軸改槳”發動機。發動機採用單元體結構設計,保留了原渦軸一8A發動機的軸流壓氣機、燃氣發生器和自由渦輪三個單元體,新設計了排氣管、減速器和附屬檔案傳動機匣以及相應的各個系統。充分利用了渦軸一8A型發動機現有的結構、材料和零組件,縮短了研製周期和降低了研製成本,同時也減小了研製過程中可能的技術風險。最大限度地滿足運一12III飛機在性能、結構和安裝等方面的要求,保證了換裝渦槳一9型發動機後不改變原發動機短艙的外形,不影響飛機的載荷、氣動布局、操縱性和安定性,以儘量減少更換髮動機所帶來的改動工作量。株洲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於1983年4月開始“軸改槳”驗證發動機的方案設計,1985年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試製完成了第一台驗證發動機。1989年9月又試製出第一批原型發動機並於1992年12月10日首次裝在一架運一I2飛機上開始進行試飛,試飛結果表明渦槳一9的性能與進口的PT6A-27型發動機基本相當,能夠滿足飛機的使用要求。1995年初,渦槳一9發動機正式取得了中國民航的型號合格證並正式開始裝機使用。此外為降低整機的採購成本,運一I2III飛機還採用了國產的機載電子設備替代了進口設備。除用於空投空降外,通過一定的改裝後也可用於電子偵察、搜尋救援等多個領域 。
運-12Ⅳ
![運-12Ⅳ](/img/1/372/nBnauM3X2QTM5UDN4M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zM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運-12E
![運-12E](/img/9/699/nBnauM3XwETNzkTOzQ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0M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運-12E型採用了新型的普惠公司PT6A-135A發動機,載客19人。2000年12月7日,該型號完成了由成都往國內著名景點四川九寨溝航線的首飛。
九寨溝的簡易機場為土石質地,由專業人員指導當地居民修建而成。加上九寨溝的高原環境和特殊氣候,充分證明了運-12E的高原飛行能力。該型號當一個發動機發生故障時,依靠另一個發動機也可安全飛行。如果兩個發動機都發生了意外,仍然可以安全的在機場滑翔著陸。該型還解決了以往型號噪音大的問題,並提高了安全性,簡化了操作。機載設備增加了微型導航系統,飛行記錄儀(黑匣子)和近地告警設備等。
運-12D
![運-12D](/img/4/b3e/nBnauM3X0MjN2AzN1U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1M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運-12D是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在運-11基礎上,進行深入改進研製的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該機長14.86米,滿油航程最大為2255千米,升限7000米,起飛重量5000千克,巡航高度3000米,機上最大載入18人,一次可承載15名跳傘員。起飛滑跑距離315米 。
運-12F
![運-12F](/img/f/624/nBnauM3XzETOwUzN3U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1M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運-12F參展模型](/img/e/485/nBnauM3X4UjN4YDN2Y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2M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運-12F參展模型](/img/2/523/nBnauM3XxYDM0kTM1Y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2M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運-12F獲得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是繼運-12Ⅳ和運-12E型飛機取得FAA型號合格證後,運-12系列中第三個獲得FAA型號合格證的機型,也是世界範圍內8噸級23部通勤類飛機中取得FAA型號合格證並投入市場的機型。據悉,僅時隔71天,運-12F相繼取得CAAC(中國民用航空局)、FAA型號合格證,為中國民用新機研製探索出一條中美適航同步規劃、同步驗證、同步取證之路。
![運-12F參展模型](/img/0/362/nBnauM3XwgDN5cDOzY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2M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運-12系列飛機是中國首個取得美、英、俄等已開發國家型號合格證的國產民機。作為運-12家族的嶄新明星,運-12F是中航工業哈飛匯集30年通用飛機研製經驗,廣泛套用航空領域成熟技術,按照中國民航CCAR23-R3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R23部(至61號修正案)適航標準研製的新型渦槳通用飛機 。
服役動態
多項第一
![運-12](/img/3/086/nBnauM3XwYDM1YTOzg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4M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出口外銷
![運-12](/img/5/414/nBnauM3X3AzN2cTOxk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M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87年,運-12飛機開始申請英國CAA(英國民用航空總局)適航證。英國民用航空總局對運-12飛機進行了兩年的審查和試飛試驗,於1990年6月20日向運-12頒發了CAA型號合格證。這是中國民用飛機第一次得到國際適航機構頒發的型號合格證,說明了運-12飛機的適航已達到了當前的國際標準。
1995年3月26日“運-12Ⅳ“型飛機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型號合格證。這使得運-12成為中國獲得英、美適航認可的機種,為運-12的外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運-12還取得了紐西蘭、印尼的適航證書。截止到2000年6月前,共有102架運-12飛機外銷非洲、澳洲、南美洲、亞洲、北美洲的18個國家 。
![運-12](/img/b/ef4/nBnauM3X4cTO3AjNzk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5M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作為運輸機家族的佼佼者,運-12飛機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高度關注。在2004年珠海航展上,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與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簽訂了20架運-12系列飛機收購契約。運-12系列飛機收購價為每架300萬美元。
哈飛股份有關負責人表示,哈飛股份自行研製生產的輕型多用途固定翼截至2014年11月已經銷往國內外多達120多架。
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與哈飛股份有過近20年的合作歷史,成功地把運-12飛機出口到巴基斯坦、高棉、馬來西亞、肯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中國民機出口國家最多、銷售量最大的業績 。
2016年7月15日,吉布地空軍舉行儀式,接收了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2架全新運-12運輸機 。
出口美國
2014年11月11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航工業直升機哈飛與美國維信航空公司在珠海簽署20架運12系列飛機銷售契約。這是中國首次向美國大規模出口民用飛機。墜毀事件
![運-12](/img/b/28d/nBnauM3XxEDO1UDOwADN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wQ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俄羅斯
2015年3月4日,莫斯科弗萊航空公司與中航工業哈飛在哈爾濱簽署4架運-12E型飛機銷售協定。這是繼與美國簽訂正式銷售契約後,運-12系列飛機再一次確定入俄進程,標誌著由哈飛生產的運-12系列飛機在銷入已開發國家市場之路上,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購買浮筒
![運-12](/img/e/334/nBnauM3XzAzM5IDOyg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4M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這份協定價值4千萬美元,包括100套浮筒的設計、取證和製造。EDO浮筒公司自1920年代開始設計和製造浮筒,能夠確保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中國民航局的認證。西雅圖的TLGAerospace公司將負責改裝工藝和認證程式的設計。浮筒的碳纖維材料則由俄勒岡州斯卡普斯的CUG公司製造。KenmoreAir總裁ToddBanks估計,這份契約將為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創造20個工作崗位。
2016年1月,一架運-12從中國飛往西雅圖進行改裝和認證飛行。這批浮筒將於2017年底開始交付。
總體評價
![運-12](/img/b/224/nBnauM3X3MjMycjNwgzMwITN0UTMxIDM2gTM1YTNwAzMxAzL4M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運-12F飛機可廣泛套用於客貨運輸、海洋監測、空投傘降、航空攝影、地質勘探、醫療救護、人工降雨等領域。其性能指標和綜合效能與世界同級別競爭機型相比具有明顯優勢,主要體現是運-12F飛機具有更大的客艙容積、更大的商載、更快的速度、更遠的航程和優秀的高原性能,尤其是在飛機“噸·公里/小時”運載能力指標上,是競爭機型的1.3至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