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進太宗朝來臨鏡台,妝罷暫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作者簡介
徐惠(627-650),湖州長城人,唐朝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她生於太宗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生五月即能言語。四歲通論語及毛詩。八歲巳善屬文。徐孝德曾命擬離騷為小山篇,為太宗所聞,納為才人,後太宗益禮顧,俄拜婕妤,擢徐孝德為水部員外郎(徐孝德墓誌載為禮部員外郎),徐惠再遷充容。貞觀末,上書極諫征伐、土木之煩,太宗頗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及連珠以見志。明年亦卒,贈賢妃,陪葬昭陵石室。徐賢妃的著作,今尚存詩五篇,賦一篇,文一篇(即著名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作品賞析
這首頗有情趣的小詩,出自唐太宗的妃子也是著名才女的徐惠之手。徐惠生於公元627年,和武媚娘(武則天)一樣是宮裡的才人,其實她比武則天還要小三歲。但當時的唐太宗,似乎更喜歡的是溫柔嬌巧善解人意的徐惠美眉,而不是武則天那種整天想著拿著鋼鞭、匕首對付烈馬的野蠻女孩。所以,徐惠不久就升為充容(唐朝後宮中也是有編制的: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以下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再下就是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寶李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各有品位,共一百一十二人。)徐惠是江南美眉,湖州人。這湖州,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尤其“盛產”才子才女。後來的唐朝才女李季蘭也是湖州人,後世如趙孟頫、近代錢玄同、當代作家徐遲等都是這地方的人。徐惠,人如其名,不但惠,而且慧,據說八歲時就做了一首詩:“仰幽岩而流睇,撫桂枝以凝思,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雖然有點比著《離騷》畫瓢的意思,但八歲的女童“畫”成這樣,也相當了不起了。徐美眉進了宮後也手不釋卷,整天看書,唐太宗很是喜歡她。
徐惠不但美貌出眾,詩書精通,她還同時是唐太宗身邊的“諫臣”。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宗東征高麗,同時大建宮室,勞民傷財。徐惠寫了一篇《諫太宗息兵罷役疏》,文采斐然,甚是可觀。其中道:“……是以卑宮菲食,聖王之所安;金屋瑤台,驕主之為麗。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夫珍玩伎巧,乃喪國之斧斤;珠玉錦繡,實迷心之酖毒。……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豈招亡之術,紂用之而國亡。方驗侈麗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儉,猶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讀一下,反正江湖夜雨讀了,覺得無論文采還是道理都不輸於魏徵老頭那篇收藏於《古文觀止》中的《諫太宗十思疏》。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徐惠痛不欲生,生了病也不肯吃藥,終於在第二年就隨太宗去了地下。有感於徐惠的忠貞,唐高宗給她升了一級,追封她為賢妃。對於徐惠的死,江湖夜雨覺得並不能完全歸結為那種愚忠的行為。對於徐惠來說,與其說是殉節,不如說是殉情,因為她一定是非常喜歡太宗的。唐太宗雖然比徐惠大二十多歲,但是唐太宗英明神勇,文才武功,到現在還有不少美眉是他的冬粉,景仰傾慕不已。所以,深受寵愛的徐惠一定也深愛著太宗,這是我的理解。而且從我們選的這首小詩中也可以看得出來她和太宗親密無間的關係。
“朝來臨鏡台,妝罷暫裴回”,詩中的徐惠一早起來就對鏡梳妝,精心打扮,正所謂“女為悅已者容”。後宮的妃子妝扮好後,自然是等著皇帝的召幸了。但皇帝嬪妃眾多,未必就能召見自己,所以嘛,徐惠妝扮已畢,也是徘徊無措,心下起伏不安。但就在這時,太宗派人來召見她了,按理說徐惠應該喜上眉梢,抓緊跑過去吧?可是,聰明靈巧的徐惠偏偏在這個時候耍了一點小脾氣,她說:“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古人有所謂對於美人千金買一笑之說,現在陛下您一聲召呼就想讓我去嗎?
呵呵,美眉的心事就是這樣的,有時候明明是盼著的事情,卻故意裝成不情願的樣子,琵琶遮面,欲迎還拒,半推半就,這正是美女們尤其是徐惠這樣伶俐乖巧而又有點古靈精怪的江南美眉的拿手好戲。這正像趙詠華的歌里唱的:“我不哭不笑不點頭也不搖頭,看著你的汗像下雨一樣的流。要等你說夠一百個求婚的理由,量一量我在你心中到底有多重……我不哭不笑不點頭也不搖頭,假裝你的話還不夠讓我感動。我非要聽夠一百個求婚的理由,誰教你,你讓我,等這天等了那么久。”時間過了一千多年,女兒心事還是依舊啊。不過一般嬪妃和皇帝之間,關係並不等同於現在的女生和男朋友。而徐惠既然敢和太宗玩這一手,那么我們可以推斷出她和太宗之間的感情還是挺親密的,不然哪裡敢撒這種嬌。如果不是皇帝正喜歡自己,好嘛,一召不來,你就直接冷宮的幹活,那時候叫破天也不會召你去了。
徐惠這首詩,雖然簡短,但卻非常精妙,和“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之類的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諸家唐詩選本少見有選這首詩的,真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