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版本一
送韓都護還邊⑴好勇知名早,爭雄上將間⑵。
戰多春入塞⑶,獵慣夜登山⑷。
陣合龍蛇動⑸,軍移草木閒⑹。
今來部曲盡⑺,白首過蕭關⑻。
版本二
送都尉歸邊好勇知名早,爭雄上將間。
戰多春入塞,獵慣夜燒山。
陣合龍蛇動,移軍草木閒。
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韓都護:不詳其人。都護:官名。唐時,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統轄邊遠諸國,都護府置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此詩《宣統固原州志》作《送都尉歸邊》。⑵爭雄:爭勝,爭強。上將:主將,統帥。
⑶塞:指邊塞。
⑷獵慣夜登山:《宣統固原州志》作“獵慣夜燒山”。獵:圍獵,軍事行動的代稱。
⑸陣合:《宣統固原州志》作“合陣”。陣:陣法,作戰時部隊的戰鬥佇列;合:古代稱交戰曰合。龍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軍隊陣勢。
⑹軍移草木閒:《宣統固原州志》作“移軍草木閒”。閒:平靜之意。這句說,都護軍紀嚴明,軍隊行軍途中秋毫無犯。
⑺部曲:原指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大將軍營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軍侯一人。此指軍隊。
⑻白首:人老發白。蕭關:古關名。唐時蕭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作品譯文
勇猛的將軍,你很早的時候就已名揚四海,在那上將之間爭雄鬥勝。寒來暑往,征戰疆場,春風幾度入塞;寒夜之中,登山圍獵是慣常之事。
打仗布陣,三軍像龍蛇一樣首尾相應;指揮行軍,行動迅疾而隱秘。
今日將軍回歸邊地,部曲散盡,過蕭關時只見白髮滿頭,情景落寞寂然。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首聯“好勇知名早,爭雄上將間”兩句化用項羽典故。據《史記·項羽本紀》載: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巨鹿之戰後,“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此詩開篇回憶韓都護少時英勇,揚名於上將之中,並暗用項羽之事,以稱頌韓都護的用威。頷聯“戰多春入塞,獵慣夜登山”兩句暗用西漢李廣的典故。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李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廣曾夜獵,“中石沒鏃”。“春入塞”應“戰多”,形容年年征戰,冬去春又來。登山夜獵,異常危險,著一“慣”字,既照應上句“戰多”,又顯示韓都護武藝高強。這兩句稱頌韓都護久經沙場,武功不凡。
頸聯“陣合龍蛇動,軍移草木閒”兩句從《魏書·高宗紀》與孔稚珪《白馬篇》中語句化出。《魏書·高宗紀》載:“和平三年,帝制戰陣之法十有餘條。因大儺耀兵,有飛龍、騰蛇、魚麗之變,以示威武。”孔稚珪《白馬篇》有句:“陣移龍蛇動。”這兩句以“龍蛇動”與“草木閒”的動靜映襯,寫韓都護的陣法之奇,軍紀之嚴。
尾聯“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兩句是寫老將軍身經百戰,白首還邊的落寞心境,點題“送韓都護還邊”。韓都護少立功名,出生入死,軍紀嚴明,最后蒼顏白髮,孤身一人,老而還邊,非常淒涼。“白首”二字,既是實寫,更飽含著詩人對韓都護的深切同情。
此詩作為送別之作,詩人先對所送之人稱頌一番,敘寫其少立功名,爭雄上將之中,身經百戰,武藝高超,治軍嚴明。至末聯,詩人才點明送別題意。由於詩人自身仕途多舛,在對韓都護老而寂寞還邊深表同情之時,也包含了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慨嘆。此詩“意境不遠,而語輒中情,調亦圓勁”(喬億《大曆詩略》),詩人不愧大曆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