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家自然村
位於龍游縣東南山區,距縣城約31公里,與上堤、後渠村相鄰,小溪從村中 穿流而過,農戶依山傍水而居,這裡山清水秀,綠色滿目,景色怡人。全村共有農戶145戶,常住農業總人口450人,農民人均收入1901元,有耕地140畝,林地3585畝。
上堤自然村
位於龍游縣東南山區,距縣城約36公里,是社陽溪的主要支流後渠的發源地,與大街鄉、羅家鄉、社陽鄉塘泗村隔山為鄰,農戶依山傍水而居,這裡山青水秀,綠色滿目,景色怡人。全村共有農戶106戶,常住農業總人口361人,農民人均收入1898元,有耕地205畝,林地3875畝,主要以農業、林業、勞務輸出收入為主。可沿山澗登我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銅缽山。
後渠自然村
位於龍游縣東南山區,距縣城約28公里,與吳家、連下橋村相鄰,小溪從村中穿流而過,農戶依山傍水而居,這裡山青水秀,綠色滿目,景色怡人。全村共有農戶230戶,常住農業總人口762人,農民人均收入1973元,有耕地290畝,林地8595畝,主要以農業、林業、勞務輸出收入為主。村內有百年古銀杏樹,也叫白果樹,高達20餘米,三、五人才能合圍。
連下橋自然村
位於龍游縣東南山區,距縣城約24公里,與後渠、茶園、紅光村相鄰,小溪從 村中穿流而過,大公源與後渠溪在該村雙溪口交匯,農戶依山傍水而居,這裡山青水秀,綠色滿目,景色怡人。全村共有農戶171戶,常住農業總人口544人,農民人均收入1902元,有耕地178畝,林地4127畝,主要以農業、林業、勞務輸出收入為主。該村的高槽、東坑塢自然村因下山脫貧整體搬遷,部分農戶散居各地。
自然景觀
山間雨霧繚繞,竹林清新,鳥鳴伴著風聲入耳,令人聯想到王維的《山居秋暝》。雖然是夏日的午後,詩中幽靜、恬淡卻躍然眼前。從社陽鄉政府沿公路蜿蜒南行約7公里到了一個岔路口,這裡群山環抱,雙溪相匯,此地可以說是連上村的大門,名為雙溪口,右行過溪就是連上村轄地。見一畈平坦開闊地,就是一個自然村,從雙溪口到連下橋,再到後渠,然後到吳家,最後是上堤,一個個村落像是一顆顆珍珠串連在渠溪沿線上。渠溪清澈見底,流水潺潺。
映入眼帘的儘是綠意盎然,這裡林木蔥翠,合理的林木分布造就了連上的林木秀色。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列入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的就有29棵,包括古樟樹、古銀杏樹、古紅豆杉等等,樹齡最長的約有一千年,最短的也是百年老樹了。
人文古蹟
上堤花廳,始建於民國初年(1912年),由鄉賢張成貴建造。該廳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原有主體按前廳後堂樓式樣所建,有兩個天井,三層雕門,又有三層叉門,各廳樓之間有甬道通連,伴有庭院,占地約2000餘平方米,現只有大廳保持完整,餘下的或修或拆建,約500平方米。花廳建築群布局嚴謹,造型精緻,氣勢宏大,組合巧妙,保存了清末江南民居的典型風格,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領導班子
村委: 邱生有
支部書記: 邱產明村民主任: 吳松年
支委: 邱啟發
環境公約
為加強本村環境保潔工作,淨化村民生活環境,推進本村社會主義新
農村建設,制定村衛生管理制度如下:1、實行定人、定時、定路段、定標準、定責任的保潔制度,保持道路、公共場所衛生整潔。
2、村前屋後、路邊田邊、大街小巷、廣場四周無暴露垃圾,無亂堆垃圾雜物,無污水,無亂貼亂畫。
3、村內垃圾池布局合理,垃圾池周圍清潔乾淨,生活垃圾日掃日清,村公共場所衛生達到常治久潔。
4、各農戶負責自家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保潔,並將垃圾收集後投放到指定垃圾池,住宅室內整潔、門前場地平整、庭園綠化美化,家禽家畜圈養,化糞池無漫溢現象。
5、加強村內主要道路保潔工作,做到兩側可視範圍內無暴露垃圾,無污水橫流,無露天糞缸,保持道路整潔。
6、村內道路兩側實行“門前三包”,建設清潔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