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半推半就
拼音
bàn tuī bàn jiù
引證解釋
推:推開;就:接近,靠上去。意思是心裡願意,表面上卻推辭的樣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檀口搵香腮。”
《二刻拍案驚奇》:李方哥半推半就的接了。程朝奉正是會家不忙,見接了銀子,曉得有了機關。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四十回:“鴛鴦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與其學那俗態,半推半就,耽擱工夫;據俺主意,不如從實收了,倒也爽快。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回:說著,就要拉胡巡捕坐下談天。胡巡捕也半推半就的坐了。
詞語辨析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
近義詞:欲迎還拒、裝模作樣
反義詞:拒人千里、閉門謝客
燈謎:擾(打一成語)謎底:半推半就
造句:王經理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對方的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