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琺瑯器
13世紀末,由義大利工匠發明,14世紀法國巴黎出現了多彩的透明琺瑯器。迄今發現中國最早的實物是清雍正年間 (1723~1735) 的銀燒藍五福捧壽八方盒,已有寶藍、淺藍、淺綠、紅、黃、白等色琺瑯,透明性良好,色調爽朗透沏,屬成熟期產品。故其起源應不晚於17世紀末。
透明琺瑯,琺瑯器品種之一。在金屬胎上用金屬鏨刻或錘花技法錘鏨出淺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質的琺瑯釉,經燒制後,顯露出因圖案線條粗細深淺不同而引起的視覺上明暗濃淡的變化。透明琺瑯是在鏨胎琺瑯衰落時開始興起並發展起來的。以清乾隆年間廣州製造的透明琺瑯最為著名。
13世紀末,由義大利工匠發明,14世紀法國巴黎出現了多彩的透明琺瑯器。迄今發現中國最早的實物是清雍正年間 (1723~1735) 的銀燒藍五福捧壽八方盒,已有寶藍、淺藍、淺綠、紅、黃、白等色琺瑯,透明性良好,色調爽朗透沏,屬成熟期產品。故其起源應不晚於17世紀末。
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瑯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依據金...
文物簡介 文物保護 製作工藝 法器分類 掐絲琺瑯器透明琺瑯,琺瑯器品種之一。在金屬胎上用金屬鏨刻或錘花技法錘鏨出淺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質的琺瑯釉,經燒制後,顯露出因圖案線條粗細深淺不同而引起的視...
透明琺瑯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琺瑯器:即是以琺瑯為材料裝飾而製成的器物。琺瑯又稱“佛郎”、“法藍”,是由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譯而來。其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
歷史傳承 材質器型 製作工藝 加工分類 藝術鑑賞畫琺瑯器是由用五顏六色的瓷粉 (琺瑯釉)經燒制而成,於清朝康熙年間進行試製階段,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深受瓷器迷得喜愛與推崇。
簡介 介紹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工...
詞典釋義 名稱來源 成分 金屬胎琺瑯器分類 工藝的製作分類釉上彩品種之一,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是在已燒好的素胎上塗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繪紋飾,再經爐火燒制而成。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種。
簡介 傳說 彩瓷特點 繪畫技法 歷史發展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
名稱來源 成分 金屬胎琺瑯器分類 收藏 琺瑯工藝的製作分類畫琺瑯,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畫琺瑯,又稱“洋瓷”。畫琺瑯也有用其他金屬做胎,如:金胎畫琺瑯、銀胎畫琺瑯等。 畫琺瑯的衍生品種有:瓷胎畫琺瑯(即琺...
歷史起源 金屬胎畫琺瑯 瓷胎畫琺瑯 玻璃胎畫琺瑯所選器物均為近年海內外市場交易的明清琺瑯器,另有少量民國器物。 按其工藝分為掐絲琺瑯、畫琺瑯、鏨胎琺瑯、透明琺瑯及錘胎琺瑯。 尤其是畫琺瑯器物頗豐,按其...
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