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送客過二橋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送客過二橋①
下馬溪邊偶共行,好山當面正如屏。
不緣送客何因到,還喜門人伴獨醒。②
小洞巧容危膝坐,清泉不厭洗心聽。③
經過轉眼俱成跡,多少高崖漫勒名。④
作品注釋
①二橋:位於貴陽。
②獨醒:獨自清醒,此處比喻不與俗流為伍。
③危膝坐:端正的坐著。危,端正。如《莊子》:“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
④勒名:在石頭上刻名字。
作品譯文
在小溪邊下馬我們一起慢慢前行,看見迎面的山嶺好是一面屏風。
不是因為送客呵怎么會來到這裡,卻也高興有學生作伴不與俗流為伍。
小洞雖小尚容我正襟危坐,不厭其煩傾聽流水的聲音。
過去的事轉眼之間已為陳跡,有多少岩石可以將我們的名字刻上去。
作品簡析
這首詩以送友為引,展開廣泛的聯想,表達了王守仁思想的積極方面,對於貶謫,王守仁雖感無奈卻沒有怨天尤人,他覺得在小洞裡也是能成就大事業的,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在詩的最後作者用了一句設問“多少高崖漫勒名”,正是這種自信心的體現。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