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糧河[河南省平頂山市運糧河]

運糧河[河南省平頂山市運糧河]

運糧河源於平頂山市區北部的龍山,流經寶豐縣李莊鄉、翟集鄉、郟縣的姚莊鄉和堂街鎮,在鎮南與芝河交匯注入汝河。

基本情況

運糧河古名清河。緊臨河邊的父城(今寶豐縣翟集村),曾是楚國的邊關重鎮,楚太子在此駐守,這條河成為調運軍糧的水上通道,由此稱運糧河。

糧河又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稱作龍山水。《水經注》中有這樣的描述:“……(汝水)又東南與龍山水會,水出龍山龍溪,北流際父城縣故城東。”

清河,運糧河,龍山水,無論如何稱謂,它都是一條流淌數千年的古老的河流。

2006年6月16日,烈日炎炎,筆者踏訪運糧河。只見一線溪流,到崔莊就斷了。由於地下水位淺,窄窄的河床仍然潮濕,溝谷里的楊樹潤人眼眉,風中流響,疑是水聲。下行不遠,就是與崔莊一街相連的著名茶鄉——(毛出頭)(音:桑)郎廟。河到這裡又有了細弱的響動,可惜不是細沙白水,是二十多家屠宰專業戶排放的廢水。更有十幾家製革作坊,把用過的皮硝和切削物沿河傾倒。河右岸那眼久負盛名的千年玉泉,被污染得連衣服也不能洗了。高牆遮蔽,柵門緊鎖,惟有玉泉亭翼然聳立,碑文上刻有蘇東坡 “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的讚譽……

據當過多年村支書的張黑娃老人回憶,十幾年前,河水大時有一尺多深,村里人吃的就是這河裡的水。因為河岸是沖不跑的黃栗土,河底是摻煤打煤球的煤土,人們叫它“銅底鐵幫運糧河”。河邊那眼井,是一位開茶館的張姓老人挖的,有60多年了。一丈深挖到泉眼,大茶缸粗一股,朝東北方向噴。前些年又往下打20多米,用石頭券住,成了現在的樣子。老人說他記事的時候,這裡就有四家老茶館,兩家姓張,一家姓李,一家姓尹。不只外來客,十鄉八里的村民都來喝茶,成了代代相傳的風俗。離泉不遠的那座橋,誰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了。1990年加高加寬,蓋住了原來的橋板,橋墩還在。古時,(毛出頭)郎廟是西去洛陽、長安東到山東、安徽的必經之地,九條大路打橋上過,橋又稱九龍口。

歷史

《史記》載: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統兵征陸渾(今伊川縣一帶),驚聞斗越椒發動叛亂,急回師,不敵而敗走。出棗陽,經唐河、舞陽、葉縣至現今郟縣姚莊一帶。設計誘敵深入,待越椒追至青山(郟縣紫雲山),不見莊王,再返回,剛剛馳馬而過的石橋已被拆毀。埋伏在此的莊王讓小將“神箭養叔”養由基與斗越椒“隔河比射”,一箭除了越椒。這著名的楚清河戰役,就發生在這座橋上。

幾個孩子在橋邊樹陰里玩畫片,樹影落在身上臉上,摺疊了幾千年光陰!忽聽開了19年茶館的張守央說:“今天是沒風,要是颳風,這兒臭哄哄的,根本坐不住人。”

不想往下走了,返身溯源。

過崔莊到郟縣與寶豐分界的閃莊,河被閘成胖胖一灣。有人抽水澆地,有人在樹下垂釣。村南又起一壩,幾十畝水面漂滿菱角秧。

上行半里,就是寶豐縣李莊鄉翟集村。村中一溜三壩,因為養魚,水不濁,也不清澈見底。水中有七八個孩子,三四群鵝鴨。水邊有男人澆地,有女人洗衣,波光蕩漾,樹影婆娑。最深最清的是村南那座水壩。楚莊王宮殿遺址離此不遠,西去不到一公里。遺址南面的古城村西有白雀寺,相傳為楚莊王三女兒(三皇姑)的修行之所。被佛家尊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三皇姑墓,就在壩塘瀲灩的水光里。聽守墓老人說,這壩下泉眼很旺也很多,遇到大旱,上游斷流,下游照有水。

再向南,楊莊壩連著馬莊壩,水清樹茂。

聽馬莊村75歲的老人盧木鐸說,60年代以來,這條河上大大小小修有八道壩。河水沒被截斷的時候,寬處十幾米,窄的地方一蹦就能跳過去。河裡石頭多,螃蟹多,蝦也多。山水下來得猛,河滾來滾去,衝出很多潭渦。馬莊這一段,就有好幾個:泉眼坑、拐胳膊坑、德娃坑……每個坑都有傳說。最上頭有個五龍潭,光光的石板露出五個水窟窿,口小肚子大,菜罈子一樣打摸不到底兒。

五龍潭不在馬莊,在祁家村,已被亂石堵塞,只剩下淺淺的幾個水坑了。

離五龍潭不遠,運糧河的另一源頭龍溪,自姚灣村岔向西南,通往龍山最深的那道溝。陡崖裂谷,茂林推涌,素有“龍山水簾洞,花果水泉溝”之稱。山上山下,建有始祖廟、龍山廟、龍隱宮。

與龍溪隔道嶺,東面就是隸屬寶豐縣的西外口水庫,1966年竣工,集水6.8平方公里,庫容30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000畝,最大放水量每秒6立方米。

可惜水庫尚在,水渠多已毀壞,就連大壩下的祁家村,也無水可澆了。

運糧河的本源沒入群山環抱的西外口水庫之中,非大雨看不到山水動流。

治理情況

污染的運糧河 污染的運糧河

隋、唐、北宋時期,河南的經濟和文化達到歷史上的鼎盛階段,也是水利大發展的時期。公元581年,隋朝立國,公元589年隋滅陳後,全國重歸統一。隋的統一,加強了封建王朝對人力物力的控制,社會秩序安定下來,為了加強漕運,隋代建設東都洛陽和開鑿南北大運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開通濟渠,“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通濟渠共分兩段:西段自東都洛陽西苑(今洛陽市澗西一帶)引谷(即今澗水)、洛二水、循東漢所開陽渠故道,傍洛東行,至偃師匯洛河、至鞏縣洛口入黃河。東段自黃河南岸的板渚(今滎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流經廣武山南麓、東行汴水故道,至開封東汴水折向東南流,經陳留、壅丘(今杞縣)、睢縣、寧陵至宋城(今商丘)、東南行蘄水故道,又經夏邑、永城至安徽泗縣、江蘇盱眙對岸注入淮河。初名通濟渠,又名御河,唐初改稱廣濟河,唐宋時通稱西段為漕渠或洛水,東段為汴河或汴渠。通濟渠施工從大業元年三月開工,到八月結束,由東都洛陽至江蘇江都,1000多km,沿途儘量利用天然河流和歷史相繼開鑿的鴻溝水系人工運河,既減少工程量,又可利用淮河北側支流補充和調節水量。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開挖永濟渠,“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這條運河線路是利用在東漢建安年間所開白溝的基礎上進行疏浚、擴寬和改建的,是利用沁水南通黃河、北引沁水與清、淇二水相接、東北行入白溝。運河流經武陟、新鄉、汲縣、黎陽(今濬縣境)、臨河(今濬縣東)、內黃、河北省大名西、山東省臨清、東北流入河北至天津,再西北行通至涿郡,全長1000餘km。通濟渠和永濟渠的開挖成功,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從中原通向江南以通濟渠為紐帶,通向北方以永濟渠為紐帶,溝通南北的航運系統。

由於隋朝歷史短,運河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展。到了唐、宋時期,汴渠整治,並不斷改進轉運制度,使漕運能力大為提高。唐初漕運年運輸量不過20萬石,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漕運量每年高達400萬石。到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暴發“安史之亂”以後,北方財源斷絕,唐王朝財政收入更是依靠轉漕東南地區的糧食、物資,使漕運成為唐王朝維持其統治的命脈。北宋建都開封,漕運路線比唐朝要近一半,由淮入汴,水道暢通,灘阻較少,不需轉運。加之造船、水工技術的進步,宋朝的漕運量很快地超過了唐朝。每年漕運量一般五、六百萬石,多時還曾達到800萬石,成為全國漕運史上的最高紀錄。

河南省運糧河 河南省運糧河

唐宋兩代對農田水利工程十分重視。初唐時,中原因連遭戰亂,社會經濟摧殘嚴重,要復興經濟必須首先恢復農業,在唐代律法中,就有專門為水利部門制定的法律叫《水部式》,它對水利灌溉管理,規定甚詳。河南發展灌溉修復了許多農田水利工程,在今河南省東部,修了陳留的觀省陂,灌田達百頃;在陳箕城縣(今西華縣),整修三國時鄧艾所建的水利舊址,引潁水灌田,名鄧門陂;在息縣西北,擴建隋玉梁舊渠,洪陂60所,灌田達3000頃;在光山縣曾建雨施陂,灌田400餘頃。修復的農田水利工程,還有管城縣(今鄭州)的李氏陂、中牟的24陂、許昌的堤塘、平輿的葛陂、永城的大劑陂等,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唐朝對航運網效益的發揮,也比較重視,除對運河經常疏浚以保持河道暢通提高通航能力外,還注意運河的擴建,對航運網有所補綴。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採納洛陽人劉宗器的建議,“塞汜水舊汴口,於下流滎澤界開梁公堰,置石門,以通淮、汴”,再次對汴河引黃水的口門進行了治理。說明唐代汴河引黃河水的口門,是採取汴口石門和板諸口兩者交替使用的辦法,以求維護汴河暢通。

在公元907~960年,進入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期後,都在河南地區建都立國,在這半個世紀中,長江以北戰爭不斷,中原人民深受其害。尤其是朱溫掘開滑州黃河堤後,大河以南又連年大水,給河南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破壞。後來契丹兵入據後晉首都汴梁,將這個古城及周圍幾百里內的城鎮村莊洗劫一空。千里中原,荒草遍地,人煙稀少,河南水利設施失修廢棄,社會歷史的發展又出現了一次短暫的曲折。北宋王朝建立後,又統一全國的政權,並建都於開封,河南又一次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為水利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同時頒布了《農田利害條約》的法令,並設立各路農田水利官,主持全國水利和地方水利。根據《農田利害條約》規定,無論官員和百姓提出興修水利的建議,不管是創議新建工程,或者是修復原有的水利設施,在實行以後,根據效益大小分別給以獎勵,收效大的可以量材錄用。對民眾興修水利而經濟上有困難的,由國家以低息貸款給以扶助。因而調動了人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出現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的水利高潮局面。在農田水利中,還利用黃河水、沙資源淤溉改良土壤,在陳留等8縣,“引黃、汴河水淤溉”,僅京畿一路的淤田,每年就可增產糧食幾百萬石。在京都開封附近,興建了水網工程,既能將澇水排出導入泗水,而且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貫穿全城,水運交通,四通八達,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開封汴渠已經成為把經濟中心的南方和政治軍事中心汴京連繫起來的運輸大動脈,是維持中央集權統治供給的生命線,因此,水利開發主要是圍繞汴渠修復治理進行的,並把農田水利推向法制化。水利建設為推動農業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西京轉運使程能向宋太宗上疏,擬在河南南陽下向口(今下向鋪一帶)築壩置堰,攔住白河水,將水引入石塘、沙河、蔡河(開封東南)及睢水,直達汴京,並與南方的湘潭漕渠連貫起來,解決南方物資北運的困難。遂下詔書徵發州、縣數萬民工和官兵,塹山填谷,經博望、羅渠、少柘山(今二龍山),施工月余,竣渠百餘里,抵達今方城縣城東南的八里溝一帶,因系漢淮分水嶺地勢高,修成渠高水低,水不能至。後遂增加民工,突擊開渠,仍未修通,石堰又被洪水沖毀,漕渠開挖就此廢止。北宋引漢通淮,選線方城缺口,南水北調,限於技術條件,雖未成功,但它的實踐嘗試,還是具有啟示意義。

2006年6月16日,烈日炎炎,筆者踏訪運糧河。只見一線溪流,到崔莊就斷了。由於地下水位淺,窄窄的河床仍然潮濕,溝谷里的楊樹潤人眼眉,風中流響,疑是水聲。下行不遠,就是與崔莊一街相連的著名茶鄉——(毛出頭)(音:桑)郎廟。河到這裡又有了細弱的響動,可惜不是細沙白水,是二十多家屠宰專業戶排放的廢水。更有十幾家製革作坊,把用過的皮硝和切削物沿河傾倒。河右岸那眼久負盛名的千年玉泉,被污染得連衣服也不能洗了。高牆遮蔽,柵門緊鎖,惟有玉泉亭翼然聳立,碑文上刻有蘇東坡 “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的讚譽……

據當過多年村支書的張黑娃老人回憶,十幾年前,河水大時有一尺多深,村里人吃的就是這河裡的水。因為河岸是沖不跑的黃栗土,河底是摻煤打煤球的煤土,人們叫它“銅底鐵幫運糧河”。河邊那眼井,是一位開茶館的張姓老人挖的,有60多年了。一丈深挖到泉眼,大茶缸粗一股,朝東北方向噴。前些年又往下打20多米,用石頭券住,成了現在的樣子。老人說他記事的時候,這裡就有四家老茶館,兩家姓張,一家姓李,一家姓尹。不只外來客,十鄉八里的村民都來喝茶,成了代代相傳的風俗。離泉不遠的那座橋,誰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了。1990年加高加寬,蓋住了原來的橋板,橋墩還在。古時,(毛出頭)郎廟是西去洛陽、長安東到山東、安徽的必經之地,九條大路打橋上過,橋又稱九龍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